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1)

彼得大帝铜像,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

文/冯嘉安

从俄罗斯国立历史博物馆302件珍品中,可以看到一个由彼得大帝开启的俄罗斯帝国黄金时代。

17世纪末的俄罗斯,被经历了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欧洲其他国家远远抛在身后,此时的沙皇彼得一世正酝酿一场全面西化的改革。

在彼得一世眼中,成年男子蓄须是俄国人守旧的象征、俄罗斯落后的标志。1698年,他从国外订立反瑞典同盟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他们都没有想到,彼得一世竟从侍从那里夺过剪刀,亲自剪掉他们的大胡子。有作家这样描述当时的场面:“那些领主大吃一惊,面面相觑。自从他们成年以后,他们的下巴第一次领略到与新鲜空气接触的清爽感觉。”

彼得一世肖像油画,纳提埃作于1717年。

不久,彼得一世发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外,禁止任何人蓄须。彼得一世甚至推行一种高额的胡须税,缴纳胡须税的收据是一个特制的小铜牌,上面写着“须税收讫”字样,还刻上一句忠告:“胡须是一种无谓的负担。”

1700年,彼得一世发布法令,宣布以欧式服装取代传统服饰。城里最显眼的地方悬挂着新衣服的样式,旧式服装禁止缝纫和销售。警卫队有权逮捕身穿旧式衣服的人并要求其缴税。如果不缴,就会被剪掉长及地面的衣摆。

从剪胡子和剪旧衣开始,彼得一世推行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改革,近代俄罗斯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一世统治的时代。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2)

彼得一世的改革为俄罗斯开启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正如俄国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所言:“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1721年,这一年对俄罗斯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当年10月,彼得一世与瑞典签订《尼斯塔特和约》并夺取大片土地和波罗的海出海口,他被枢密院封为“彼得大帝”和“祖国之父”,同时俄国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由此,俄罗斯开启了一个将近两个世纪的黄金时代。

绘画:中世纪遗风和现实主义风格并行

西欧的游客在17世纪进入俄罗斯,会有一种回到中世纪的错觉。当时俄罗斯圣像画的风格和对宗教的崇拜程度,难免让看过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作品、正处于巴洛克风格兴盛时代的欧洲人觉得回到了中世纪。

实际上,这股圣像画的中世纪风格贯穿了整个俄罗斯帝国时期。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的“黄金时代——18至20世纪俄罗斯帝国珍品展”中可以看到,创作于19世纪初的《圣像:坐在王座上的全能的耶和华》和19世纪末的《圣像:圣瓦西里与德米特里王子在莫斯科》,依然散发着浓厚的中世纪味道。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3)

伊凡雷帝最小的王子德米特里王子被认为是沙俄家园的圣人和保护者,《圣像:圣瓦西里与德米特里王子在莫斯科》。

在前一幅圣像画中,圣父耶和华身着华服庄严地端坐于金色王座上,左手拿着一本象征神圣的福音书,右手作祈祷状,法衣上点缀着朵朵雅致的玫瑰花。王座两边站着天使。这种基督形象在19世纪的俄国极受欢迎。后一幅圣像画,则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城和圣瓦西里大教堂为背景,圣瓦西里修士和莫斯科保护神德米特里王子站在莫斯科河的两岸,指着莫斯科内城和天空中的保护神。作品将俄罗斯的国力人格化,预示着教会与王国的统一。

彼得一世在统治时期取消的宗主教制,完成了政教合一。1721年,国家颁布了《宗教章程》,规定沙皇拥有教会中最高的权力,宗教委员会代表沙皇管理宗教事务。叶卡捷琳娜大帝延续了这个政策,并且剥夺了东正教会经济上的独立,使宗教完全处于政权的控制之下。从18世纪晚期起,作为国家信仰的保护者和捍卫者,沙皇成为了东正教会的最高首领。

不过,这只是俄罗斯帝国时期艺术的其中一种面向,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馆员白芳表示:“18世纪初彼得大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向欧洲优秀文化学习,其中包括艺术方面的效仿和改革。在俄罗斯民族风格与欧洲艺术风格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19—20世纪具有俄罗斯特色的艺术风格。”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4)

让-马克·纳蒂埃作品,他因为杰出的肖像画才华备受王室器重。

这种转变突出显现在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肖像画中。当时沙皇、元帅和达官贵人都偏爱肖像画,因为画中能透露他们的地位和财富。肖像画也给艺术家更大的创作空间,除了定制者需要的元素以外,艺术家能够把自己想象的内心世界注入画中。因此,比起同一时期的俄罗斯圣像画,世俗肖像画里面的人物更丰满、更具人文主义色彩。

展览里那幅著名的《彼得大帝肖像》,原作者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的法国洛可可风格派宫廷画家让-马克·纳蒂埃(Jean-Marc Nattier),这位画家以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宫廷中的贵妇人画肖像画而著名。他在1715年彼得大帝和皇后凯瑟琳逗留荷兰阿姆斯特丹期间,为沙皇和皇后绘制肖像,后来又为彼得大帝创作了《普特瓦的战役》(Battle of Pultawa)。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5)

让-马克·纳蒂埃极善于用美妙的色彩装饰其笔下的对象,几乎所有的宫廷贵妇都请他作肖像。

在他绘制的《彼得大帝肖像》中,一位性格坚毅、笃定、自信的王者呈现在观看者的眼前,就像俄国诗人普希金说的:“彼得大帝,他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站在这幅肖像前,通过彼得大帝眼中的一点点高光,似乎能看到他身后文治武功俱佳的近200年俄罗斯辉煌史。

工艺:金光闪闪的作品,代表那个时代的主色调

彼得大帝的改革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大门,俄罗斯贵族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开始广泛、直接地模仿欧洲上流社会,俄罗斯的传统文化在与欧洲艺术文化结合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圣彼得堡皇家制毯厂创立于彼得一世时期,1715到1719年间开始生产,18世纪中期达到了繁盛时期,许多艺术杰作由此产生。皇家制毯厂生产的“世界之国”系列壁毯有“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四件,“黄金时代——18至20世纪俄罗斯帝国珍品展”中展出了其中“欧洲”一件。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6)

“世界之国”系列壁毯之欧洲。图/搜狐

“世界之国”系列壁毯画面中央均是一些穿着异族服装的半裸女子,她们代表着各自所在的大洲,而每个大洲都有自己的标志,例如非洲的金字塔和欧洲的柱式。“世界之国”系列壁毯可以体现18至20世纪俄罗斯的艺术家和织匠高超的艺术水平。

除了圣彼得堡皇家制毯厂,俄罗斯帝国还有圣彼得堡的菲利克斯·肖邦青铜艺术制造厂 、彭斯钟表厂 、堡皇家瓷器厂 ,莫斯科的索科洛夫青铜铸造工厂等皇家制作机构,这些机构为宫廷制造出大量巧夺天工的工艺品,金光闪闪的作品给“黄金时代”增加了视觉含义。

俄罗斯的巧匠不仅在宫廷中,在普通阶层也有众多能工巧匠。展览现场展出了一架纺车,它在19世纪上半叶曾被以擅长织造精妙的纺织品而闻名的匠人雅科娃·雅雷金娜使用过。纺车轮以红、黄色调相搭配,描绘饮茶的场景、贵族乘坐的马车以及各种花卉与动物,构成一幅欢乐的图景。纺车曾是俄罗斯女性的日常用具,也是珍贵的婚嫁礼物,像传家宝一样从母亲传给女儿,陪伴终身。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7)

俄罗斯博尔贾博物馆的彩色纺车。

富有创新精神的俄罗斯艺术家与工匠们创作出了种类丰富的艺术瑰宝,从独一无二、巧夺天工的特制贡品到满足各阶层不同趣味、需求的批量产品,无论是华丽的艺术形式还是高超的加工技艺都令人叹为观止。

罗曼诺夫王朝七君主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

(1672-1725)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8)

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1682年与哥哥伊凡五世同时即位。1689年,彼得一世亲政。1721年正式将俄罗斯国号改为“俄罗斯帝国”,出任帝国第一任皇帝,尊号“彼得大帝”。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卓有远见的改革者,在他的全力推动下,俄国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

(1709-1762)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9)

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是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儿,1741年登上俄罗斯帝国皇位。登基伊始,伊丽莎白就宣布继承父亲的改革大业,注重扩大贵族权力。这位女皇的美貌和平易近人为她赢得了众多朝臣的爱戴和禁卫军的支持。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

(1729-1796)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10)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德国公主,1762年通过宫廷政变杀死自己的丈夫彼得三世登上皇位。俄国历史上叫叶卡捷琳娜的皇帝有两位,一位是彼得一世的第二任妻子,一位是彼得三世的妻子。而后者,与彼得大帝齐名,被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

亚历山大一世

(1777-1825)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11)

亚历山大一世。

亚历山大一世于1801年继承俄罗斯皇位。名字“亚历山大”是其祖母叶卡捷琳娜大帝所起,是为了纪念古代的统帅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他最大的功绩在于战胜了拿破仑,被视为欧洲的救世主。

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

(1798 -1860)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12)

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

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是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的女儿。1817年嫁给俄国皇储尼古拉·帕甫洛维奇(尼古拉一世)。1826年她身穿加冕礼服和貂皮披风,佩戴带状圣叶卡捷琳娜勋章和链状圣安德烈勋章,与自己的丈夫一起登上皇位。

亚历山大三世

(1845-1894)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13)

亚历山大三世。

亚历山大三世1881年成为俄罗斯帝国皇帝,他亲眼目睹了父亲被炸弹袭击重伤而亡,深受打击,反对革命。他即位后,废止了正在进行的所有改革。不过他具有敏锐经济头脑,他统治下的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而且俄国没有发生任何战争,社会稳定。这是俄罗斯和欧洲在文化和经济上最为接近的时期。因此亚历山大三世被称为“和事佬沙皇”。

尼古拉二世

(1868-1918)

真正的彼得大帝(一个人就是一整部历史)(14)

尼古拉二世。

尼古拉二世是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位皇帝,1917年3月宣布退位并被捕,1918年7月16日夜至17日,尼古拉二世全家被处决,俄罗斯帝国最终覆灭。尼古拉二世也是唯一一位曾到访广州的沙皇。1891年3月,身为皇储的他从香港沿珠江到访广州,两广总督李瀚章在广雅书局设宴款待,皇储还化名游览了海幢寺并拜访了伍浩官的府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