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为什么不拍了三体(刘慈欣的三体也算拍过电影)

隔一段时间,晴天霹雳,轰轰烈烈,就会出现一个破圈的“大人物”,不管是我熟悉的娱乐行业、影视行业,还是科技、互联网行业等等都会提到他,都以分享他的作品、观点为一种社交谈资最近几年,我想排名第一的,怕就是科幻作家刘慈欣了,稍微逊色的就是经济学家薛兆丰,后者有机会我也想聊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刘慈欣为什么不拍了三体?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刘慈欣为什么不拍了三体(刘慈欣的三体也算拍过电影)

刘慈欣为什么不拍了三体

隔一段时间,晴天霹雳,轰轰烈烈,就会出现一个破圈的“大人物”,不管是我熟悉的娱乐行业、影视行业,还是科技、互联网行业等等都会提到他,都以分享他的作品、观点为一种社交谈资。最近几年,我想排名第一的,怕就是科幻作家刘慈欣了,稍微逊色的就是经济学家薛兆丰,后者有机会我也想聊的。

不久前,好莱坞大导演卡梅隆来华宣传新片《阿丽塔:战斗天使》,被片方拉着跟刘慈欣做了一次对话,也许是因为文化差异,也许是因为双方准备不足,对话场面有点尴尬,只能蜻蜓点水般地提及大家都关心的话题点,比如《三体》。我就猜到,果然,卡梅隆说下一次想拍的科幻著作就是《三体》——拜托,这位大爷的《阿凡达2》啥时候上映啊?

刘慈欣略显尴尬,倒不是傲娇,拒绝对方的“给面子”,而是早些年对自己的作品、人气有些低估,《三体》版权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了某影视公司,电影还真的开机了,演员有冯绍峰、张静初等,可是目测已经成了“烂尾楼”。这里面也是一出关于资本游戏的“闹剧”。所以,要等电影版《三体》出来,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做到的,主客观的条件都不具备。

但是,我觉得《三体》里的核心主题,按照互联网时髦词描述,涉及到的底层逻辑、价值观其实已经被电影拍过了,小说本身这些内容放在科幻文学的浩瀚世界里也并非首创,了不起的主要是作者的中国国籍。换个视角看陈凯歌导演的旧作《无极》,我觉得与《三体》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完整的作品被创作出来,实际上就有了独立的生命,姑且也拟人化地称之为“他们”。首先,他们都知道时间不是线性过程,是可逆的,是可以被人扭曲或重新塑造的,时间,更像是被描述出来的。时间,是主观的。拿爱情举例,好的感情与坏的感情之间的区别,一日是一秒,一日就是一年。其次,族群的命运就是被更高级的族群灭亡,族群的终极使命就是学习如何接受、面对它。建筑会改变,武器会进化,但他们都被某种更伟大的力量,扔进金字塔里,分层分级,所谓的平等仅仅在灭亡这件事上成立。文明,就是通过繁衍将所有关于出生和死亡的记忆留存传递。

什么是“无极”,就是永恒。也就是《三体》里那个终极的缔造者和裁判。小说里说,宇宙像一个黑暗的丛林,各种文明在里面摸索,两者相交,必有一亡。陈凯歌电影里的角色名,实际就是几种对抗命运的方式。比如速度(昆仑)、审美(倾城)、权力(光明)等等,但他们都失败了。除了《无极》,好莱坞的《星际穿越》《黑客帝国》等也有一些地方是蛮神似的。

所以,电影和文学就是一件事的两种表达方式,在底层逻辑上,心照不宣。至于这种表达说得好不好,是否让你信服,那就是技巧问题了。

媒体人 钱德勒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钱德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