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区最南边的村子 冀州市北内漳村原来这样

冀州区最南边的村子 冀州市北内漳村原来这样(1)

70米宽的大街整洁平直,两旁梧桐相携挺立,二层小楼整齐划一,健身设施齐全的广场边还有一个影剧院……河北省冀州市北内漳村这高大上的形象,极不契合人们印象中的乡村形象。而且,与以往都是去村委会不同,这次我被带进了企业。

这是北内漳村的村办集体企业——北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汽车内饰件、座椅总成、金属冲压件等。“1980年时,我们村一个老乡在天津装具厂上班,经他联系,我爸爸李青云(当时是村党支部书记)组织带领群众成立了厂子。发展到现在,成了固定资产2亿元、流动资金1.2亿元的集团,下有汽车装饰件厂、汽车零部件厂、北内永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3家企业,年生产能力200万辆份,年产值超亿元。”北内集团党支部书记李晓勇介绍。

是什么让一个村办企业发展得如此之好呢?“创新是企业之本。我们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开发创新与紧密合作攻关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引进国际先进设备,使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并成为精品。我们研制生产的模塑聚氨脂软泡,曾获国家轻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开发的模塑高回弹软泡,荣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研制生产的夏利轿车内饰板,取代日本进口,获得国家级新产品证书。”

靠科技创新和质量,北内集团的产品得到了国内著名汽车生产厂家的认可,先后为天津一汽、北汽福田、一汽红旗、南京依维柯、江铃集团等50多个汽车厂家生产配套产品。全村工业总产值1985年超过百万元,1988年超过千万元,1996年超过一亿元。

成立村办企业之前,北内漳村也是一个靠种地维持生活的穷村。以工致富后,全村1700人,90%以上都在村办企业上班,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万元。

不只企业办得好,北内漳村在农业上也舍得投入,多年来利用工业利润向农业投入1500多万元。打井修配套设施,实现了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逐步使农业向优质、高效和生态方向发展;开发扶持农业小区,种植区发展食用菌大棚130多个,养殖区发展养猪、鸡、牛专业户36个。目前,该村针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相对较少、轮茬种植小麦和玉米效益低的情况,以市场运作的模式进行土地流转,建设林药间作的中药材基地和北内东平奶牛场,村民们既能得到每亩400公斤小麦的收益,又能腾出大量的时间到企业上班或搞自主创业,增加收益。

钱袋子鼓了,村容村貌的改造提升就容易了。北内漳村不仅实施了治污、修路、绿化、美化四大工程,而且拿出1000万元资金作为购房补贴,让100多农户住进了统一设计的楼房和仿古瓦房。

村民李彦青的二层小楼,是村里统一设计建造的21排84栋楼房中的一栋。“面积400多平方米,2006年建的,花了大概16万元,我个人掏了10万元。”“10年前能掏10万元买房,你们家在村里算富的吧?”“不是,我们是一般的,工薪阶层嘛。”走访村民时听到“工薪阶层”的回答,还是第一次。原来,李彦青在村里的学校教书,他的妻子在村办企业当会计。

而该村的学校也值得一提。北内漳村曾是冀鲁豫党校所在地,也是我国著名外交官秦力真的出生地,建有“新中国外交官红军小学”。北内学校初中面向冀州市招生,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达标,被河北省教委命名为“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在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北内漳村高标准重建了文化广场,建起了藏书2.2万册的图书馆、阅览室,出资安装了宽带专线,供村民免费上网,是河北省第一个电脑村

以工业带动农业、文化全面发展的北内漳村,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小康示范村”和“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2013年被评为首批“河北省美丽乡村”,2015年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