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意味着什么(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

现在博物馆越来越多,据最近的一次统计,中国一共有5354家在册的博物馆,年参观人次是11.28亿人次,其中大概有20%是未成年人。

也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走进学校,走进家庭的教育中去。今天我们邀请朋朋哥哥和大家一起探讨:怎样在众多博物馆中去选择?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之后,如何与孩子交流?怎样很好的利用这些公共资源?

我是从2003年的春天开始给孩子讲博物馆的故事。现在我以写书等方式让孩子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博物馆的知识,领略到博物馆的魅力。

我每次都会在讲博物馆之前,给孩子们讲一个小故事,就是“西红柿炒鸡蛋”。鸡蛋,古代人称鸡卵,又称鸡子,明朝之后才有鸡蛋之称。我在南京博物院参观的时候看到了2800多年前的鸡蛋,不知道古人出自什么原因将鸡蛋埋入地下,但是2800年之后我们看到了那时的鸡蛋。西红柿也有历史,原产地在南美洲,辗转欧洲,最后才来到中国。所以一道“西红柿炒鸡蛋”里面有这么多的故事,可以在博物馆里找到连接。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意味着什么(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1)

未来社会,更需要综合能力强的孩子。因为在面对综合性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维分辨它,分析它。

比如我之前给一个学校的孩子布置过一个主题研究课,课题是研究北京中轴线上的“万宁桥”。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城市规划的角度、物理的角度去认识它,还可以从现在的视角来看,它位于地安门大街非常重要的主干道上。我们怎样在保护古桥的基础上,依然发挥它一级市政道路交通的职责,这是我们可以通过博物馆带给孩子综合学习和跨领域学习的视角。

从博物馆能获得什么呢?

历史观

博物馆里面看到的都是真实的,可以“触摸”到的东西。可以让孩子更加亲近历史,培养历史的思辨和历史的视角。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诸侯王叫海昏侯,我们在他的墓中发现了一个棋盘,那他是不是一个很爱下棋的人?我们在他的墓中还发现了一辆豪车,那他是不是一个爱冒险的人?我们还发现了很多的美食,发现竹简上都是儒家经典,那他是不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一个人?

这就是博物馆的魅力所在,可以带给人们很真实的一面。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意味着什么(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2)

审美观

我们在博物馆里可以寻找到美的事物,培养发现美的视角,带来美的享受。

比如紫禁城里的金銮宝殿与湛蓝的天空相呼应。天空是冷色调,金黄的屋顶是暖色调,屋檐下蓝色与绿色的彩绘是冷色调,红色的柱子和门窗是暖色调,再下面是大理石的台阶。这样的冷暖交相辉映,是立在天地之间的艺术品。

我们古人有太多关于美的追寻,美的视角。不仅是色彩和线条,也包含了古人的智慧,比如金銮宝殿,正面是12根柱子隔成了11段,侧面是6根柱子隔成了5段,这个大殿有55个小格子,那为什么做成这样呢?

因为古人称1、3、5、7、9为天数(阳数),2、4、6、8、10为地数(阴数),那天数之和是25,地数之和是30,天数与地数的总和是55。所以古人之所以运用这样的数字,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他们认为这是大和之数。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意味着什么(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3)

未来观

我在北京汽车博物馆里看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专利的汽车——“奔驰一号”,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有了新能源汽车、太阳能汽车,未来还会有无人驾驶的汽车。

我们在博物馆里找到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所以博物馆不仅仅是讲历史的地方,我们也会讲未来。

如何给孩子选择博物馆

两个基本前提: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博物馆。

家长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兴趣、知识结构来给孩子们选择博物馆,根据相关信息提前做一些功课,不能光靠问别人。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意味着什么(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4)

从了解博物馆入手:

● 参与和互动性强的博物馆(推荐北京科技馆、中国铁道博物馆等)

● 遗址类博物馆(推荐故宫、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等)

● 选择综合类博物馆中合适的展览

从了解孩子入手:

学习阶段

了解孩子现在学了什么,比如五年级的孩子正在学习丝绸之路,家长可以讲一些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还有小学二年级语文课讲到《曹冲称象》等等都会有切入点。

我们可以跟孩子有更多的碰撞,而这些碰撞恰好是博物馆跨领域学习的魅力。跨领域学习就是跨学科、跨观念和跨时空。

兴趣阶段

最近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东西,家长要给到他兴趣上的呼应。我们需要在公共教育的空间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获得感、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点非常重要。

人的一生是由三方面组成的,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公共的教育。而公共教育是伴随人一辈子的,像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所以在我们能塑造和影响孩子的时候,给到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在公共空间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到孩子三十岁,他还愿意成长,愿意获取新知,愿意发现和探索这个世界,愿意为了这个世界保留一份好奇心。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意味着什么(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5)

正确看待博物馆

我们对博物馆要保持一颗敬畏心

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它是我们每个人终身学习的场所。这里收集了人类的记忆,珍藏了民族的灵魂,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一个人有了自己的记忆,人生才更精彩;一个国家有了记忆,国家才会显得厚重;一个民族有了记忆,这个民族才能延续下去。带着对逝去记忆的一份尊崇感,走进博物馆。

当然博物馆也有随和的一面,它不仅是学习的空间,社交的空间,也是我们放松娱乐的空间,它是孩子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场所。永远把培养孩子进博物馆的习惯和传统排在第一位,把知识排在第二位。

我觉得知识就是柴火,只有把柴火烧了才会有热量。所以家长要给到孩子捡柴火的能力,怎么样获取知识?怎么样获取正确的知识?怎么样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家长要给到孩子用柴火的能力。

我觉得博物馆不仅可以让孩子的世界变得更丰盈,让童年更有宽度。也会让孩子找到一种愉悦感,给到孩子人生的无限可能。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意味着什么(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6)

博物馆的学习可以是立体的

博物馆的学习可以与阅读结合起来。在阅读中行走,在行走中阅读。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到孩子更宽阔的视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博物馆的学习还可以与生活结合起来。比如我们平时吃的饭菜“西红柿炒鸡蛋”“青椒肉丝”,每种蔬菜都有历史。

博物馆的学习可以是主题化的

比如我们这学期可以研究一下北京的桥,每周去看看北京都有什么样的桥,围绕主题去学习。无论是以研究报告还是手抄报的形式,都要转化成相应的成果,这对孩子的学习很有帮助。

用什么方式给孩子讲解文物

比如面对一件文物的时候,要让孩子去观察,培养孩子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能力。尽可能让孩子去描述文物,家长说一句,孩子说一句,这点非常重要。还有尝试找到最与众不同,或者跟我们兴趣最紧密结合的点。最后就是互动和思考,为什么这个文物是这样的?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意味着什么(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7)

建议

请先与孩子学习

● 找到博物馆的基本信息

● 找到展览的主题和主线

● 找到孩子可能的关注点

请选择适合的角度

● 设计合适的参观角度

● 设计有趣的寻宝环节

请和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

● 不怕被孩子的问题难倒

● 不要强调参观的知识性

● 不断引导孩子们的思考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意味着什么(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8)

请重视参观后的回顾

● 尝试回家路上一起回忆

● 尝试让孩子讲给家长听

● 尝试完成遗留问题

注意事项

参观前的礼仪

● 请提前阅读博物馆的规则

● 请珍视承载着记忆的文物

● 请尊重馆内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

参观中的礼仪

● 请使用室内的音量进行交流

● 请穿着得体的服饰

● 请提前与孩子约定好参观的要求

● 请避免站在展柜和其他观众中间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意味着什么(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9)

需要补充的几点

● 请在合适的时间段向讲解员提问

● 请用正向的方式给孩子立规矩

● 请让孩子成为规则的监督者

和家长们分享的小知识

● 通过可靠的渠道来获取知识

● 控制孩子们合理的参观时间

● 理解并非所有讲解都适合

● 邀请孩子的朋友一起参加

最后请大家记住我们是和孩子走进博物馆,而不是带孩子走进博物馆。还有博物馆不是用来逛的,而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场所。希望大家可以寻找到博物馆里的乐趣,和孩子一起在博物馆里获得的乐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