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研发强度(作为一个华为的PL)

前言:

职场就像围城,我们每一个职场人总是以“墙外”的视角羡慕着“墙内”的世界,而也许你的生活也出现在别人的梦中。希望“互联网坊间八卦”能成为您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台。

今天,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位已离职华为员工的“惯例”心声。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华为基层员工最原始的生活状态。希望这些“干货”能让你认识到不一样的华为。

华为的研发强度(作为一个华为的PL)(1)

来我司四年了,在记录我的心里路程的同时,顺便跟大家从不同的视角解答一下大家的疑惑。我是研发体系,下面描述事情的时候,会做一些混淆,以免被人识别出来。社招进我司,这个二线的城市有啥机会被我找遍了,一线的offer也有,但是阴差阳错,我都没有去。在续签的前半年,经过这些年我司的洗礼,我彻底深刻的认识到我司的好。也打消了我以前的质疑,为什么有些人惯例都要说感谢公司。这篇文章我不说问题,如果大家要说问题我可以再写一篇,这篇文章仅仅回答一下,当前华为研发的诟病。

我司真的是一个好公司。请大家区分开:公司,部门,领导。

我司的问题非常多,这些问题都被每年我司的高增长收入所掩盖,那些收益不好的产品线,往往问题最突出。其实问题大家都知道,但是每个阶层都有每个阶层的利益,各自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处理这些事情。“一个研发资源主管对外包的苦闷与思考”,什么研发效率,研发外包等等的帖子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作为PL我跟大家解答一下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要求,在这个软硬件体系非常复杂的时代里,对我们每个人的能力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

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整个研发体系的团队氛围与臃肿的组织结构。

1. PL的角色定位

由于组织结构臃肿,能够干活人的比例相对来说非常少,升到PL这个级别的能够再继续写代码或者写规格的人非常少了。天天就是发日报发周报,扯皮,拉通,呈现,MD搞得做研发得天天呈现才是研发人员的本事。但是事实上对的,扯皮拉通就是能升级,领导就是能看见,我想这就是我司的现状了吧。

在我看来,对PL的要求一定是这个团队里面技术最好的或者第二好的。业务/架构是否有竞争力,完全由PL负责,而不是由SE负责或者开发或者机关。PL带领SE,测试,开发,外包对整个业务/架构负责。也就是说,锅放在这,凡是当了PL这个锅你就得背,没有借口和理由可以找。这个时代赋予PL的责任就是要扛起整个团队技术上的竞争力。换句话说:代码的好坏,设计的好坏,业务的好坏。都是PL的责任。没人设计了,PL做,性能不行了,PL写。我曾见过我一个非常厉害的同事,被他们组的PL逼着去跟平台部门拉通方案。活生生的把我那个同事给气走了,你说一个组员,能量再怎么大,也不可能跨部门去拉通方案。哎,可惜了我那个同事,非常有潜力的一个人。

PL这个岗位按照这个角色去定位,是非常的难做的,因为你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际的业务当中。所以,我将手上很多所谓的管理事情交给合作方的PL,让他去处理,月初、月末、周一、周五把当期的事情安排好后,交给合作方PL让他统一来安排工作计划。我自己会投入到具体的规格设计上,没事的时候我会自己写一写代码。我大部分的邮件主要是在业务设计与开发商,相对来说扯皮拉通呈现的比较少。整个团队的效率我觉得比较高了,现在我可以基本放养式的“管理”,所以我也比较轻松。事实上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我们团队在去年中旬的时候,出了一次性能问题。在代码review 的时候,发现那代码惨不忍睹,我就把我代码拿出来,在我的基础上一天修复了问题。(我当时在写一个设计,本来想跟大家交流下那个代码,一直拖着没时间)

2.PL 岗位的意义

我觉得PL 的岗位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位置,说白了一方面要在技术上突破,一方面要在管理上突破。这个岗位上的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对待公司的看法。我刚一进公司,我觉得我的三观被颠覆了。明明干到凌晨两点,第二天早上可以不用来,我PL让我干到一点半回家,第二天早上正常上班,我当时心里就MMP。这个岗位要多多的设立,让大家都有机会来感受不同的压力,从内心的深处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当PL。以前我觉得PL很简单,现在我觉得这个时代赋予PL的责任有点重。但是,这个岗位越灵活的设置与建立,越能够让不同的人感受到自己最适合的位置。PL这个岗位对人最大的挑战是发现自身在人性上的弱点。如果能够克服这些,将是人生的一种蜕变。

很多部门PL一干就是好多年,很多兄弟们没机会尝试,我觉得非常的糟糕。按道理这个岗位越灵活越好,这样子组织的活力才能越发的激活。

3. 以培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

这里的每一个人包括合作方的兄弟们。刚接手的初期,两个骨干要离职,原因是干的太压抑了,太累了。我耐心的与这两个人交流,承诺他们在接下来的三个月的时间里面改善团队的情况,在设计与开发上,我会全部介入。我跟所有人都解释过,大家一起工作只是分工不同,没有什么强势与弱势之分,我与你们一起不仅在工作上辅导你们,同时会在你们各自的职业生涯上做较好的规划。就跟我当初入软件这个行业一样,我也不知道我要去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成为top的人,当时的我异常的痛苦。所以,我也不希望他们在职业道路上走的太辛苦。所以,我刚接手团队的时候,将代码review了一遍,对每个人的能力有了初步的判断。定期与每个人交流他们的问题与接下来工作的安排。三个月以后团队稳定了下来。年初,我给每个人制定了今年的能力提升范围,希望每个人能够在一年的工作当中有所提高。

同样我认识到了自身人性的弱点,其实我以前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做开发的时候觉得测试真的用处不大,开发久了觉得还要SE?我家人很反感我这样,跟我说,你要是行你上,你全做了行了吧,别总是指责别人。是的,在这一年经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后,我觉得有些东西需要引导,需要耐心的教导,而不是一味的质疑,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成长,我也是一样。整个团队一年磕磕绊绊的走了过来,但是现在非常的稳定,我基本不用过问。就像我当初跟他们说的一样,每个人分工不同,做好自己的就好。

希望大家对于每一个人都能有同理心,去体会每个人的不容易,给予每一个人时间与机会。我真的是发现,态度是唯一的标准。我的一个合作方组员曾经都回到家吃饭了,我打了个电话说有个问题,他吃完饭又从家回到公司,等他到公司的时候,我发现是我弄错了,结果他说没事,他再继续看看那个问题。当然,能力与态度都不行的人,能淘汰的赶紧淘汰。帮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段打好基础,让他们能力有所提升。让每个在我司生态体系下工作人,能够在内心找到一个balance。

4. FP没有问题,但产品是自己的

我们需要摆正态度,外包是FP合同是没问题,但是产品是我们自己的。华为的人需要投入在架构与性能上,这产品是我们自己的,除了我们自己以外,没有人会为我们负责。别总拿FP来说事情,为什么你们不敢怼合作方,其实你们自己知道,你们要是怼了合作方,领导看见了,很可能怀疑你带团队的能力,怎么别人都不叫,就你觉得这个合作方不行。以前有一个项目就是这,合作方的员工就是,你别给我施压,你施压大不了我去公司内部重新找一个部门,在哪干还不是干,非得在你这干。最后吃苦的的的确确是华为自己人,那项目真是人拉肩抗,我做完原型验证与代码整体架构梳理就撤出来了。后来?那个组里的华为人都散了,不是离职,就是去了其他的BG。

周报,日报,月报,半周报,半月报,胶片,汇报,扯皮,拉通,排计划。少来点,多把心放在核心代码上,我觉得代码质量肯定会有所提升。但是,我估计呈现的少了,自然也就难升职了。哎,难,真是难。问问自己,对于代码层面上,我们还有多少的了解?

5. 好的架构,少的代码量

现在的风气都成了,以代码量为借口,各种秀自己的牛逼和苦。有不少人和合作方,在代码量交付上,使用脚本语言的行数进行评估。结果,那代码量真是让人吃惊。公司付出的成本自然会很高。我很反感用代码量来说事情,现在每个部门代码量多,自己评估下,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代码量仍旧很多。有些团队干了5/6年,加一个按钮需要800行的工作量,当时问为什么,代码写的太乱太复杂,那你能怎么办呢?

团队至少每年一次业务审视和代码重构,不要被被烂代码绑架。

通过审视业务,判断业务未来的发展对代码进行重构,保证在未来的业务需求下,整个业务的实现与交付都能够快速的匹配。这些事情其实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思考,从一线的角度和客户的需求出发,思考我们未来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来快速敏捷的开发。同时,审视过去的时间里,我们由于需要快速交付,而被迫在代码上作出的妥协有哪些。将这些遗留的问题,在新的框架中解决,才能让我们在未来跑的更快。今年年初团队就做了一次代码上的重构,目的是把遗留的欠账补上,同时适应未来新的需求。一年一次的频率我觉得差不多了,时间再长估计就不行了。

6. STOP 口号,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现在各种战时,可信,创新的口号满天飞。我司越是显摆呈现的人,越是吸睛,越是能上的快。大家都知道,我就不扯了。良好的团队氛围应该经历以下的几个阶段。

多请团队自己兄弟吃饭,即使自己掏钱(花出去的钱,赚回的是感情)

看护好自己的产品,保证自身的竞争力与架构的良好性(甭管什么模式,产品与责任永远是自己的)

用最少的代码满足最多的客户需求(干了那么多,干出了顶级开源项目了么?)

降低每个人的加班时长,能不加班就不加班(不加班不是让你去玩的,目的是下面)

教会大家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如何使产品在市场上立足(脸是自己给的,别怪销售怼研发,自己要争气)

发论文,发专利,成为开源的contributor(终极的成就)

总结:

我是一个极其反感加班的人,我来我司前十几个月,周末从来没有来加班过。由于去年的责任比较重,加班的时长是整个部门的top,基本每个月请兄弟们吃饭,带的兄弟们虽然很菜(个人职级在合作方里面,属于中等偏下的,这都可以查到),但是兄弟们都很给力,成长真的很快,我们整个业务:3.5个华为 10合作方,去年第一年销售了x000w(RMB)。今年的销售只多不少,很多客户反馈都很良好,产品的竞争力能够甩开友商。我现在在团队上面操的心非常的少,更多的还是聚焦在技术与业务上面。不过我今年99%会离开运营商GB换个部门重头来过,在近两年里绝大部分的工作日我从来没有10点前回到家,这样的付出没有相应的回报,实在太令人失望了。

在传统的IT 公司里面仅仅微软获得了重生。原因是它骨子里面的基因被激活了,在良好的基因(氛围)下,这种状态的改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因此,每个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不同的角色与责任,希望每个人能够停止对氛围的抱怨,真正的担负起责任,改变公司的活力。这种活力是无法由上而下传递的,是需要我们每个底层的人对组织氛围进行贡献才能改变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