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

为什么选这个标题呢?

时隔十多年,这个应该算第二次拆解了,2009年的时候就曾经拆过这个MP3,并发图在天极网的论坛上,现在却找不到这个贴子了。

记不清是2005年还是2006年了,正值MP3如日中天的时代!

当时头脑发热,以1600多元的高价买了这个MP3,买来之后听的次数不太多。

对于很多人来说,蒙恬(wewall!!)这个牌子可能有点陌生。

蒙恬当年的中高端MP3播放器走的都是海外代工模式,不在国内生产,这个MP3就是其中之一,在韩国制造的。

标志性的四向摇杆,可算是当年的经典设计,后来被很多其它品牌国产MP3竞相模仿。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1)

入手后的使用证明,这个MP3的音质基本上还是对得起那么高的价格的,和当时一众国产MP3是几耳朵的差别。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2)

当初就是看中这个金属的外壳才买的,那时还基本没有什么音质的概念。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3)

顶部侧面,带标准耳机插孔和Line in录音插孔,那个年代MP3的录音功能还是很流行的。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4)

底部侧面,是一整块电池盖。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5)

开机欢迎界面,蓝色OLED的显示屏。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6)

显示的版本号和记忆体容量,这个容量现在只够装一、两首无损音乐。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7)

关机的界面。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8)

用的两节7号电池供电,这个MP3有个麻烦的地方,就是不支持1.2V的7号镍氢充电电池,就算是充满的爱乐普7号丢进去也无法使用,非得装碱性电池才行。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9)

电池盖打开的样子,电池盖不是简单取下的那种滑盖,而是带有导轨金属滑条的,导轨条做工很精细。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10)

电池盖的滑轨设计比较巧妙。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11)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电池曾经忘记拿出,电池金属挡板有些腐蚀了。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12)

金属的外壳和塑料本体很容易分离,只要松开金属外壳侧面的4颗螺丝就行了。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13)

电池盖靠金属外壳限位在塑料的导轨里,拿掉外壳就可以取下电池盖了。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14)

电池盖细节,做工很优秀。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15)

导轨条的转轴也是金属的。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16)

铝镁合金外壳的样子。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17)

切割工艺很完美。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18)

结实的外壳,有1毫米以上的厚度。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19)

每个角度都很完美,在那个还没有消费级电子产品CNC加工工艺的年代,能做到这么精密的加工实属不易。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20)

换个角度再欣赏一下铝镁合金的外壳。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21)

塑料壳体的分解很困难,卡扣很牢实,指甲又经受了一次磨难。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22)

需要先把耳机录音孔的端盖拿掉,才能分开前后壳,以前第一次拆的时候不知道,已经把卡扣全弄断了,所以这次端盖很好取下。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23)

带耳机录音孔的端盖细节,可以看到,这个MP3其实是支持两种录音方式的,Line IN直录和麦克风外录,当然外录的效果要差得多。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24)

端盖内侧的细节。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25)

分解开前后壳,可以看到主电路板的全貌。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26)

可以看到电路板是分为上、下两层的;上层有一块小板。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27)

看看塑料背壳的样子,做工不错。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28)

分解开的上、下层电路板。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29)

上下两层电路板之间靠插座联接。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30)

先看上层的电路小板,元件很饱满。

右上侧:欧胜的WM8750 DAC音频解码芯片;

左下侧:飞利浦的TEA5767调频收音模块。

右下侧:标注为1620 CO的芯片作用未知,有网友说这是运放芯片。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31)

电路小板背面接口细节,同样是元件密集,注意左侧的耳放电路部分;

由于使用了耳放电路,推力不错,可推动少数几款高阻耳塞;

下侧中间部位元件是录音麦克风。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32)

电池正负极弹簧的焊点稍显单薄,需要再加焊一下。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33)

小板右侧位置也有一个电感,看位置是接在line in直录回路上的,内录时消除干扰的?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34)

再来看看小板细节,这是几十元的MP3播放器和几千元的MP3播放器的不同之处。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35)

主电路板的右侧,有一个很小的圆型升压电感,为OLED背光片供电。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36)

左下角的芯片丝印为:3901 8578,查不到IC资料,难道是运放?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37)

小板和底层主板上各有一颗晶振。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38)

右上侧就是OLED显示的核心部件,有点像CPU的核芯有木有?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39)

这是OLED背光片吗,求解?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40)

有网友说:这是EL电致发光板,需要要高压交流电才能点亮,需要升压电路供电。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41)

按道理OLED是自发光显示的,应该不再需要单独的背光器件。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42)

TeleChips 的TCC731Y主控,当时在硬件规格上已经支持低码率的FLAC了。

三星的 K9F1G08U0M SLC闪存,128M容量。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43)

标志性的四向摇杆,操作和回馈手感很好,响应迅速灵敏。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44)

掰开这个发光背板的时候不小心把管脚弄断了。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45)

需要重新焊一下。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46)

补焊的焊点不太好看,牢固为原则。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47)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48)

因为空间的关系,微动开关用的薄膜型。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49)

主板电池细节。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50)

这个难道就是OLED的发光显示模组。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51)

淡蓝色的类玻璃显示屏。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52)

可以清楚地看到蚀刻在玻璃上的线条、符号和点阵像素。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53)

灯光透视下的样子。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54)

拆完后重新组装,内壳和组件回装完毕后,先通电确认一下好坏,再回装金属外壳。

老式数码电脑(再次拆解回味十多年前的WeWa)(5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