孟子全文及译文带感悟(孟子详释193尽心上1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尽心上[导语],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孟子全文及译文带感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孟子全文及译文带感悟(孟子详释193尽心上1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孟子全文及译文带感悟

尽心上

[导语]

《尽心上》共四十六章,只有八章对话记录,其余全是语录。全篇谈到了“尽心”与“存心”,“知性”与“养性”,“知天”与“事天”“立命”的问题,也谈及了仁和道,谈及了追求、羞耻感、君子之乐、君子的格局、舜与跖的本质区别、执中、当务之急等诸多问题。多条语录描绘了正人君子的形象,展现了孟子高尚的人格情操。本篇名言名句有“好善忘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等。

13.1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13.1[原文]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①。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②。”

13.1[通释]

孟子说:“全部释放自己的思想的人能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就知晓了天道。保持自己的思想,涵养自己的本性,以此来为老天做事;或短命或长寿没有两样表现,修持自身来等待老天的安排,以此来确立命运。”

13.1[注释]

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全部释放自己的思想就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就知晓了天道。尽,作动词,全部释放。其,不确指代词,某人,自己的。心,思想。者,……的人。知,认知,知晓,认识到,觉悟到。性,本性。天,老天,天道,天的意志。

②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保持自己的思想,涵养自己的本性,以此来为老天做事;或短命或长寿没有两样表现,修持自身来等待老天的安排,以此来确立命运。存,保持。养,涵养。所以,以此来,用它来。事天,为老天做事。夭,早死。寿,长寿,晚死。不贰,没两样。之,指老天的安排。立命,确立命运。

13.1[解读与点评]

什么是“其心”?自己的思想。什么“思想”?就是善心(善良的思想),就是良心(好的思想),就是“不忍人之心”,就是《公孙丑上6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和《告子上6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这里的“心”实际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思想”。

什么是“其性”?自己的本性。“本性”是什么?就是善良的天性,孟子认为这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自然之性。

什么是“事天”?为老天做事,为天下做事。我们都在为老天为天下做事。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此“俟”绝不是眼巴巴望着老天干候着等待,而是通过“修身”的过程来“俟”,而是通过“事天”来“俟”。这种“俟”体现了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所以立命也”是“以此来确立自己的命运”,实际也是“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正是孟子的人生态度,是孟子的天命观。有了这样的态度,八十多岁的孟子还在不间断的修身、做事。

本章有成语“夭寿不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