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你小时候听过的音乐(那些难以忘怀的音乐记忆)

有没有一首歌曲、一段记忆,让你难以忘怀?今晚,长宁星期音乐会第376期“那些难以忘怀的音乐记忆”刘念劬原创作品音乐会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520剧场举行。音符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观众的心灵,唤醒尘封已久的记忆。

盘点你小时候听过的音乐(那些难以忘怀的音乐记忆)(1)

图说:音乐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下同)

寻回少时记忆


晚上7时许,音乐会在一曲《心灵的窗户》中拉开序幕。对不少90后来说,这段耳熟能详的旋律是学生时代每次做眼保健操都会听到的。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首配乐的作曲者正是刘念劬。如今,年逾古稀的他以此为基础新创作了歌曲 《心灵的窗户》,由童声歌唱家范琪菁现场演唱,将观众带回过去。

范琪菁还演唱了刘念劬的另一首代表作——同样陪伴着90后一代长大的动画片《黑猫警长》主题曲。“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机灵……”童年时那个机敏又骁勇的“黑猫警长”,仿佛踏着歌声,回到大家眼前。

刘念劬还为许多电影和电视剧创作了经典的插曲,包括电影《海上新世界》插曲《归途之歌》和承载一代人记忆的电视剧《封神榜》主题曲《神的传说》。音乐会上,上海市十佳歌手纪晓兰再度演绎了《神的传说》,为观众献上久违的“花开花落”。

盘点你小时候听过的音乐(那些难以忘怀的音乐记忆)(2)

重走创作之路


创作贯穿着刘念劬的人生,生活也成为他创作的题材。1962年,刘念劬为去世的父亲写下处女作——一首未命名的摇篮曲。为人父后,刘念劬又有了全新的感受,将其改为《甜梦》。今晚,刘念劬12岁的学生朱诗哲演奏了此曲,从孩子的视角诠释父爱的伟大和传承。钢琴曲《樱》是刘念劬旅居西雅图时的创作。他在异乡看见满山遍野的樱花,由白变粉再转深红,最后纷纷落地,百感交集,写下此曲寄托乡愁。音乐会上,刘念劬的学生邱湘钰重新诠释这首作品,将结尾处短的顿音改为长音,寓意叶落归根。

旅美10年,中国传统文化是刘念劬作品的重要底色。有感于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念劬于20世纪80年代谱写了同名歌曲,表现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今晚,上音博士生郭冬家演绎了此曲。此外,刘念劬还现场教唱了他根据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创作的歌曲,表达远客思乡的情愁。

盘点你小时候听过的音乐(那些难以忘怀的音乐记忆)(3)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40年前,刘念劬便开始构思创作上海百年地标音乐的蓝图,先后写下大提琴协奏曲 《漫步我走进庄严的一大会址》、音诗《浦江之春》、室内交响曲《百年上海》等。今晚,刘念劬重新推出《漫步我走进庄严的一大会址》(2021修订版),展现作品在新时代的升华,也以此献礼党的二十大。

音乐会结尾,刘念劬为观众即兴演奏“一带一路”狂想曲和流行曲串烧,掀起整场演出的高潮。伴着琴声,全体表演者和观众合唱起《我和我的祖国》,为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