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婆和宝玉谁厉害(马道婆有何本事做贾宝玉的干娘)

马道婆和宝玉谁厉害(马道婆有何本事做贾宝玉的干娘)(1)

1

读者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问:啥叫道婆?我不懂也。不但你们不懂,我也是不懂的,但是我翻完字典便懂了。原来,道婆之类就像寺庙里烧火做饭的打杂僧,一句话:寺庙里聘用的临时工助理。因为寺庙里的正式员工(有上岗执照:度牒)主业是参禅打坐、诵经念佛,像买菜、烧火、做饭、洒扫、点灯添油之类的杂活就聘用临时工来协助帮忙,根据一定的工作量支付工资。可别小看这些杂活,油水可丰厚呢,买个菜可以克扣,买灯添油更是有油水可揩。在寺庙需要经济方面运营的的情况下,还可以承包单干,原来道婆的经济思路还是当今福建系承包寺庙的鼻祖啊。

尼姑庵里,只要香火好,道婆的工资那是雷打不动的,但是,寺庙也有经营不善、香火萧条的时候,比如有影响力的主持过世了,新主持没有什么名气,或者遭遇战火或者得罪尼姑庵某位师傅被开除。要是遇到以上这些情况,工资难保还是其次,恐怕首要的是裁减临时工,以便节约寺庙整体开支。所以,像《红楼梦》里马道婆这种临时工,随时都有下岗的风险。随之问题就来了:在这种没有安全感、有工作风险的单位上班,正常工资也不高,但是却随时有油水可揩,这些临时工是不是会借着这些机会捞几个揣兜里?

事情果然是这样的。马道婆虽然是临时工,但是她的岗位不错,专门管信众供奉佛前长明灯香油的,是个肥差。灯芯细一点,人家捐献的半年香油就可以供一年用,这钱不是省出来了吗?哪有信众每天没事去查看马道婆点了多粗的灯芯,点几根灯芯呢?这样的差使不但来钱快,还一点风险都没有,谁做谁都会上瘾。一年下来,少说白花花的银子挣个500两,这真是一笔巨款,一家人一辈子的生活也就可以无忧无虑了(明清时期普通家庭一年就20多两银子开销。《红楼梦》第39回刘姥姥有计算)

当然了,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谁还嫌钱多呢?马云拥有财富1000亿,他嫌钱多吗?王健林作为亚洲首富,他老人家还在哼哧哼哧的工作呢。所以,马道婆也一样,她还要努力工作赚外快。你看,这些比你丑的人都在努力呢。

正因为她的出色工作,成功攀上了贾府这样的王公贵族,还做了贾府财富继承人贾宝玉的干娘。有了宝玉干娘的头衔,再拿着寺庙香油供奉主管的名片,谁见面不礼让三分?最重要的是,从此银子哗哗的来不停,甭提多心花怒放了。

当然了,想做贾宝玉干娘、干爹的人多着呢,谁不想借此捞一把贾府的钱财呢?但是,想做贾宝玉的干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是要有身份地位,不然岂不辱没了公侯家的门楣?二是要有本事,没办事人家喊你有屁用。我也想娶范冰冰做老婆,可是我没那个本事,也就只能看着女神舔一下屏而已。马道婆不一样,她的本事大着呢,不然贾府贾母、王夫人都受她诓骗不成?

2

马道婆有什么真本事呢?她的本事还得益于她背后的名片,就是寺庙这张王牌。佛主、菩萨不单只是信仰,还担负起护佑信众的职责。凡吃斋念佛的,必得着菩萨保佑;基督也不单是精神信仰,《圣经》上说,凡呼求主名的,必得拯救、保守平安。宗教最初的布道都是通过见证神迹的故事去吸引广大民众的(即教主通过医治疑难杂症,甚至医活死人,或者帮助民众实现想要的梦想与幸福生活的故事去吸引民众信奉的),神佛的本领越大,越是能保佑民众的平安与健康,民众越是有安全感,于是,民众的宗教信仰越是执着。过去,富贵人家家业庞大,最怕自己的子孙遇上什么灾祸,于是,都舍得大把大把的银子往寺庙里施舍,还常把子弟寄名道姑、道婆名下作义子,唤其干娘,目的是为了得到神灵的保佑、庇护,免除灾难,使孩子能够茁壮成长。除了拥有一手的菩萨外,宝玉的干娘马道婆还有什么本事?原来,马道婆还握有一手的人生安全保险套餐,谁不想从她那里买个人生平安呢。

马道婆进贾府,表面看起来是去慰问宝玉和找赵姨娘唠嗑,其实是来卖保险的,马道婆在卖保险方面可是行家里手,堪称保险营销艺术大师(看来,平时卖保险的帅比们要学习了)。就从她在贾府卖保险一事,可以看出她不仅懂得营销学,还懂得消费者行为学。她不仅会选择销售保险的时机,还能精准把握客户的消费动机;他不仅可以循序渐进的试探客户的价格敏感度,还能对险种进行来未来的蓝图描绘与愿景营销。更重要的是,她有不为世俗人情和良心羁绊的超强执行力。马道婆有了这五把金刚刷,左刷刷,右刷刷,那真是佛挡刷佛,人档刷人,还怕贾母不让宝玉喊他干娘?在营销大师马道婆面前,客户只有乖乖买单的份。

3

第一把金刚刷:马道婆会选择售卖佛教人生安全险、未来蓝图险的时机

俗话说:时机不对,努力白费。雷军又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这都是说的做事业要善于抓住时机的问题。马道婆没有早一天,也没有晚一天,刚好在宝玉被贾环烫伤后的第二天(听到消息就来了)来贾府,表面上是作为干娘来府里看望自己的干儿子,体现干娘对宝玉的安慰、疼爱。外人一看,这干娘还真是个好人,对干儿子的关爱还是很走心的嘛。但天知道,马道婆这次来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卖保险的。生活中,要有一箭双雕的本事,那常常称得上是大师了,而马道婆就是这样的低调大师。

头一天,宝玉被贾环故意推到的蜡烛灯油烫伤了脸,差点破了相,破相倒是小事,贾环本意是要烫瞎宝玉眼睛的,蜡油离宝玉的眼睛只差一分毫,是多么的险象环生啊。宝玉烫伤可是贾府上下的大事,特别是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又气又急,贾母也是担惊受怕,心里很不平安,心情很不好。马道婆听闻此后,第二天就跑来贾府请安,探视宝玉,并安抚贾母、王夫人的情绪。书中这样写到:过了一日,就有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进荣国府来请安。见了宝玉,唬了一跳,问起原故,说是烫的便点头叹惜一回,又向宝玉脸上用指头画了几画,又口内嘟嘟囔囔的持诵了一回,就说道:“管保你好了,这不过是一时飞灾。”马道婆先是叹息,这一声叹息包含着同情与伤感,然后指指画画,又嘟嘟囔囔的持诵一回,表示在用自己的本事为宝玉消除魔障,保平安,以便打消贾母对宝玉平安的忧虑,贾母恐怕除了心理满是感激之外还是感激吧。只可惜,大师马道婆演戏的本事高,前面那番行为不过是为她后面卖保险做好氛围铺垫而已。人在飞黄腾达时,常常把自己看作是无往不能,什么妖魔鬼怪全不放在眼里,所以,这时候即使你像传说中王婆一样:把天上的鸟儿哄得落,把地上的旱田哄出水,也没人买你的保险。保险,保险,没有危险,你保什么?因此,人在困苦、危难的时候是最需要保险了,比如前些日子,武汉的弟兄们一堆豪车被大水淹了,哭得那个凄惨,因为他们没给车买涉水安全险。看到没?保险就是要借这种时机销售的。等天晴一两个月,谁买你的涉水险?马道婆是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的。

当然了,像马道婆来贾府卖保险,肯定不会只想做成宝玉这一单。贾府这么大,人那么多,利益诉求各不相同,难不成没有其他客户?马道婆当然知道赵姨娘有买保险的需求,但是她从贾母处出来,没有直接到赵姨娘那里去,一是为了避嫌,因为宝玉是赵姨娘儿子贾环烫的。二是到各房太太那里请安,看看还有其他客户有没有保险需求。为什么说赵姨娘有买保险的需求呢?因为宝玉烫伤这件事,作为肇事者的贾环不仅被狠狠的骂了一顿,赵姨娘还连带被骂的狗血淋头。一直以来,赵姨娘都看不惯贾宝玉受的心肝宝贝的待遇,同是贾政的骨血,贾环就受人嫌弃。而且王熙凤还经常在面子上、财务上压制赵姨娘,赵姨娘能心服?况且因宝玉这件事,赵姨娘在贾府真是颜面扫地,无地自容,新仇加旧恨,她的内心是十分憋屈与无助的。在这个节骨眼下,赵姨娘迫切想跟贾环买个出人头地保险,买一个美好的未来。马道婆抓住这个机会向赵姨娘推销保险,可谓是恰到好处。

4

第二把金刚刷:马道婆善于精准把握客户的消费心理动机,对症下药

在众多孙辈中,宝玉是最受贾母疼爱的,把他看作是贾府荣誉的继承人,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只要能保佑宝玉健康成长,贾母是舍得花银子的,马道婆显然知道老太太对宝玉的那种溺爱。所以,马道婆掐准了贾母的心里,她知道贾母有打算给宝玉买人生平安险的想法,但是贾母并没与主动提及。而对于赵姨娘,她买保险的心理动机又迥异于贾母。于是,她采用了两个营销技巧:

(1)恐吓营销。马道婆知道宝玉遭难的时候,贾母的内心是十分脆弱的,只需要拿宝玉的人生安全恐吓下贾母,她就会乖乖的买保险。马道婆说到:“祖宗老菩萨那里知道,那经典佛法上说的利害,大凡那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只一生下来,暗中就有许多促狭鬼跟着他,得空便拧他一下,掐一下,或吃饭时打下他的饭碗来,或走着推他一跤,所以往往的那大家子的子孙多有长不大的。”马道婆编出王公卿相人家子弟长不大的理论,这确实有点狠毒,谁家父母不期望自己的儿孙活泼健康呢?羊驼啊,竟然拿近似诅咒的话语来恐吓人家,良心能这么坏吗?但是马道婆拿着自己胡诌的所谓佛经内容一铺垫,竟然说的那么水到渠成。果然,贾母的消费动机就被她激发了:贾母听见如此说,便赶着问:“这可有什么佛法解释没有呢?”营销就是这样,凡是客户有疑问,你都得认真解释,并顺势推销。不然,光激发了人家的消费意愿,没有产品或服务跟上,也是白费功夫。

马道婆深谙此道,顺口说到:“这个容易,只是替他多多作些因果善事也就罢了。再那经上还说,西方有位大光明普照菩萨,专管照耀阴暗邪祟,若有那善男子善女人虔心供奉者,可以永佑儿孙康宁安静,再无惊恐邪祟撞客之灾。”马道婆懂得做善事若不跟自己的业务结合起来,怎么赚钱?所以,马道婆给贾母指出做善事的一条路径,即在她所在的尼姑庵里给大光明普照菩萨供奉香烛香油。

(2)愿景营销。所谓愿景营销,就是把未来美好的生活蓝图描绘给客户看,让客户无限憧憬,最后买单。按照贾府目前的形势,赵姨娘深知自己和儿子贾环是没有未来蓝图的。贾府只要有王熙凤和贾宝玉在,自己和贾环就只能低三下四,要地位没地位,要银子没银子,甚至还不如袭人这样的丫鬟。这样没脸的日子怎么过得下去呢?好歹也是贾府的嫡亲公子哥,怎么差异就那么大呢?所以,赵姨娘和贾环有强烈的买未来蓝图保险的动机。这个时候,马道婆端出自己的未来蓝图险,即用巫蛊之术害死宝玉和王熙凤,以使贾环将来做贾府的继承人,娘俩能扬眉吐气。赵姨娘一听,果然完全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真是买保险就是买未来呀。

未完待续,下期更精彩(下期讲马道婆的第3-5把金刚刷),敬请关注。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

2016年7月15日于武昌南湖陋室初稿。

2016年7月22日于武昌南湖陋室修改。

百万传说,80后,大学教师,笔名摩围山,籍贯重庆,现居武汉。曾在股市日进斗金,被同事戏称百万。经历股灾后,折节读书,以读明清经典小说为主业,偶尔也写笑话逗逼,业余兼顾品牌营销、企业文化。生命有限,只读经典。百万传说或ID:baiwanchuanshu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