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饮茶轶事(古代名人的饮茶小故事)

古人饮茶轶事(古代名人的饮茶小故事)(1)

在古代,饮茶是不少文人墨客的爱好,许多古代名人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后人留下了众多与茶有关的作品和佳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名人与茶的那些小故事吧!

东晋王蒙与水厄

古人饮茶轶事(古代名人的饮茶小故事)(2)

王蒙,东晋晋阳人,出身王氏望族,曾任过中书郎、左长史等官职。他擅长书画艺术,不仅官运亨通,而且嗜茶成癖,每次有客人来,便一定要与客同饮。东晋的大臣中有不少是从北方南迁的士族,根本喝不惯茶,只觉得茶苦涩得难以下咽,但碍于情面又不得不喝,所以到王蒙家喝茶―时成了"痛苦"的代名词,于是,人们每次去王蒙家时,临出行,就戏称“今日有水厄”。“水厄”一词由此而生。“水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因水而生的厄运。后来,水厄成了茶的一个别称,并一直流传下来。

王安石鉴水

古人饮茶轶事(古代名人的饮茶小故事)(3)

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里有一则王安石验水的故事。

王安石年老后患有痰火之症,服用许多药,总是不见好转。后来,太医建议他饮用阳羡茶试一试,并叮嘱要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于是,王安石便托苏东坡返回家乡时,顺便带上一瓮来。后来,苏轼经过瞿塘峡(中峡)时,因留连山水美景竟把所托之事给忘了。待记起此事时,飞舟已至下峡。赶紧命人满满地取了一瓮下峡水。

古人饮茶轶事(古代名人的饮茶小故事)(4)

苏轼将水送到相府。王安石喜不自胜,邀苏轼一起细品。王安石屏声静气品了第一口,忽然眉头微凝,问苏轼:“此水取自何处?”苏轼答:“瞿塘峡。”王安石道:“又来欺老夫了,此非中峡水,乃下峡之水也。”苏轼大惊,连忙如实相告,并问:“老太师何以知之?”王安石引用前人的说法说:“上峡水太急,味浓;下峡水太缓,味淡;惟中峡水缓急相当,得之于泉,浓淡相宜。今观茶色,故知非中峡水,乃下峡水也。”苏轼听了王安石的话,既惭愧,又满心折服,连声谢罪致歉。

李清照“赌书泼茶”

古人饮茶轶事(古代名人的饮茶小故事)(5)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赵明诚。夫妻二人志同道合,常常一起勘校诗文。她与丈夫赵明诚常常于日暮黄昏,饮茶逗趣,由一人讲出典故,另外一人说出在某书某卷某页某行,获胜者可优先饮茶。据说有一次,李清照正在喝茶,赵明诚说错了,李清照“扑哧”一笑,不仅茶没喝到嘴里,还泼了自己前襟一身茶水。李、赵二人在饭后间隙,边饮茶,边考记忆,不仅给后人留下了“赌书泼茶”的美谈,亦为茶事添了风韵。

宋徽宗:献茶得官

古人饮茶轶事(古代名人的饮茶小故事)(6)

宋徽宗在位期间,虽然朝政腐朽黑暗,但他却是个艺术奇才,不仅工于书画,通晓百艺,还对烹茶、品茗尤为精通喜爱。据《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宣和二年,漕臣郑可简创制出银丝水芽,制成“方寸新”,由于茶色像雪―样白,所以取名“龙团胜雪”,进献给宋徽宗后,皇帝十分高兴,便赐他为福建路转运使的官衔。后来,郑可简指使儿子巧取豪夺了侄子千里辛苦找到的―种叫“朱草”的茶,并让儿子进献宋徽宗,结果因进献有功得到封赏。后父子二人荣归故里的时候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他的侄子因朱草被夺心生愤懑,顺囗对曰:“千里埋冤。”

*文章信息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