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

近些年,人们对美食纪录片的青睐热度不减。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从《人生一串》到《老广味道》,从《宅人食堂》到《早餐中国》……

这些突围而出的美食纪录片在收获高流量和好口碑的同时,也让观众对美食背后的城市历史、地理和人文产生了好奇。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

▲《风味人间》第一季海报

这不,文旅君从《风味人间》里又给大家挖到了一个能“”的小城。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2)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3)

▲烧蔗 图/《风味人间》

对《风味人间》的观众而言,外酥里嫩的烧蔗是它的美食名片。

而在广西12个自治县里,它也是个高调的存在。

作为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它保存下十分完整的苗族文化和民族精粹,被誉为“百节之乡”。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4)

▲融水雨卜苗寨

它就是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藏匿于山山水水之间,有着古朴的民居村寨,以及令人难忘的地方风味。

其实,融水拥有的远不止这些。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5)

▲图/图虫@八色

不同于那些热门目的地,这里没有熙攘人群,没有车马喧嚣,一砖一瓦中都承载着苗家人丰厚的文化底蕴

如果假期还没想好去哪儿旅行,不如来融水看看吧。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6)

▲苗民齐聚芦笙坪 图/廖维摄影

CONTENT·秀美融水

01 高颜值的山水风光

02 被时光遗忘的村寨

03 不可辜负的好风物

04 根脉里的民族印记

01

告别低调

这里的高颜值风光该走红了

融水的美,大概一半有是山水堆出来的。

高峻雄奇的元宝山、蜿蜒婀娜的贝江、原生态的双龙沟……不需要滤镜也能又美又仙。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7)

▲元宝山日出 图/郁良权摄影

元宝山

遗世独立

元宝山,在苗乡人的心里是引以为傲的存在。

元宝山又名云抱山,是东西横跨融水苗岭山系的最高峰。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8)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9)

▲神秘元宝山 图/郁良权摄影

它有着白虎顶、蓝坪峰、元宝峰和青云峰四大主峰,最高峰青云峰海拔2084.7米,为广西第三高峰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0)

▲《杜鹃云海》摄影/郁良权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1)

▲神秘大苗山 卢志松摄

这里林木蓊郁,原始森林覆盖率达94%以上,有着被称为“活化石”的古生植物冷杉,俨然一座天然的植物园。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2)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3)

▲冷杉 图/郁良权摄影

这里林石奇峰众多,飞来石、钻石、攀登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惊叹。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4)

▲飞来石 图/郁良权摄影(拍摄请注意安全)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5)

▲元宝山飞来石(拍摄请注意安全)

站在峰顶极目远眺,茫茫云海,绵亘群山,峰尖在云海中时隐时现,景色神秘、壮观。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6)

▲《人间仙境元宝村》郁良权/摄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7)

▲雨后初霁苗山秀 图/郁良权摄影

这里可以找到“地球最美曲线”——梯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给元宝山渲染上了纯净透亮的色彩。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8)

▲《小桑金秋》郁良权/摄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9)

▲《培秀金秋》郁良权/摄

四季更替赋予了元宝山不同的模样。

春日山花烂漫,美不胜收;初夏千亩高山杜鹃盛开,傲然热烈;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20)

▲元宝山上杜鹃红 图/小红书@吃喝柳州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21)

▲图/小红书@吃喝柳州

秋日金黄稻田,高低层叠,别有一番意境;冬日霜雪挂枝,纷纷扬扬。

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期待。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22)

▲元宝山梯田 图/郁良权摄影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23)

▲秀美元宝山 章一明摄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24)

▲杆洞雪韵 廖维摄

贝江

一碧千寻

贝江,大名鼎鼎的电影《闪闪的红星》取景地之一,发源于桂黔交界的九万大山,汇集摩天岭、元宝山诸水流入融江,全长146千米。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25)

▲图/吴冠炜摄影

两岸竹林影立,芳草萋萋,充满诗情画意。江水终年清透碧绿,偶有竹排悠然飘来,贝江的美就显露在景与人、动与静的反差之间。

脉脉山重,悠悠水复,满目青翠令人赏心悦目,这大概是贝江版的“只此青绿”吧!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26)

▲图/卢志松摄影

贝江水位落差变化大。在平缓的江段,波平如镜,坐在竹筏上昂首远眺,群山隐隐,如画中之画,景中之景,透着梦中旖旎的幽凉。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27)

▲图/卢志松摄影

在石门潭上游,都郎河、三防河、香粉河从三道绿峡中扑出,犹如三条白色巨龙突兀地撞击在一起,形成贝江上著名的三江门

这里涛声如雷,浪柱冲天,惊心动魄。当地流传民歌:“贝江河,水穹弯,七十二潭三十六个滩。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28)

▲图/图虫@徒步南山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29)

▲贝江河两岸景色

双龙沟

森林氧吧

假如你追求旅行中的体验感,想去探索新的目的地,那么双龙沟景区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30)

▲图/绿洲@婷仔_dinhoidinh

双龙沟景区位于融水北郊,距离融水县城也就5公里左右,大约15分钟车程。

两条峡谷瀑布群飞流直下,溪水长流,汇集成占地百余亩的水库,故称之为双龙沟。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31)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32)

▲图/微博@秋明思予

这里的原始森林占地5000多亩,各种植被保存完整,可与元宝山媲美,非常适合“森呼吸”。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33)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34)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35)

▲童话森林 图/双龙沟景区

这里简直就是现实版的童话森林,梦幻的白雪公主舞台剧新奇有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像远离皇宫的白雪公主在这里找回了快乐与自由。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36)

▲图/广西双龙沟景区

借助无人机的镜头,向下俯瞰,玻璃桥、玻璃滑道、高空滑索……好似密密麻麻的空中高架桥。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37)

▲玻璃桥 图/绿洲@婷仔_dinhoidinh

玻璃桥横跨梁山之间,垂直地面52米,长199.9米,是广西少有的玻璃悬索桥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38)

▲图/绿洲@婷仔_dinhoidinh

登上玻璃桥,你可以用上帝视角将整个原始森林的风景尽收眼底。

当然,你还可以去乘坐“丛林飞鼠”(轨道滑行)。它可以自行控制速度,如同一只老鼠灵活地穿梭在山林之间。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39)

▲丛林飞鼠 图/绿洲@婷仔_dinhoidinh

如果觉得不够刺激,那就去试试“空中之城”吧。一步之遥,给足你惊险感!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40)

▲“空中之城” 图/广西融水双龙沟景区

龙女沟

看山望水

龙女沟坐落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独拥元宝山西南麓峡谷,藏着古老独特的民俗风情,被誉为“广西小九寨”。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41)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42)

▲ 龙女沟景区 图/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一进入景区,天地仿佛换了个基调,满山堆翠,云气氤氲,也难怪电影《再见,陌生人》会选择在这里取景了。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43)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44)

▲电影《再见,陌生人》海报

龙女潭、月亮潭、双龙洞、龙女瀑布、双箭瀑……山和水绝对是这里的永恒CP。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45)

▲龙女沟秋色 图/绿洲@焖烧驴蹄

青山流瀑,深潭碧水,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可以让人找回真正的度假感。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46)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47)

▲ 图/小红书@院长

看罢了山水,不如去看看龙女沟所在地——荣地村的归秀屯与归报屯。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48)

▲归秀屯 图/小红书@XIANG翔哥

高低俯仰皆成画,前后顾盼景自移”,两屯依山就势而建,都是侗族聚居的村落,仅一桥之隔,木质的吊脚楼和梯田相映成趣。

02

被时光遗忘的村寨

一砖一瓦尽是风情

远离城市喧嚣,散发着质朴却令人神往的气韵。

在融水,你可以尽情地走村串寨,感受原汁原味的苗乡风情。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49)

▲《元宝苗寨诗意图》 郁良权/摄

雨卜苗寨

苗家生活

雨卜苗寨,扎根在元宝山脚下,独守一方静谧。

2016年,上榜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最美观景拍摄点”。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50)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51)

▲ 图/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作为融水旅行感受地道人文风情的重要一站,它更是适合深度游。

在这里,你可以静下心来,感受苗家人的生活节奏,比如梯田漫步,比如叠瀑踩水,比如学苗族蜡染。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52)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53)

▲雨卜苗寨 图/绿洲@婷仔_dinhoidinh

站在竹风习习的风雨桥上,听汩汩流水,看远处蜿蜒起伏的重山,令人心旷神怡。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54)

▲雨卜苗寨 图/绿洲@婷仔_dinhoidinh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55)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56)

清晨山间薄雾飘逸曼妙,若是有幸,说不定能看到美丽神秘的苗岭晨光。

黄昏长桌宴上,一品苗家风味。夜晚篝火晚会,欣赏《雨卜苗韵》实景演出。

雨卜苗寨里,你能看到苗家人生活的缩影。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57)

▲图/绿洲@婷仔_dinhoidinh

梦呜苗寨

大寨小梦

梦呜”,在苗语里是“你好”的意思。

在广西诸多的苗寨中,梦呜苗寨的形成有些特殊。它是整体异地搬迁的苗寨,也是广西最大的人造苗寨之一。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58)

▲图/微博@大梦一场的西早先生

苗寨里看到的吊脚楼都是从原来的山区拆解搬过来的,保存了原本的苗族建筑,每一座吊脚楼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请横屏观看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59)

▲梦呜苗寨 雷鑫莹/摄

背靠远黛青山,面朝清丽田野,绿水从寨中缓缓流过,平日里的苗寨是如此的宁静!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60)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61)

▲图/小红书@酱酱子生活录

苗寨的生活往往是热闹与宁静并行的,这里还有苗家烧鱼、鼓楼对歌、闹鱼、斗马、斗鸡、斗鸟等等活动。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62)

▲图/微博@柳州小新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63)

不仅如此,更有芦笙迎宾舞、拉鼓互动、招婿互动、苗哥特技表演以及大型实景演出《梦魅》等。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64)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65)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66)

▲图/微博@大梦一场的西早先生

梦呜苗寨就坐落在双龙沟景区内,欣赏完美丽的原始森林,不妨再去苗寨感受苗家人的淳朴与热情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67)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68)

▲大型实景演出《梦魅》 图/小红书@小潘潘

03

以时造物、烟火知味

难忘的苗乡风物

融水物宝天华,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苗家人代代相传,创造了璀璨的物质文明。

从强势出镜《风味人间》的烧蔗,到抚慰人心的滤粉;从能上山下水的香鸭,到生活在稻田的禾花鱼……一方水土育一方美食。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69)

▲苗家簸箕宴 图/微博@望江寨伟哥

烧蔗

寻常味道

烧蔗,融水人无法割舍的美味。

在融水,无论是在饭店酒席上、还是街市的粉店里、抑或是寻常百姓的餐桌上,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70)

▲烧蔗 图/蓝智康摄影

苗家人对烧蔗的“痴迷”程度,也让《风味人间》的导演组开始对烧蔗有所好奇。

于是,登上《风味人间》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71)

▲猪网油 图/蓝智康摄影

烧蔗,也叫做烧炙,是拿猪网油包裹猪肉、葱白、马蹄、木耳、香菇之类和成的馅儿,用明火烤制或油炸出来的一种食品。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72)

▲图/风味人间

做烧蔗是一门手艺活儿。和馅儿时,食材的比例要适量;和好馅儿至少需要腌制两小时以上。

用明炉烤制的烧蔗不能太靠近炭火,慢火烤出的烧蔗色泽油亮,味道鲜美。烧蔗正宗的做法为蔗渣引火,明火碳烤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73)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74)

▲ 图/蓝智康摄影

做好的烧蔗,拥有酥脆的外壳和柔嫩的肉馅,油香四溢,吃进嘴里,口感丰富,肉香扑鼻。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烧蔗,往往能传递出师傅烹饪手法的巧妙。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75)

▲图/蓝智康摄影

滤粉

嫩滑爽脆

每个地方都有一些美食是无法被复制的,就像融水的滤粉。

滤粉在融水有很悠久的历史,相传为清朝时融县(今融水、融安)的农民所创。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76)

▲滤粉 图/蓝智康摄影

在融水的大街小巷里,最多的就是滤粉店。

薄薄的晨曦里,集市里滤粉店早已热气蒸腾,人头攒动。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77)

▲图/小红书@XIANG翔哥

店主熟练地用漏筛将米浆均匀地在翻滚的开水上来回摇摆,滤下丝丝洁白,米浆条遇滚水便梳理成型。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78)

▲图/小红书@XIANG翔哥

待熟后捞起装碗,新鲜的滤粉现煮现卖,食之嫩滑,香甜,爽脆,鲜美可口,饱腹时间长。

若是喜欢还可以往粉中添加烧蔗,愈加味美。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79)

▲图/小红书@XIANG翔哥

融水香鸭

味香可口

融水香鸭是当地群众长期封闭自繁自养形成的一个地方家禽品种,含有特殊的肉香气息,故名香鸭。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80)

它们生活在大庙山的山流溪涧之中,成群结队,追逐嬉戏。体脂率只有普通鸭子的10%,堪称鸭子里的健美运动员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81)

▲图/广西好嘢

它们养在深山,吃的是优质的天然饲料,“不腥不膻很适口,鲜香带甜味儿全,皮薄油少多瘦肉,神仙吃了不想走。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82)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83)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也曾受央视青睐,荣登美食纪录片《美食中国》。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84)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85)

▲白切香鸭 图/广西好嘢

融水香鸭体型小巧,肉质细嫩,白切的传统食法保持香鸭原汁原味,味道鲜美。

做成腊鸭、酸鸭,风味更甚,极其可口。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86)

▲融水酸鸭 图/蓝智康摄影

禾花鱼

稻香鱼肥

禾花鱼又叫田鲤,因饲养在梯田中,食稻禾花而得名。

禾花鱼吃法多种多样,苗乡人更喜欢烧着吃。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87)

▲图/小红书@XIANG翔哥

就着田边支起火堆,用竹签串起刚捉的田鲤,插在火边慢慢炙烤。

这样的烹饪方式,看起来很粗糙,其实别有一番风味。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88)

▲图/微博@望江寨伟哥

每年秋天,大批的苗家人都会聚集在稻田里,收割稻谷,抓鱼烧鱼,享受时节带来的美味。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89)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90)

▲图/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如今,金秋烧鱼已经从生活习俗变为融水苗族的文化符号。

每年稻香鱼肥的季节,无数游客纷纷涌入融水参加一年一期的“融水金秋烧鱼季”。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91)

▲图/融水好门户

04

经年流转的民族印记

永续不变的传承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多姿多彩的民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犹如饱满宏亮的芦笙之声,穿透千年岁月的重重帷幕,至今依然回响不绝。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92)

▲图/微博@望江寨伟哥

苗族坡会

民族盛会

来融水,除了去看看元宝山的云海,你一定还要去坡会看看,这里有着最为集中和完整的坡会群。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93)

▲图/陆莲 摄影

每年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七,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举家出动,四处赶坡。

从正月初三大年乡的“三坡”到安陲乡的芒蒿节“十七坡”,坡会不止,欢乐不停。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94)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95)

▲赶坡会 图/图虫@潺陵人

坡会期间,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的盛装,吹着芦笙,赶往坡场。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96)

▲百鸟衣节上的苗族姑娘 图/李玉祥摄影

芦笙作为苗家最喜欢的民族民间乐器,每个坡会必有芦笙。

芦笙曲有迎宾曲、送客曲、借路曲、欢庆曲等,多种多样,声音嘹亮,震地动天。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97)

▲图/周健摄影

坡会上的踩堂舞是苗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几十名青年妇女身着盛装,围圈而舞,气氛欢快,场面热烈。

除了芦笙踩堂,还举行舞龙、耍狮、斗马、斗鸟、赛马、对歌等活动。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98)

▲斗马 图/陆莲摄影

芦笙斗马节

东方狂欢

在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斗马,也是苗族群众最喜爱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在融水苗乡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当芦笙遇上斗马,极具东方狂欢情结的芦笙斗马节便诞生了。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99)

▲图/陆莲摄影

节日期间,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青年男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

踏着笙歌的节奏,人们翩翩起舞,整个场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00)

▲图/陆莲摄影

这边芦笙踩堂刚结束,那边精彩的斗马已经拉开了帷幕。

斗马场上,只见匹匹公马高昂头颅、耀武扬威;踏动四蹄、急切求战;前蹄腾空、跃跃欲试。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01)

▲图/陆莲摄影

斗马场上,常有成干上万人围观。观众情绪高涨,欢呼呐喊声此起彼伏。经过轮番决斗,获胜的马趾高气昂、冲天长嘶。

夺得优胜的马主牵着披红挂彩的斗马绕场一周,接受观众的祝贺。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02)

▲图/陆莲摄影

融水的芦笙斗马场面宏大,故有“中国芦笙斗马文化之乡”的美誉。

每逢11月融水县庆之际,浓郁的民族情趣、狂欢的氛围就会吸引远近的人们前来观赏。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03)

▲图/陆莲摄影

苗年

千年传承

苗年,苗语称“努轮”,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不含闰月)为融水的苗年。

2015年12月,苗年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04)

▲图/陈光基摄影

“苗族阿妹裙裾翻飞,头上银饰叮当作响,苗家阿哥倒满米酒,好酒好肉庆苗年。”

苗年里的苗寨特别热闹,吹芦笙、跳踩堂、舞芒蒿、斗马……民俗活动很是丰富。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05)

▲图/郁良权摄影

如果你来到融水,苗家阿妹会端来米酒,为你唱起迎客歌,拉你跳起踩堂舞,你也一定从中能品出苗家人的情意。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06)

▲图/广西新闻网

苗族蜡染

流光成韵

蜡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广西融水蜡染和贵州蜡染最为有名,步骤繁琐、图案繁多,名声在外。

曾有人形容蜡染是“流光溢彩山水画,云蒸霞蔚朦胧诗”。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07)

▲图/广西日报

苗族蜡染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点蜡、染色、去蜡,不同的是蜡染图案的创作与染色过程中下的苦心。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08)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09)

点蜡或许是蜡染的过程中最花心思的,江山河川或是虫鱼鸟兽,就在这一点一划中成型。

蜡染最考验人的地方也在于此,运笔需一气呵成。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10)

▲图/林宝利摄制

点完蜡便是染色。浸泡能染色的蓝靛,好的蓝靛深色略紫红色,染出的布黑里透红。染缸里还应加入酒和姜,如此更好上色。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11)

▲图/神秘尧告

从染缸里捞起后,经过冲洗用清水煮沸,蜡质被煮去,而漂洗过后的布上就会显出蓝白分明的花纹来,极具民族特色的蜡染大体上便成了。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12)

▲图/冉玉杰摄影

走进苗寨里,蜡染师傅的堂屋里满满当当地挂着蜡染制品,纯蓝靛色的、拼接上织锦的以及绣上苗绣的……每一样,都在细述民族文化的深刻意蕴。

贵州三月三苗族风情(这个藏于山水之间的)(113)

▲苗族蜡染服饰 图/郭鑫华摄影

融水是一幅当之无愧的少数民族风情山水画,隽秀山水让人一眼忘返,浓郁民风情令人念念不忘。

找个时间,来到这里,感受苗乡专属的惬意时光。

综合整理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 | 罗琳 黄伊莹

校对 | 甘维良 凌雪丽

责编 | 雷鑫莹

总编 | 才巍 李志雄

运营 |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