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风雅洒脱的时代,这个时代里有竹林七贤,有竟陵八友,有琅琊王氏(王导、王羲之、王献之、王俭),还有顾恺之。顾恺之(345-406),字长康,小字虎头,时人多成顾虎头。如果书家对王羲之的着迷,画家对顾虎头同样是着迷的。由于时代久远,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顾虎头的作品多为后世摹本。这其中最富盛名的当属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操第三子曹子建的名篇《洛神赋》进行创作的图画作品。就当时来看,这些被后世广为传颂的绘画作品,实则是文学作品的“插图”。事实上,历史上,除了顾恺之画过《洛神赋图》之外,也有司马绍、顾恺之、陆探微、李昭道、周文矩、李公麟、唐寅、仇英等画过,而这其中,尤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最为著名。以至历史上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原本进行的各种摹本的《洛神赋图》不下十来件,但是今天可见的只有四五件,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和美国佛利尔美术馆等,今天要读的是藏于清宫并被定为第一卷本的《洛神赋图》(各版本大同小异),即为传世的宋摹本之一,也是最为优秀的摹本之一。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1)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2)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3)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4)

(宋摹第一卷本)顾恺之《洛神赋图》


一、卓尔不群的曹子建和《洛神赋》


读书时,我的古代文学老师特别喜欢曹子建,特别是其著名的乐府代表作品《白马篇》,至今我依旧记得其中的“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一句。相比《白马篇》,曹子建的代表性赋作《洛神赋》反倒并没有让我特别喜爱。读书时,通篇读《洛神赋》,除了华丽绝伦的辞藻,似乎就剩下情和爱了。而《白马篇》里的游侠少年形象似乎更加符合一名男生的口味。这就像年少时读《三国》与《红楼》的区别,认为《三国》里才有男孩该有的梦想,而《红楼》不过是些儿女情长。但是,随着年纪渐长,也便愈发地喜欢《红楼》了,如此也便愈发地喜欢《洛神赋》了。


曹子建在《洛神赋》中,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人和神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但是,又终究因为人神殊途而不得不分离。通篇都是曹子建的文学修辞,他以超绝的想象力,幻想出了一位远古神话中的洛神宓妃。在随从的提问中,曹子建用了大段的辞藻来描写这位洛神宓妃。通过曹子建的描写,每位观者无不也会幻想出一位美艳绝伦的洛神宓妃。而这位洛神宓妃便是每个人心中对美丽女性的期待。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5)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1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6)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2


曹子建的一生是放荡不羁的,却也是不幸苦闷的。他的放荡不羁,源于他的才情。谢灵运曾赞曹子建“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评论家钟嵘对曹子建同样是倍加推崇,认为他“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曹子建的才情同样得到父亲曹操的赏识,曹操一度将曹子建当做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但是,可惜的是,最终曹子建在接班人之争中,败给了曹丕,或者,是败给了自己的才情。因为太有才情了,以至于有些“恃才傲物”,曹操最后也因为曹子建太过文人气而放弃了曹子建。


公元217年,十月,曹操召令曹丕为世子。从此,曹子建的人生转入到了近二十年的苦闷抑郁阶段,至此去世。在曹丕称帝期间,曹子建多次被外徙,也就此逐渐远离了政治权利中心。黄处三年,在一次外徙封王回鄄城的途中,路过洛水,有感而发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洛神赋》。这篇辞赋与其说是对美好洛神的追求与向往,不如说是对“人神殊道”的悲愤与无奈,而这何尝不是自己在政治上的悲愤与无奈呢?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曹子建,终究在41岁那年忧郁而终。


虽然读书时认为《洛神赋》不如《白马篇》,但是依旧认同《洛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文中极富想象力地幻想出了一位神话中的洛神宓妃,其中大段对洛神宓妃的衣着形态描写所用的辞藻,几乎成为了后世很多文人墨客描写女性之美时的典范。当洛神宓妃出现的那一刻,曹子建的心中燃起的是对美好女性的向往,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求爱、互爱、分离,一段短暂的人神爱恋上演又结束。虽然终究因为人神殊道而分离,但是曹子建却敢于去热爱和追求。于我看来,这是一段爱情故事,也是一段关于曹子建心境中对于美好世界的执念。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7)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3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8)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4


关于“洛神宓妃”的形象,后世很多文学批评家都加入到了争论之中,有说是曹子建嫂嫂,有说是曹子建亡妻。但是,我更相信“洛神宓妃”实则是他的理想国。有才情的曹子建,可能在政治上并没有展现出如同其父亲曹操以及兄长曹丕那般的帝王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曹子建是一位渴望在政治上实现个人抱负的人。在一次跟随父亲曹操行军打仗的途中,他眼见残屋断壁,眼见尸横遍野,眼见焦土枯木,心中为之一动,试图希望早日结束这场战争,还天下一个太平。曹子建心中的理想国,就如同他的文辞一般,华丽、美艳,却有在那个时代显得如此的不真实。


曹子建的理想国,终究没有实现。好在,顾恺之以其精湛的画笔,再现了其笔下的人神爱恋故事,或许,这也便是我们所期待的一个看得见的理想国。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9)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5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10)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6


二、(宋摹本)顾恺之《洛神赋图》:高夫质朴,别具风神


读这卷作品决不能用今天对宋元明清的绘画要求进行赏读。在这卷《洛神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水已经有了雏形。但是,明显比例失调,物象形态也极为稚嫩。但是,也可以说是一种高古朴拙的表现,读之,别有神韵。


画卷右边起首处,画人马疲倦,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休息。画面中有两名仆人模样的人,上方仆人身边有一匹马躺在地上,这表示马很困乏。下方的仆人牵着马,马正在吃草。画家通过这两个镜头来表现曹子建辞赋中的“车殆马烦”。画面向左,曹子建出场。跟随在曹子建身后的是一行仆人随从。


我们注意曹子建和周围人的眼神,明显有着不同。仆人们的眼神呆滞无神,一路奔波之后的困倦之意在眼神中表现了出来。然而,曹子建的眼神却格外精神,因为他看到了洛神。那种意外、惊喜之情全在曹子建的眼睛中。他的手拦住周围的仆人,停下脚步,仔细看着洛神,生怕仆人们冒失走向前打搅了这位美丽的洛神。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11)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7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12)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8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13)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9


此时的洛神就在画面的左方。但是,在文学修辞中,这样的人物往往不直接出场,而是通过文学修辞来表现人物。在画面中,文学修辞是极难表现的。但是我们却通过画面中的鸿雁和游龙领会到了辞赋中那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画家将辞赋中的用作比喻洛神美丽的鸿雁和游龙直接画在了画面上,不得不说,这是神来之笔,也充斥着一股神话的魅力。


继而洛神出现。但是,画面中不止一位洛神。如果只是一位洛神出现在画面中,显然无法表现出曹子建对洛神所描写的那些千姿百态。于是乎,画家在画面中画了多位洛神,或在天上,或在地上,或在兰草见,或在水波处。“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的洛神,美得无处不在。曹子建的眼中,满是洛神的身影。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14)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10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15)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11


画卷第二部分,曹子建拿出自己的玉佩作为礼物送给洛神,此时的洛神接受了曹子建的爱意。于是,众神助阵,我们看到画面是上方有一位风神正在吹着风,水神正在激起水波,还有击鼓鸣歌的。这是欢愉的高潮部分。这也是爱情的高潮部分。此刻的曹子建,沉浸在洛神与他的爱意当中。殊不知,这样的欢愉爱意,总是短暂的。


画面的第三部分是告别。由于人神殊道,曹子建和洛神的爱情终究无法得到圆满。“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分别总是带着一丝丝的惆怅。曾经有多么的热闹,分别之时便有多么的凄凉。分别之时,洛神乘坐车上,回头看着曹子建,洛神的依依不舍,让曹子建对洛神愈发地难舍难离。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16)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12


终究是分别了,在分别后的回程船上,曹子建神情落寞,两名仕女同样无声无息地跟在曹子建的身后,落寞的气息愈发的凝重了。两名划着船的人,用动态的效果进一步凸显出了此刻曹子建心中的悲伤。画面左方有三人,曹子建和洛神似乎在交谈着什么。或许是洛神虽众神离去之后,觉得不忍,决计回来单独和曹子建进行一番告别吧。最后,洛神说道:“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说完,洛神“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不知去向。画面中的曹子建伸出一只手,做挽留状。这样的挽留是无力的。


画面最后一部分是分别后的无奈回程之路。乘坐在马车上的曹子建,神情落寞地回头看着身后。他多么渴望洛神在此出现。如果洛神出现,他愿意逆流而上追随洛神而去。我们注意,此刻的曹子建手中拿着的正是洛神手中的扇子。这是爱情的信物。往后余生,这把扇子或许将是曹子建最温暖的牵挂和回忆。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17)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13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18)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14


三、人神爱恋,亦是对理想的执念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在今天看来,或许显得稚嫩,或许显得不够雅致。但是,《洛神赋图》的伟大也正在于此。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世人物画、山水画的发展。其中的人神爱恋也是古典浪漫主义爱情的杰出代表。顾恺之以绘画之“形”画出了曹子建之《洛神赋》之“神”,这是了不起的,即便在今天,仍旧是出类拔萃的。


顾恺之以一卷《洛神赋图》再现了曹子建《洛神赋》中凄美动人的人神爱恋。人神之恋或许只是文学上的赋,而比兴的却是人世间里的每个人对理想的执念。辞赋中或者画面中的洛神,是人世间美好的象征。对于美好的事物,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执念。或者爱情,或者亲情,或者别的。人终究是向美而生的,为了美可以放弃,可以舍下。曹子建如此,今人亦如此。


顾恺之洛神赋诞生时间(顾恺之洛神赋图)(19)

宋摹本第一卷顾恺之《洛神赋图》完整长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