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孩子天天教识字还是慢(孩子的识字技能)

大家都知道,教育部明文发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禁止给孩子们提前教拼音,写字等一年级内容,这里,有些家长就纠结了:幼儿园时期不让孩子接触拼音、汉字,等孩子上了一年级后,哪里能跟得上?别人家孩子幼儿园时期学习了,自家孩子没学习,那是不是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九岁孩子天天教识字还是慢(孩子的识字技能)(1)

起跑线

这样的担忧应该很多家长都有吧?其实是有点庸人自扰了,不知大家可听说过“后来者居上”?很多私立幼儿园为了竞争生源,会在学前给孩子们灌输小学知识,而公立幼儿园在这方面就比较佛系。这样看起来,私立幼儿园孩子确实是赢在起跑线了,但据很多小学老师反映:孩子们的差距在刚入园的时候,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到了一年级期末,孩子们的差距就不明显了,相反,在后面的学习中,公立幼儿园的孩子反而能“后来者居上”,因为是没接触的知识,孩子心存敬畏之心,不会敷衍了事,上课也更用心。

九岁孩子天天教识字还是慢(孩子的识字技能)(2)

小小被逼写字的委屈

PS:小瑞妈之前也逼小小写字,三岁左右,逼着小小写大字,效果却差强人意,小小在小瑞妈的威慑下不得不写,确实满心委屈......咱还真的不能过早要求孩子写字。

补充一下:并不是说学前孩子就该不管不问,而是要渗透式地培养孩子一些技能,比如说:识字技能、阅读技能、组词技能、逻辑技能……

今天,我们来主要说说孩子的识字技能——

说培养孩子的识字技能之前,我们要先确定自己培养此技能的目的,有些家长是觉得其他小朋友都会认字了,自家孩子也要会认,有些是觉得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小学后能成为班级领跑者,而小瑞妈最初的想法是:让孩子能自己读绘本,晚上带着老二给大宝读绘本,真是一项大工程,老二不到两岁,粘人又坐不住,大宝又缠着读绘本,自个儿能读,然后大一点还能给二宝读,那我就解放了……想的挺美的。所以,识字技能必须掌握呀。

识字

大宝识字分为三个阶段:

1、一起自制识字卡片;

2、学会常用日用品汉字;

3、学习题目里的汉字。

大宝喜欢跟我一起动手做手工,有这层兴趣,我就带着她一起做识字卡片,从简单的人、口、山、水、日、月开始……

九岁孩子天天教识字还是慢(孩子的识字技能)(3)

一起自制识字卡片

先将卡纸裁成巴掌大正方形,然后用大头笔在卡纸上写上字,再用透明胶塑封,放在识字盒子里,我们的认字不局限于一种字体,家里人写字都不一样,大宝对某个字熟悉之后,我们就会写出来让她认,所以避免了很多妈妈们说的孩子只认识卡片上的字,换个地儿就不认识了。

在熟悉了简单的字后,我会教她家里常用的日用品汉字,让孩子能对上号。

九岁孩子天天教识字还是慢(孩子的识字技能)(4)

贴纸的空调

现在家里大侄女已经读一年级了,在小学前,我们有在家给大侄女幼小衔接,各方面都能适应,但考试却不太理想,总结原因,居然是看不懂题目,不能理解题意。

有此前车之鉴,大宝的识字训练里也多了小学题目的汉字

接下来就是理解了,我们会将大宝认识的汉字连在一起或是组成词语,让她理解它们的意思,这些就是我们目前的汉字启蒙。

好了,现在回到说孩子读绘本,现在的程度,基本是一个故事,我逐字逐句读三天左右,并且让大宝理解故事意思,第四天,大宝能看着字读相同的绘本,并不是她的记性有多好,而是她学会了简单的单韵母拼读

拼读

拼音的启蒙是在大宝两三岁左右我们就有意识开始的,家里挂着拼音挂图,大宝非常喜欢我拿着教棍教拼音的游戏,在上幼儿园前,她就能看着图读出全部声母和韵母,一开始她是看图学的读音,慢慢地才能把字母和读音连在一起。

九岁孩子天天教识字还是慢(孩子的识字技能)(5)

韵母

在教大宝拼读的时候,我们会在日常中穿插汉字拼读,比如说,我们现在要上街,我会跟大宝说:“小小,我们现在要上街shang上 jie街”,这样的方式,大宝也会回应我好的妈妈,ma妈ma妈……

现在我们的读绘本场景是:一开始我跟大宝一起读,二宝在旁边玩书,二宝坐不住了,要求陪玩的时候,就是大宝在拼读读过的绘本,读到有趣处,还会跟我掰扯几句:“妈妈,猴子为什么兴冲冲的?兴冲冲是什么?”我会跟她解释兴冲冲的意思,甚至会掰扯更远,从兴冲冲掰扯到近义词、反义词,也不管大宝听没听懂……

九岁孩子天天教识字还是慢(孩子的识字技能)(6)

亲子故事时间

所以,对于大宝的识字技能,我是没有强制灌输的,一起动手制认字卡片、一起玩老师学生游戏学拼音、一起掰扯绘本中的故事……

对于养娃,小瑞妈还是比较平和的,不求你第一,但咱以后也不能拖了班级后腿呀,对于孩子的各种技能,还是玩耍中潜移默化吧。

我是@小小瑞妈育儿经,育儿路漫漫,我们一起摸索前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