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来历及简介(知识贴粽子的来历你们都知道吗)

粽子来历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的来历及简介(知识贴粽子的来历你们都知道吗)(1)

南方粽

南方多以箬叶包粽,也有用芦苇叶者。粽子形状接近三角锥,体积较大。馅料有糯米外加肉、赤豆等,有甜咸荤素各种口味,其中以嘉兴肉粽最为出名。南方粽子的主要类型有肉粽,枣粽,栗子粽等。肉粽是用瘦猪肉在酱油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裹入同样被酱油浸泡过的大米(也有直接用泡好的纯白糯米的)中。近年来,人们在肉粽中加入适量肥猪肉的越来越多,这样口感更为香美.此外,近年也有蛋黄肉粽,即在粽子中加入煮熟的咸鸭蛋黄。制作粽子的糯米中常常也会加入水泡过的红豆或者绿豆。

嘉兴粽

嘉兴粽子为长形,有大肉、豆沙、鸡肉粽等品种。它的粽子从选料、制作到烹煮都有独到之处。米要上等白糯米,肉从猪后腿精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鲜美,肥而不腻。许多海内外朋友皆因品尝过嘉兴粽子后,方知浙江嘉兴的地名。嘉兴粽子以“真真老老”和五芳斋两品牌为最。

上海由于和嘉兴地理位置接近,所以粽子的口味和外形与嘉兴粽子基本一致。

潮州粽

外形成三角锥体,视竹叶大小而定,由一片或两片竹叶包裹馅料而成,以一条咸水草捆扎成形。

馅料包括有无加调味的糯米、加入滷水抄制的糯米、以猪油网包著甜红豆沙制成的豆沙丸、滷水半肥瘦猪肉、冬菇、虾米、粟子…等。馅料位置经过编排,甜豆沙丸被无调味的淡糯米包围,所以即使馅料有甜有咸,但仍然能调和出引人的味道,风味独特。当中使用的滷水加入了南姜、八角、陈皮…等。

香港粽

香港地区的作法与中国大陆南方的许多沿海地区大致相若,但以裹蒸粽、碱水粽(甜食)和咸肉粽(咸食)为主,亦有红豆粽和绿豆粽等。近年来,也有茶楼和部分小贩售卖。而每逢端午时节,有些食品公司更以鱼翅、鲍鱼等贵价材料作馅料。另外,近年亦有出现以西米取代糯米制成的水晶粽。

娘惹粽

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由于当地的土生华人沿袭了其祖先带来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加上受到马来人的文化影响,他们以独有的“中式 马来式”的混合做法制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娘惹粽。

粽子的来历及简介(知识贴粽子的来历你们都知道吗)(2)

台湾粽子

台湾粽子的作法源自于中国大陆南方,外包麻竹叶或桂竹竹箨再以白棉线或咸草捆扎,其样式多成锥立四角形状,但同时在台湾南部和北部地区之间在作法上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常被台湾人称作“南部粽”、“北部粽”。相比南方粽,北部粽体积更小巧,油较多,味道也较咸。不论南北,都有加入瘦肉、蛋黄,还有花生,甚至鱿鱼等海味。1949年后,大量军民随国民政府迁台,其中以江南人居多,所以亦随之传入江浙省粽类为多。台湾习俗中,若某家有丧事则端午不制粽,粽由女主人娘家提供,并赠以回礼。亦有考生吃粽子,有“包中”的含意。

另外,台湾原住民亦有类似的食物。虽与汉人端午节习俗无关,但亦成为粽食新选择之一。

北部粽

台湾北部作法是米浸泡于水中,沥干后用油炒香,并加入五香粉、胡椒粉、酱油等调味料。将米蒸熟后,近于“油饭”,再以竹叶包裹填馅,再一次使入味。也有人直接用油将米粒炒至半熟,包裹填馅后蒸食。台湾北部粽所用竹叶多为笋壳,色泽棕黄,略带斑点,质地颇为坚韧,较无叶香融入其中。

南部粽

南部粽或称水煮粽,特色为投水煮食、较不油腻。作法是用纯白糯米浸泡后加瘦肉、三层肉、香菇、鸭蛋黄、红葱头,亦有添加花生、栗子、萝蔔干者,较特殊的亦有加鱿鱼、虾米者,馅料须先行腌制,以粽竹叶包裹,入大锅中,以大火水煮,中间或添冷水一至二次,持续加热至熟透,费时大约一时半至两小时。台湾南部粽所用“粽竹叶”,质地细致而叶面较宽(大部分是麻竹叶),气味也较芳香,食用时带有淡淡的竹叶清香。也有用月桃叶子包的,有一股特别的月桃香,而且月桃叶子比较大,可以包更大的粽子,而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会淋酱和洒上花生粉增加滑顺口感南部肉粽店家通常可品尝到这般美味。菜粽

台湾南部同时有种以花生和糯米包制的粽子。其煮法和南部粽相同为水煮粽。食用时搭配花生粉、香菜和酱油膏一起食用。

原住民粽

与汉人之粽外观类似,称为“阿拜”,流行于鲁凯、排湾、卑南等族。选用芋头粉、小米、糯米或高粱粉。内层包上肉馅、外缘先包上假酸浆叶,最后包覆以月桃叶。

野姜花粽

为新竹县内湾老街上著名点心,以野姜花叶包上山地香菇、猪肉、糯米,蒸煮后食用,充满野姜花香味。

碱水粽

以糯米和碱剂包制,成品为黄色、有弹性、口感接近九层塔般比较有弹性的果冻状物;食用时通常淋上糖浆般的酱汁或直接沾白沙糖,又称甜粽,属甜点类,市场逐渐萎缩,目前越来越少见,现在也会将产品改良,包红豆内馅等,增加多种口味。

客家粽

米粽:蒸过的糯米饭包入虾米、红葱头、菜脯、香菇丝、猪肉等材料,以晒干的麻竹叶包裹再蒸熟食用。

粄棕:糯米经泡水后研磨成米浆,沥干水分搓揉成粄团,加入菜脯香料再用麻竹叶包上蒸熟。在制作上比较耗时,因此风味也更为特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