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铜鼓7集1984(铜鼓八大寨)

铜鼓县位于江西省的西北部,属地级宜春市管辖,是赣西北唯一的纯客家县,楚头吴尾要塞。县域面积1550多平方公里,人口15万,主要以客家人(怀远人)和上世纪50年代后迁徙而来的湖南湘东人,语言以铜鼓客家话为主。铜鼓地处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北段的幕埠山主峰大沩山东侧(大沩山也叫大围山,铜鼓与湖南浏阳共享),地形为西南渐向东北倾斜、三山夹两河,发源于大沩山的东面的定江河及西面的金沙河均向北流入修水、汇入鄱阳湖,最后注入长江流向东海。国土95%为山林,以东西两河分为东、西两片,东河片为清朝时的宁州(即武宁、修水——义宁、铜鼓——永宁)武乡,西河片为宁州崇乡。是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的后花园。

铜鼓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游走铜鼓,可以看见年轻的喀斯特地貌,将铜鼓装扮成秘境一般,正如铜鼓歌谣中唱的:铜鼓石桥十五里,濯水源头一万家。两只盐船河下走,一日不到冒盐吃。屋盖琉璃瓦,梁雕福字花。千根柱头落地,万盏明灯高挂。大天井四十八,小天井无数个。八十余人砍柴烧,七十余人煮饭吃。筛锣(箩)吃饭,擂(犁)鼓封门。饮水江(缸)边,锅台一遍(片)。一里三渡口,两岸上千烟。一排铺子三十里,五里三庵一道院。东有东湖,西有西湖,中间有个仰天大湖。上有战坑,下有磨刀坑,九槽(寨)十八洞,洞洞一千兵……

歌谣里的“九槽(寨)十八洞”就是现今铜鼓人每每念到的“八大寨”。这些寨子都是铜鼓的先民们为抵御土匪及外来入侵而建造的,后来在明万历年间(1576年), 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太銮与宜丰、万载、铜鼓、修水、浏阳的纸业工人,与明朝的统治者抗争十多年,就是凭借寨子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将起义军驻扎在这喀斯特地貌的弯弯曲曲的寨子中,一次次打退明朝统治者的围剿。

今天就请跟着向导一同走进铜鼓,一同走进歌谣里的“九槽(寨)十八洞”,领略一个还未完全人知的铜鼓。

电视连续剧铜鼓7集1984(铜鼓八大寨)(1)

杨家寨:地势十分险要,有陡峭光秃、崖高数十丈的绝壁。据史料记载,这里当时由李大銮部属杨青山在此驻守,要进入寨子,必需凭借云梯攀顶方可。寨子狭长宽平,是个难攻易守、安营扎寨的兵家必争之地。寨子四周,密林掩映、飞瀑流泉,山花烂漫、村烟缭绕。如今,当年金戈铁马的恢弘场景虽已荡然无存,但遗留至今的古寨遗址、寨墙、古水井、碎砖断垣依然清晰可见。还有许多参天古木,遍地藤条。魏家寨与杨家寨隔谷相连,魏家寨所在的山峰周围亦有寨墙,谷中古藤成林成片,与万千树木交错纠缠,或横于峭壁,或盘于古树,分不清是树木还是藤枝,每年的4月中旬就是古藤花开的时节,有难得一见的朱雀花,花五瓣,朱红色,有两片花瓣会卷拢成翅状,顶上两瓣成圆形青绿色,酷似小鸟头部,风情万种、十分迷人。“花形酷似雀鸟,开在藤蔓上,吊挂成串,每串二三十朵不等,串串下垂,有如万鸟栖枝,神形兼备。”当置身于古藤的世界里,看着一串串朱雀花从容优雅地垂落下来,迎着峡谷中穿过的微风轻荡,如入仙境。

电视连续剧铜鼓7集1984(铜鼓八大寨)(2)

仙羊寨:位于铜鼓石景区北侧,在传说的九寨十八洞中,仙羊寨就是其中险要山寨之一。也是离铜鼓县城最近的一个,是城里人经常光顾的首选。寨子山势险要,奇峰耸立,其中三面悬崖峭壁,只有一面缓坡,靠陡窄的石径盘旋而上。寨子上的山崖顶上留下了明朝抗倭名将邓子龙在其镇压李大銮起义后重游仙羊寨时写下的诗句石刻:”仙羊已去何年许,我来重作仙羊主。呼仙酌酒仙童歌,仙花满壑仙禽语。一笑生风八面生,仙霞化作千山雨”。回望当年在这里发生了多少血腥风雨。寨子的顶部平坦宽敞,被绿树杂灌覆盖,古为兵家安寨之地,如今是观铜鼓石景区的最佳之处。站在寨子顶上,置身于苍穹,能感受到山谷的巍峨,感叹叨群山的俊美。鲜为人知的是,在仙羊寨附近还有“阴元石”与“阳元石”,二块石头羞涩地隐匿在绿荫丛林之中,男人看了笑呵呵,女人看了羞答答。旁边还有巨石名为“仙人献掌”,石头山的半腰中,有一个掌印深嵌其中,指节纹路明晰可见,老人们都说,不知道是哪位仙人路过这个地方,惊叹这里的美丽山,特地对着巨石推过一掌留下的印记。

电视连续剧铜鼓7集1984(铜鼓八大寨)(3)

水坑寨:位于皂角寨山后不远的的一个山垄内,因彩旗水库的建造,如今水库堵水时才能见到上山的一条在山壁上凿成的小道,在山壁上残留的洞痕,常常会让人有种想攀上去看一看里面究竟有什么的冲动。有一次水库放水,终于让大家进去看一看究竟。寨门寨墙因为在水中浸泡,已经垮塌,在离寨门不到五米的一座石壁上有一块石刻,上面从右往左竖刻着“丁丑六月入寨,十乙月出去,乙千五百家”字样。记载着当年寨子里的一段历史。寨子里三面悬崖峭壁,过去有水的时候可以看到山壁上的小道仅仅是寨子中登山瞭望的,而真正的水坑寨是在山垄中。

电视连续剧铜鼓7集1984(铜鼓八大寨)(4)

猴牯寨:地处凌云山,铜鼓人也叫留名山,山上有座古寺叫“烟霞寺”,寺庙位于半山腰,清晨在青山云雾之间若隐若现。烟霞寺往里走大约1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座山,外形酷似猴头,四面悬崖峭壁,一条羊肠小道沿着峭壁崖缝蜿蜒而上进入寨子的顶部,站在寨子的顶部极目四望,群山环抱,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各大寨子紧密相连又似被沟沟壑壑隔开,远处铜鼓县城新建的高楼大厦、双驼峰、万笏朝天景点尽收眼底。

电视连续剧铜鼓7集1984(铜鼓八大寨)(5)

屏风寨:远远看去就象一座屏风,四面悬崖峭壁,需要依靠云梯才能够攀登上去,半山腰有一口水井,山顶一段在本世纪初还可以看到旗杆石,现在已经风化倒塌,据附近村庄的老人家介绍,她从外乡嫁到这个地方来也有六十多年了,仅上去过一次,而且只能够依靠山里人家那种二十四阶的长梯才能上去。屏风寨已经很久没人上去过,只能够远远的瞭望。

电视连续剧铜鼓7集1984(铜鼓八大寨)(6)

笆蓝寨:是目前保存有完好寨门的一个寨子,也是目前所知道的面积最大的一个寨子,寨子四周墙体保存较好,寨子顶上有瞭望台、暗哨岗、炮台等,寨子里面有很多房屋遗迹。笆蓝寨从温泉镇的义田村一直连接到三都镇的小山村。高速公路从寨子的山脚穿梭而过。站在寨子上,看着高速公路上穿梭而过的大大小小的汽车,站在新时代的我人们,能感受到伟大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

电视连续剧铜鼓7集1984(铜鼓八大寨)(7)

赌盘寨:也称簸箕寨,以其形状而得名,在笆蓝寨上远远可以看到有两个石柱高高的耸立,寨子的门石框现在还依然挺立,寨子的墙体也保留的相对完整,寨子的后面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小路通往寨底,里面有很多暗哨关卡,下面是田地,田地前面还有石墙围着。寨子的前面有一高耸的孤峰,峰顶长有崖柏,据说,带现在都没有人上去过。当地人称之“将军石”。

电视连续剧铜鼓7集1984(铜鼓八大寨)(8)

皂角寨:位于仙羊寨正对面,从江头至铜鼓路段看到的双驼诉情就是仙羊寨与皂角寨。要进入到皂角寨就必须从山崖的一条羊肠小道进入,道路十分狭窄,边上是没有树木的万丈深渊,从此经过必须小心翼翼,一旦失足将粉身碎骨。上至山腰即到达寨门,原来寨门是石门框,据说被人推到山崖下面去了,现在只剩下残存的夯土遗迹,寨子内在解放前夕都还有学校,现在也只剩遗迹,寨子内两座山峰之间还有一些寨墙遗迹,最高一座山峰必须借助绳索才能登顶,顶上有一平顶,人工痕迹依存,估计是原来的瞭望哨。

电视连续剧铜鼓7集1984(铜鼓八大寨)(9)

山川秀美,土地肥沃,资源富饶的铜鼓许有许多歌谣在传唱,八大寨也依然还在,并伴随着铜鼓新时代的故事经典永流传。(来源:铜鼓人大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