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僧身上学会什么(我们应该学到点什么)

《西游记》大家都看过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每个人都有特点唐僧,不用说,是精神领袖,孙悟空是能力的担当,猪八戒团队的调和剂,沙僧,踏实稳重,吃苦耐劳,各有各的性格特点,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从沙僧身上学会什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从沙僧身上学会什么(我们应该学到点什么)

从沙僧身上学会什么

《西游记》大家都看过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每个人都有特点。唐僧,不用说,是精神领袖,孙悟空是能力的担当,猪八戒团队的调和剂,沙僧,踏实稳重,吃苦耐劳,各有各的性格特点。

然而,最不显眼的、最有心机的,可能就是沙僧了。

三徒弟当中,沙僧的案底是最黑的

在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以外,其他三个徒弟都有案底,也就是说三个徒弟,每个人之前都做过坏事。都是为了搭唐僧这条船以求佛主的原谅的。

先说孙悟空吧,大闹天宫,多大的事啊,让他陪唐僧去西天取经已经算是轻饶了他了。

还有猪八戒,勾引嫦娥姐姐,你一个神仙,动凡心,当然也是罪过。

但是孙悟空和猪八戒所犯的错误都是不伤大雅的,悟空无非就是在天庭闹闹、吃几个蟠桃,让天庭没面子而已,也没打死过人。

而猪八戒的错误更小,就是调戏了一下霓裳仙子,就被踢下凡间了,还变成了猪的模样。

所以说,孙悟空和猪八戒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大恶之人。但是沙僧可就不一样了,他去西天取经之前,可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

沙僧其实原来也是天上的一名大将,被封为卷帘大将,后来打破了琉璃盏,被贬到了人间,随后就在流沙河兴风作浪了。可以这么说,沙僧的最大的罪恶都是在流沙河犯的。

根据张静二的论文《论沙僧》,我们可以了解到,沙和尚一度曾在项下挂了九个骷髅头,而这九个骷髅头就是他的犯罪证据。

据说这九个骷颅头是路过流沙河的九个取经人的头颅,肉身都被沙僧吃了,最后只剩下骷颅头,沙僧最后把这九个骷颅头串起来做成一个项链挂在自己的脖子上把玩。连骷颅头这种东西都能当装饰品来把玩,可见他对别人的生命藐视到什么程度了。

由此可以见,沙僧的内心是极其扭曲、阴暗的。

不得志的沙僧,心计很重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沙僧一路表现的很踏实,从不多说话,也尽心尽责,苦力活都他干,悟空叫他看好师傅,他就待在师傅旁边看护好师傅,从不敢马虎。

你知道沙僧为什么如此尽心尽责不?并非此人有多大的社会抱负,而是他个人很明白,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如果错过了,他只能永远待在流沙河受苦受难了。

沙僧以前在天庭也是一个职位的,但是这个职位很尴尬,专门帮玉皇大帝掀门帘之类的工作,无聊又乏味,体现不出什么人生价值,但是想调换职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对于心机重的沙僧来说,办法还是有的,就看怎么实施了。

沙僧想到的办法是这样的:故意打烂玉帝的琉璃盏,然后让人贬到凡间。这样一来,玉帝为了有人帮他掀门帘,必须得先派一个人顶替沙僧的工作,而天庭就这么点人,从别的职位抽走一个人,那么意味着别什么职位就会空出一个职位来。只要面子上过得去,最后还是会回到天庭担任其他职位的。

所以,还真如沙僧所料,机会来了,天庭发话了,只要你陪唐僧去西天取经,成功了,就允许你回到天庭做个什么职位。

你看,沙僧的小心机一步步得逞了,难得有个机会,一路上几乎不说多余的话,不做多余的活,挑担子这种苦力活可以,好歹曾经也是神仙,费不了多少力,但危险的活能不参与就不参与,好好待在唐僧身边保护好他就行,打妖怪这种事,悟空去就好了。

沙僧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监考官

各位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来历吗?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吴承恩这个人对当时的科举还是很反感的,所以他在创作过程中必定对当时科举或多或少的反讽一下,而他笔下的沙悟净就充分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

宋代以来,把乡试、会试的考官,统称帘官。主考、房官等官员,在堂内保管、批阅试卷,并以帘与外界相隔。帘内的考官称为内帘官,帘外的监临、受卷、誊卷、对读等官员,称为外帘官。双方以帘为界,各司其职,不得随意往来,内外公事要隔着帘子交接。

别看这种考试制度似乎很合理,其实充满猫腻,只要其中那个人做点手脚,改下考生的试卷,考生就得落榜。

吴承恩屡次落榜,对考官势必也很痛恨。

所以,在《西游记》里,沙僧作为卷帘大将,刚好反应出封建时期考官无能。没什么能力,小心机还很多,还有机会接触到高层,表面老实憨厚,其实很阴险。

会做人,还是有必要的

沙僧最大的好处就是会做人,耍小聪明,从不得罪任何人,勤勤恳恳完成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虽然能小,最后还是得到上级的赏识,这点从西天取经回来后的敇封就可以看出,如来敕封他为罗汉时说道:“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帮玉帝掀门帘的人,给你机会,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也是干点登山牵牛的活而已,现在我都给你升职了,封你为金身罗汉,算我如来看得起你了吧!

的确,如来这番话也包含着人之常情的哲理,一个会做事的人,听话的人,只要你有点小聪明再加点勤奋,另外再听话点,领导就会赏识你。

这种行为其实也是符合一个公司的发展要求的,一个公司必须得有有些类似沙僧那样的表面踏实,实际还有点小心机的人才能让整个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

为什么?因为没有心机,如何促使你去观察他人,整天傻愣愣的人,他是没有观察他人的能力的,没有观察他人能力的人,他就不会理解别人的用意,在工作中势必做出很多错误。

所以,正如马云所说的,《西游记》里的每个人,公司里都应该有才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