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

注意,我要开吹三星 Galaxy S20 系列了。

我不是一个星粉,对三星也从来没有什么信仰,三星吸引我的只有对全产业链控制带来的堆料能力,以及自从三星 Galaxy S6 突然丑小鸭变天鹅的设计进化。

我从前年开始连续购买了 Note 9 和 Note10 两代三星旗舰,由于工作的原因其实多数时候我并不会经常自己购买手机,每次掏出真金白银那就是真的真的喜欢了。

接下里我要说的就是——为什么三星 Galaxy S20 是目前最值得掏钱的旗舰。

份量满满的配置规格,以及同样份量的手感

从去年到今年,采用双曲面屏幕的旗舰越来越多,曲率也出现过大到接近 90°瀑布屏,一时间似乎人人都是「小三星」了。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1)

但是从三星自身来看,自从 S7edge 之后,曲面屏的曲率却几乎每一年都在减小,到了 Galaxy S20 这一代,手感上几乎已经与 2.5D 玻璃无疑,只有从边缘能看出一点曲面屏的影子。

我试着与去年的旗舰 Galaxy Note10 对比了一下,发现屏幕在曲率上是真的变小了。曲率上的变小一度让我怀疑边框是不是会变宽,仔细对比了之后发现和 Note10 还是差不多,肉眼上难以分辨。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2)

Galaxy S 系列和 Galaxy Note 在设计语言上一直有一个不同的点,前者整体更圆润,而后者整体更方正。S20 系列无论是从最小的 S20 到最大的 S20 Ultra 都延续了这样的设计风格。

可能 Note10 这一代在边框控制上已经到了三星当前的极限,S20 系列并没有比之有明显的缩小,或者说区别在肉眼上难以察觉,最大的不同就是 R 角上 Note 系列要硬朗很多,以及进一步缩小了前置摄像头的打孔。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3)

去年的 Note10 系列就在当时以小打孔而闻名,但到了今年工艺技术上大家都在进步,Note10 系列也不够看了,S20 系列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减小了前置摄像头的孔径,并全部采用了和 Note 系列一样的居中打孔。

似乎三星终于发现了前置「药丸双摄」并没有什么卵用,这次在 S20 系列全部采用了单摄打孔,包括最高端的 S20 Ultra。

由于手上没有 S20,所以对 S20 家族里这款最小巧轻便的型号没有多少概念,还是更多说一说 S20 和 S20 Ultra 这两个大家伙。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4)

去年的时候常说三星在摄像头上打磨数年还是小底有点不思进取,今年三星就疯狂堆上了堪称恐怖的规格,但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变重了。

S10 的 175g 到 S20 变成了 188g,带来了更大电池和镜头模组等进化,但整体厚度还是控制在了 7.8mm,和去年的 S10 系列相当,而 S20 Ultra 由于摄像头模组更大更厚,电池也更大,厚度和重量都出现了较大膨胀,一跃到 8.8mm 和 221g,拿在手里是一份沉甸甸的份量。

考虑到数以亿计的人可以接受 iPhone 11 Pro Max,那这个重量的问题似乎也不大,而在我看来比较明显的桎梏是超声波指纹。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5)

在光学屏幕指纹早已不输给实体指纹的今天,选择超声波指纹的三星看起来有点「冥顽不灵」。

超声波指纹的好处是不用像光学指纹解锁时要闪你一下,以及略微湿手时也能够成功解锁。但这点好处换来的是反应永远比光学指纹要慢一拍,每次解锁都让人觉得是不是卡了一下。

好在其实 S20 系列在解锁速度上还是有一点进步,对比了我手里的 Note10 之后,发现每次都是 S20 系列要略快一步,有进步总是好的。

对了,记得把指纹提示与息屏显示改成始终显示,这样能最大提升在息屏状态下的解锁成功率。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6)

和将按键全放置在左侧的 Note10 不同,这次电源键和音量键又回归了右侧,而且电源键的位置非常舒适,拇指很自然的就能够到,一改 S10 系列被诟病太高的缺点。

如果你问 Bixby 键哪里去了,长按电源键即可唤醒。短按电源键和音量减依旧是截图,长按则会唤出关机菜单。三星也察觉到了这并不太方便,实际上也引导了用户使用通知栏快捷按钮来唤出关机菜单。

毫无疑问,这是市面上最好的屏幕

如果把去年 Note10 的屏幕换成 90Hz,那我觉得这款机器在今年依旧有着一战之力。从 Displaymate 等专业显示器评测网站的结论来看,三星已经连续数年掌握市面上最好的 AMOLED 屏幕。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7)

可惜去年 90Hz 的流行一下子把用户们的口味养刁钻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高刷新率屏幕逐渐发力。到今年,没有高刷新率的手机已经很难理直气壮把自己加入旗舰手机的阵营。

在 Galaxy S20 系列上,三星也很赶趟的上了高刷新率,屏幕还是 Dynamic AMOLED,只不过后面加上了 2X 变成了 Dynamic AMOLED 2X,这很简单直接的明示了在 S20 系列上三星带来了 2 倍速驱动屏幕,刷新率直接飚到了 120Hz。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8)

不得不说 120Hz 带来的快感可以从眼睛进入并充斥着你每一个毛孔,配合 One UI 2(实际版本 2.1)带来的新的动画,三星终于能在系统上让人舒适一回。

可惜的是,尽管屏幕 6.7 英寸的 S20 和 6.9 英寸的 S20 Ultra 分辨率高达 3200×1440,但是 WQHD 分辨率和 120Hz 刷新率这两项特性却不能共存,三星可能是考虑到了对耗电的影响从而关闭了这个选项,但我想如果能给用户选择会更好,可能有人就不在乎耗电只想要最极致的屏幕体验。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9)

既然只能二选一,那 WQHD 和 120Hz 怎么选?我个人会更喜欢 120Hz 模式, 因为在接连使用 90Hz 的屏幕之后,我的眼睛已经很难再回到 60Hz 的屏幕了,况且选择高分辨率的话对已经用了几个月 Note10 的我并没有任何新鲜感。

S20 和 S20 Ultra 的屏幕观感依旧极为出色,根据 Displaymate 的数据,全屏幕点亮下最高可达 828nits,局部亮度甚至可以超过 1300nits。

去年在评测 Note10 的时候,同事木斯老师起的第一个小标题叫做「Note10 的大部分惊艳感,都来源于这块屏幕」。去年的 Note10 如果排除掉刷新率的话,的确可谓是当世无敌,而今年的 Galaxy S20 依旧在指标上独孤求败,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次堆上了更大的电池,双扬声器与「咚咚咚」的马达也不缺

S20 系列的听筒和 Note10 系列一样隐藏在顶部边框的边缘几乎看不到,但是却取消了 Note10 系列顶部的发声孔,其实我很爱 Note10 系列这样的小细节,就像后置摄像头边缘还有一个用于改善收音的麦克风一样。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10)

无论是 S20 还是 S20 Ultra,这样的细节设计都变少了,减少的开孔进一步增加了整机的一体性。实际上 S20 和 S20 Ultra 的双扬声器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开到最大音量并未出现破音等现象,音量也相当大,让整个机身都有轻微的震颤。

能给手带来同样感觉的还有振动马达,除了最小的 S20 采用的是 Z 轴线性马达外,S20 和 S20 Ultra 都采用了方形的 X 轴线性马达,从形状上看和 Note10 上的应该是一颗。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11)

从手感上说,S20 和 S20 Ultra 的振动手感与 Note10 别无二致,振感短促而清脆,而且对比小米和一加等产品来说,感觉上更加紧致密实,从我个人来说更喜欢这种振感,不过整体上量不太大。

对我来说,好的振动马达就是如此,无论有多少人说到手关振动,但我总认为振感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魔力,比如在桌面上长按进入主屏幕设置时,没有那「咚」的一下就是感觉不一样。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12)

核心配置方面就很简单,国行全部是骁龙 865 处理器 X55 双模 5G 基带。目前我手里这台 S20 的配置是 12GB 128GB 的,似乎目前国行只有这一个配置,S20 Ultra 是 12GB 256GB,国行还有一个更高配的 16GB 512GB。

什么,你问跑分?那太低级了吧,三星还需要跑分来证明自己吗?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13)

为了应付更耗电的 120Hz 和 5G 网络,S20 系列的电池明显又更大了些,S20 的电池是 4500mAh,S20 Ultra 的电池则达到了 5000mAh,实际续航还不错,第一个出厂版本三星续航都不会崩,但是 120Hz 会降低一部分续航。

快充方面,S20/S20 支持 25W PPS 快充,S20 Ultra 支持 45W PPS 快充,但是所有的型号都只配备了 25W 充电头。目前来看其实并没有购买 45W 充电头的必要,虽然前期充电更猛,但 S20 Ultra 应该是优化了充电曲线,25W 和 45W 在总时间上几乎是一样的。

实测下来 25W 与 45W 充满的时间都在 60 分钟左右,如果按照 25W 来看的话已经很快了,这个 45W 有点虚。另外传统艺能的无线充电和无线反充当然也还在。

你们老是说拍照挤牙膏,这次三星挤了一管

后置摄像头的升级可以说是三星 S20 系列重中之重的升级,我们先看一下 S20 和 S20 Ultra 的摄像头规格。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14)

  • Galaxy S20 :1200 万主摄(f/1.8) 6400 万长焦(f/2.0) 1200 万超广角(f/2.2) ToF 景深
  • Galaxy S20 Ultra:1.08 亿主摄(f/1.8) 4800 万潜望式长焦(f/3.5) 1200 万超广角(f/2.2) ToF 景深

相比之前打磨了数代 1/2.55 英寸底的 1200 万像素主摄,这次三星在摄像头方面的提升是非常华丽的,S20 采用了类似双主摄的架构,1200 万像素主摄虽然像素数没有增长,但 cmos 的尺寸从 1/2.55 增长到了 1/1.76 英寸,正式进入了大底阵营。

6400 万可以用于变焦时裁切,实际上也保留了全像素模式,同样也是 1/1.7 英寸的大底,可以看做是 GW1 的增强版。

超广角规格则和之前的主摄类似,1200 万像素,1/2.55 英寸,提供手机中少见的 120° 超广角,视野最大,当然透视变形也是最厉害的。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15)

S20 Ultra 就更厉害了,主摄堆上了 S5KHM1,和卖给小米的那颗型号并不相同,但同样是 1.08 亿像素和 1/1.33 英寸的规格,支持 9 合 1 模式 1200 万像素等效 2.4μm 大像素。

潜望式的长焦是 4800 万像素,1/2 英寸的底,最大能够支持 100 倍数码变焦。超广角和 S20 同样是 1/2.55 英寸底,1200 万像素。

之前不是一直说三星的主摄是「祖传」吗,这次三星以下来个狠的,直接堆到市面上最强。

不过要说明的是我手里的还是工程机,并不能代表最终上市的效果,实际上韩版已经更新了一版 OTA 进一步优化了拍照效果,相信在国行上市之后实际的拍照体验会比我手里这台更好。最近时间比较紧,如果之后有机会的话能出一个拍照专项评测就更好了。

S20 Ultra 主摄实际样张: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16)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17)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18)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19)

S20 Ultra 潜望式长焦: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20)

▲ 5 倍变焦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21)

▲ 10 倍变焦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22)

▲ 30 倍变焦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23)

▲ 100 倍变焦

从实际效果来看,100 倍变焦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用性,30 倍变焦也比较勉强,10 倍以内的混合变焦可用性就比较强了,但是由于光圈较小要注意控制曝光。

超广角样张: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24)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25)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26)

S20 Ultra 的超广角镜头在发色倾向性和主摄不太一样,饱和度比主摄更高也更讨好眼睛,这种不一致性这可能是三星调教还不够成熟的原因。

S20 部分样张: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27)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28)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29)

超级夜景: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30)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31)

夜景模式方面,无论是主摄还是超广角的夜景模式可用性都很高,并且这次动画也有所改动,我手里测试最长支持 7 秒手持长曝光,上脚架的话应该会更长(手持一瞬间出现过 28 秒)。但问题就还是多帧合成痕迹过强,画面锐化过度。

总体来说,三星这次在拍照上给了一个很高的预期,比如大底的传感器,以及早早曝光的 100 倍变焦等功能。为了把摄像头堆起来,甚至让 S20 Ultra 背后凸起部分的面积看起来比一个麻将牌都大的摄像头矩阵。

而 S20 和 S20 Ultra 工程机的实际表现也符合三星一贯的水平,不过我觉得对于零售版本可以再调高一点预期,因为几个大底的 cmos 三星都是第一次使用,所以在前期调教经验上可能不足,后续的 OTA 版本或许将持续对拍照进行优化。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32)

▲ 8K 视频截图

对了,S20 系列还支持 8K 30fps 视频拍摄,并不是小米那种 AI 8K,而是实实在在的 8K 视频还支持 HDR,截图里背景的树枝分叉都非常清晰(网站有压缩)。当然目前如此高分辨率视频实用性如何还有待商榷,三星更像是在炫耀技术能力。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33)

最后来感受一下潜望式变焦到 100 倍的过程。

这就是目前最好的 Andorid 旗舰,还有什么理由不买它

从去年开始,三星 Note 系列「真旗舰」的地位就一直在受到严重威胁,Galaxy S 系列三星无论是从时间节点上说也好还是从实际产品表现上也好,三星都拿出了最好的自己。

Fold 产品线的出世让它代替 Note 产品线似乎只缺了那根笔,在如此摇摆的情况之下,Galaxy S 系列地位的重要性就被进一步巩固,年度旗舰的位置坐的更加稳当。

三星s20真实体验(三星S20系列评测)(34)

从 Galaxy S20 系列上来看,升级主要集中在了高刷新率和摄像头这两点,对于综合素质本来就很强的三星来说,此举更像是查漏补缺,如若不是 WQHD 分辨率和 120Hz 目前还不能同时打开,三星 S20 系列几乎已经是目前最完美的手机。

如果去年还在为 Note10 不够激进而感到叹气,那今年三星交出的答卷目前看起来则是诚意满满。现在问题来了,三星这回把牙膏老底都挤出来了,你会掏钱买吗?

最后附上三星 S20 系列国行版的价格:

Galaxy S20(8GB 128GB):6999 元

Galaxy S20 (8GB 128GB):7999 元

Galaxy S20 Ultra(12GB 256GB):9999 元

Galaxy S20 Ultra(16GB 512GB):11199 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