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后是捂被子还是物理降温(发烧捂汗到底错在哪里)

最近天气越发冷了,一冷起来好多人都在生病,咳嗽的、喉痛的、流鼻涕的……发烧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发烧后是捂被子还是物理降温?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发烧后是捂被子还是物理降温(发烧捂汗到底错在哪里)

发烧后是捂被子还是物理降温

最近天气越发冷了,一冷起来好多人都在生病,咳嗽的、喉痛的、流鼻涕的……发烧的。

发烧对咱们粑粑麻麻来说实在太熟悉了,宝宝每年要来几次那焦虑感可太熟悉了。

但可能好多粑粑麻麻都不知道,发烧它不是病,它就是种症状——感冒可能发烧,流感可能发烧(对,流感跟感冒就是不一样),小儿急疹会发烧,胃肠道感染可能发烧……

说白了,发烧就是身体对疾病做出的一种防御机制。

图源 | 图虫创意

总而言之,归纳有二:

一、它发生得挺频繁,什么病都喜欢带着它玩儿;

二、有病治病,别只一门心思想着退烧,更别什么退烧方法都敢用。

以下这些方法,虽然你可能就是在它们的“陪伴”下长大的,但现在开始,请对你的孩子拉上警戒线。

捂热退烧 X

说到不能捂热退烧,很多人要现身说法了:我发烧的时候捂出一身汗,烧就退下去了。

划重点——不是捂出一身汗后退烧,而是正在退烧时出了一身汗。

总的来说发烧是有过程的,先升温,然后持续高温,最后降温。

热量有来有去,升温的时候穿多点能帮助它升得更快,降温的时候也要想办法把热量排出去。怎么排?穿少点是一个方法,但发烧的人大多穿得很多,甚至捂着,那排不出去的热量只能通过流汗排出来。

图源 | 图虫创意

你看,本来发烧就准备好了,要收拾收拾回老家了,你偏要捂着不让温度下去,人家没办法才大量流汗的,你倒还以为是自己捂出的功劳呢。

你捂一捂也就算了,孩子不能算,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还不太成熟,一旦没办法多渠道聪明地把温度排出来,甚至因为捂着温度持续上升,可能因为温度过高导致 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意味着什么?缺氧、脱水、抽搐、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物理降温

这里打一个?号,是因为物理降温方法比较多,我们不能一竿子说可以或不可以,而先拨成两类再来聊。

一类是强力物理降温手法,如酒精擦拭、冰袋冷敷…… X

图源 | 图虫创意

实不相瞒,Q小聪小时候被用酒精擦洗过好几次,虽然我家奶奶为我擦得一片慈爱,虽然我现在也还活得好好的,但是这不代表这件事就没有危险,永远别忽略幸存者偏差。

强力物理降温手法在医学上是明确不被支持的,突然的刺激会明显增加宝宝寒战、皮肤起鸡皮疙瘩、哭闹等不适感,如果皮肤血管因为骤然变凉而收缩,反而不利于热量排出。

用酒精擦拭更过分,因为酒精会被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可能造成酒精中毒。

另一类是温和的物理降温手法,如穿少点、盖少点、多喝点。√

图源 | 图虫创意

这些方法温和到甚至在很多粑粑麻麻眼里:这算物理降温???

不止算,还是顺应身体散热机制的降温手法,能帮助身体更好地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实现散热,且防止脱水。

打点滴 …X

缓缓打出一个叉,不是很建议的意思。

宝宝抵抗力比较弱,打点滴可能造成过度输液,带来过敏、感染等风险。话说现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点滴了,很明显就是不推荐的意思,粑粑麻麻们别轻易让宝宝打点滴。

图源 | 图虫创意

尤其尤其尤其是中药静脉注射,不知道已经出了多少意外被禁过几回了——中药静脉注射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那发烧到底咋办?

发烧是什么?它本质上来说不是个坏家伙,只是有时候闹得过分了可能误伤自己人,所以对待发烧本着一条原则:看程度。

  • 如果宝宝没有不舒服,用温和的方式物理降温就可以了;

  • 如果宝宝感到不舒服,且腋温超过38.5℃,就考虑吃药;

  • 如果宝宝腋温超过39℃,或感到严重不适,身体出现异常,就必须就医了。

    图源 | 图虫创意

    吃药吃什么药?

  • ≥3月龄的宝宝,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退热。剂量:每次15mg/kg,两次用药最短间隔6小时。

  • ≥6月龄的宝宝,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口服退热。布洛芬剂量:每次10mg/kg,两次用药最短间隔6至8小时。

    两种药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差不多,用哪种都可以,但不推荐把两种退烧药一起用或交替用。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