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十四代皇帝介绍(浅谈明朝皇帝皇族的名字)

明朝第十四代皇帝介绍(浅谈明朝皇帝皇族的名字)(1)

明太祖朱元璋

既然要提到明朝皇帝,那我们就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的父亲朱五四,他们的名字中竟然都是数字。因为朱元璋以及父亲朱五四都出生于元代,而在元代,这种名字对于老百姓来说再自然不过了。

等到朱元璋结束元朝的统治,建立起大一统王朝后,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自然就不会再以这种方式给后世子孙取名字了。

因此,朱元璋规定,子孙后代的名字都要有两个字,其中第一个字为行辈字,第二个字必须是一个以五行作为偏旁的字,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选取。

比如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子朱标以后的20世子孙选定的行辈字为:“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像朱标的儿子就叫朱允炆。只是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所以朱标的后代并没有传下来几代。

明朝第十四代皇帝介绍(浅谈明朝皇帝皇族的名字)(2)

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给朱棣的以后的20世子孙选定的行辈字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意思就是朱棣的儿子只能叫朱高X,比如朱高煦、朱高炽、朱高燧。

朱瞻基的儿子只能叫朱祁X,比如朱祁镇,朱祁钰。……依次类推。

明朝最后两任皇帝分别是朱由校和朱由检。他们都是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死后把帝位传给了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帝。

而所谓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中国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这五大类物质组成,并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生”或“相克”的。比如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以你看到朱标的标字有木,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炆字带火。朱高炽的炽字带火,他的儿子朱瞻基的基字含土,而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的镇字又是金字旁。

也就是说,朱元璋的后世子孙的命名都遵循了这样的原则。

虽然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子定下了20世子孙的行字辈,不过终明一代,也只用到了10个字,明朝末代之君为朱由检,也就是才到了“由”字。

如果算上南明小王朝的话,则有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键,朱聿鐭,以及桂王朱由榔。

朱由崧和朱由榔都是“由”字辈的。这两个人严格来说都是朱棣这一支的。而朱聿键,朱聿鐭这两个人都是唐王的后代,是朱元璋的第23子唐王朱桱这一支。唐王朱桱这一支,朱元璋当年给他们20世子孙所定的字辈是:“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也就是说,终明一代,唐王一脉只传了八九代。

朱元璋最初为子孙设计的初衷是避免子孙名字重复,因为他自己就有二十六个儿子,而这些儿子又继续繁衍,将来子子孙孙多了,如果不先设计好,是有重复的可能的。

不过,朱元璋这样设计后,子子孙孙名字是不可能重复了,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比如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像以土、火字作为偏旁部首的字,本身是有限的,而朱氏后人这时很多,比如朱志堢、朱新墧、朱美壤、朱美坞、朱新墥、朱美坚、朱美埻、朱美堣、朱美堛、朱新墤等等。

像堢、墥、堣、堛等等这些都是生僻字,还有很多字库当中都没有的。

当这些后代越来越多的时候,原有的汉字不够用了,又不能违背祖训,只好自己造字,于是就出现了朱恩钾,朱慎镭、朱同铬、朱在钠、朱效钛、朱诠铍、朱弥镉这些名字,这些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很显然也在元素周期表中出现过。

明朝第十四代皇帝介绍(浅谈明朝皇帝皇族的名字)(3)

元素周期表

有人笑称,朱元璋无意当中为元素周期表做出了贡献。当然朱元璋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后来传入我国,由清朝化学家徐寿翻译过来的,徐寿看到就采用了一些《明史》当中朱元璋后代的名字,制作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元素周期表。

关于大明朝历代帝王的取名,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欢迎留言评论。


明末三大案之棍击皇太子——梃击案

聊聊清朝初期吴地(苏州)的民俗

北宋江南方腊起义始末

十万太平军久攻不下一个小山村,为什么?包立身什么来头?

王侯将相的煞星——北齐屠夫刘桃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