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爸爸叫做老窦(广东人为什么习惯叫自己父亲做)

父亲之称呼,古代唤「阿爹」、「阿父」,又或「阿爷」(《花木辞》「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现代则有「爸爸」、「父亲」;谦称有「家父」、「家翁」……林林种种,举之不穷。广东话则自成一格,有仿古式——「阿爸」,西译式——「爹哋」,更有人人识——「老豆」。

为什么爸爸叫做老窦(广东人为什么习惯叫自己父亲做)(1)

「老豆」一词来歷,有两支水源。

其一为窦燕山,《三字经》有云:「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生乃五代后晋时期人,官至太常少卿、右諫议大夫,而最为人乐道係佢五位公子,个个皆有成就:长子窦仪中进士,成为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窦儼中进士,又做翰林学士,曾任礼部侍郎;三子窦侃曾任补闕;四子窦偁又中进士,做授翰林学士,曾任諫议大夫;五子窦僖曾任起居郎。当时人称窦氏五龙,一时传為佳话。而窦燕山本人亦都活到八十三岁,寿终正寝。窦翁因「教子有义方」,堪称人父之典范,故有「老窦」之尊称。此传说实乃文字专家容若先生杰作,而容若先生此后亦多次为文重申「窦燕山」并非「老豆」来源。虽则如此,窦燕山故事符合眾人追求美好嘅愿望,且「老窦」称呼亦对父亲有一份尊敬之意,故此窦燕山一说仍然甚有市场。

为什么爸爸叫做老窦(广东人为什么习惯叫自己父亲做)(2)

其二则与乡音有关。子女有时会暗称父亲做「老头子」,简称「老头」。此呌法据说最初盛行於顺德、南海,之后传至省城。「老头」以顺德话读,近似「老豆」,此发音遂渐成为通用省城话。由於「老头子」、「老头」并非广东话特有,而且听落似乎对父亲稍欠尊重,故此呢支水收视率始终不及「窦燕山」一说。

华夏数千年父系社会,男性处主导地位,子孙后代一律跟随父姓。语言承载文化,於是乎广东话亦有俗语「老窦姓乜都唔知」,却冇「阿妈姓乜都唔知」,而只有「阿妈都唔认得」(此句亦有文章,另案再议)。事关老窦与你姓氏相同,若太过沉迷於某事物,就会连自己老窦姓乜都唔记得,亦即等於唔记得埋自己个名,达到「忘我」境界!

为什么爸爸叫做老窦(广东人为什么习惯叫自己父亲做)(3)

讲开跟老窦姓,不能不提粤剧泰斗马师僧代表作《苦凤莺怜》里头《余侠魂诉情》嘅经典唱段:「我姓(呀……)余,我个老窦佢又係姓(呀……)余,侠魂就係我个名字。我家中内,粮无隔宿,几乎要做到乞儿……」《苦》剧大意讲述女主角被人冤枉通姦,最后得穷困潦倒嘅男主角余侠魂相助,恢復清白,大团圆结局。男主角一出场就唱「我姓余,我个老窦佢又係姓余」,正正为强调「我係有名有姓嘅,唔係连自己老窦係边个都唔知嘅私生子,亦唔係要跟后父姓嘅『游艇仔』」。呢句唱词,确係顶天立地,有尊严兼有骨气。

旧时,老窦地位何等尊贵,一家之主,一言九鼎,「严父出孝子」。而家,却有「廿四孝老窦」,莫讲话「在家从父」,仔女对老窦唔好一言九「顶」经已算好。做老窦嘅亦唔在乎「牛耕田,马食谷,老窦赚钱仔享福」抑或「老窦养仔仔养仔」,只要个仔记得老窦姓乜就经已心足。世界变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