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

生平简介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1)

  • 惠妃(?—1732年)乌拉那拉氏,疑叫花色,内务府包正黄旗人,佐领下人还是管领下人尚不明确。
  • 正五品郎中乌喇那拉·索尔和女,据康熙四十五年竖版玉牒中可知索尔和这个时候是从七品司库,后来才升至郎中。
  • 那拉氏是康熙帝嫔妃,初为庶妃,康熙九年生皇子承庆,十一年生皇长子胤褆。
  • 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惠嫔,二十年十二月晋惠妃,为当时册封的惠宜德荣四妃之首。
  • 惠妃雍正年间曾奉养于廉亲王府,后廉亲王获罪,再度回到宫中。
  • 惠妃在雍正朝未再获尊封,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初七日薨,九月奉安于景陵妃园寝。
人生轨迹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2)

  • 惠妃那拉氏进宫年份不详,初进宫时为格格。
  • 康熙初年后宫等级制度尚未确定,后妃的等级大致为皇后、福晋、大格格(地位在福晋之下、小福晋之上)、小福晋、格格。
  • 康熙九年那拉氏生育皇子承庆后,升为小福晋。

《永宪录》等史书记载说,惠妃那拉氏是纳兰明珠的妹妹,纳兰性德的姑母,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际情况是惠妃一族并不出自鼎鼎有名的金台石后裔,即叶赫那拉氏,而是乌喇国主同族,与继妃乌拉那拉氏、孝烈武皇后阿巴亥系出同族。

惠妃为纳齐布禄四世孙古对朱颜之子,台费喀四世孙,继妃、阿巴亥则为台费喀之弟太兰后裔,太兰之子布颜创立了乌拉国,布颜孙满泰,即大妃阿巴亥的父亲;布颜弟贝勒博克多,即清太宗继妃的父亲。布颜第四子布准之长子喀尔喀玛为叶赫国主金台石收养,并将族女叶赫那拉氏许配给他。此女后来改嫁皇太极为侧妃,生皇太极五子硕塞。惠妃一脉并不是乌拉国主的直系后裔,因此在后金建立时被收入内务府正黄旗包衣。

惠妃之父仅为五品郎中索尔和,而金台石之孙索尔和,历任吏部侍郎兼佐领,袭世职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因事降为二等男,二者生平履历大相径庭。男爵索尔和是德尔格尔次子,德尔格尔长子南褚娶清太宗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代青贝勒之女为妻,再加上大学士明珠的影响,在康熙朝,如果出身于这样显赫的世家,惠妃初封不大可能仅为格格级待遇。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3)

  • 康熙十六年后,孝昭皇后主后宫之事,惠妃荣妃等在宫中资历归望有了较大提升,成为朝中几大不可小视的后宫牵制。
  • 康熙十六年册为惠嫔,沉淀了韶华如初的光芒,沉淀了宫中生活磨练的印记,悉心与坚韧,抚育着皇长子,同康熙历经长达八年的三藩平乱。
  • 二十年大封后宫,册宜妃位居四妃之首(惠妃、宜妃、德妃、荣妃,惠妃为康熙四妃之首;贵妃、皇贵妃除外),同荣妃以太后旨协助处理六宫诸事。

惠妃那拉氏同荣妃马佳氏、宜妃郭络罗氏一样,自康熙二十年之后再未受到晋封,一生只晋升到妃而已,死后也未有任何追封。她一共为康熙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承庆2岁就夭折了,康熙十一年又生下“大阿哥”胤禔。

惠妃的儿子胤褆排行为长子,与皇太子有了储位之争,康熙四十七年因一废太子受到牵连被囚禁在高墙之内,至雍正十二年被幽死。当年胤禔获罪险些被杀,惠妃上书康熙说她这个儿子从小就不孝顺,康熙就顺水推舟,让胤禔到他母亲住处去闭门思过,就这样,惠妃巧妙地救下自己儿子的性命,她的聪慧可见一斑。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4)

  • 惠妃于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卒,九月奉安于景陵妃园寝,终年七十多岁,为送金棺至园寝,派总管太监一名、首领太监六名、太监二名,往返共八日,盘费银十三两六钱,属长寿善终。
宫殿推测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5)

  • 康熙帝三十五年曾给自己的后妃写过书信,他在书信中排列他的后妃的顺序为:延禧宫妃、翊坤宫妃、永和宫妃及钟粹宫妃。
  • 已知当时翊坤宫为宜妃居住宫殿,永和宫为德妃居住宫殿,翊坤宫和永和宫恰好对应在书信排列顺序的第二第三位。
  • 根据四妃的排位顺序“惠宜德荣”,惠妃居首,康熙帝又是个严格按照长幼、地位高低排位来书写的人,因此可以推断惠妃在康熙朝居延禧宫,荣妃为钟粹宫妃。

荣妃排位在四妃最末,而且康熙三十五年大阿哥和三阿哥都受到皇父的重视和宠爱,康熙帝当然没有理由将四妃之首列在最末,反将排在最末的荣妃列于首位。但当前尚没有发现惠妃确定居于延禧宫的资料,因此是根据四妃排位顺序和康熙帝行文习惯来进行推测。

后宫地位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6)

  • 从康熙帝三十五年写给延禧宫妃的书信内容来看,令延禧宫妃为当时随扈出征的年轻低级嫔妃徐常在等人制作衣物,那么可以判断出惠妃当是后宫中主事的后妃,再加上她是皇长子生母,年纪资历亦深厚,因此在后宫中地位较高。
  • 康熙三十三年温僖贵妃去世以后,贵妃佟氏又尚未正式册封(孝懿仁皇后妹妹佟氏于康熙三十九年正式册封为贵妃),这段时间内康熙帝后宫地位最高的就是惠妃纳拉氏。
  • 另外康熙帝在三十五年的信里,曾点名给延禧宫妃、翊坤宫妃(宜妃)宫里赠送小礼物,可见康熙帝对这两名后妃的眷顾。

惠妃薨于雍正朝,其宝顶系在雍正朝修建,因此她的宝顶位置并不等同于她在康熙朝的地位。比如顺懿密妃和纯裕勤妃,两位后妃在康熙朝都仅为嫔位,地位不能说高。然而由于薨于乾隆朝时是地位较高的皇祖太妃,因此这两位后妃的宝顶反而修在了景陵妃园寝中间。后朝的宝顶位置不能代表康熙朝的地位。

惠妃子嗣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7)

皇子承庆

  • 爱新觉罗·承庆(1670年-1671年),清朝康熙帝的儿子(实际的三子,但因早殇未序齿)。
  • 承庆生于康熙九年(1670年)闰二月初一,生母是惠妃那拉氏,当时康熙皇帝虚岁十七。
  • 承庆是爱新觉罗·胤禔的同母哥哥,只活了2岁,康熙十年(1671年)四月十八,承庆病死。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8)

皇长子胤禔

  • 爱新觉罗·胤禔(1672-1734年),康熙帝子,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

曾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巡视,都有所作为。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年仅十八岁的胤禔奉命随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他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26岁,封为直郡王;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随同父皇巡视永定河河堤,任总管,还衔命祭华山。三次都取得了康熙帝的信任。

  •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
  • 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 传教士说其是个美男子。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9)

皇八子胤禩(养子)

  • 爱新觉罗·胤禩(1681-1726)清康熙帝第八子,生母良妃卫氏。
  • 生于康熙二十年,薨于雍正四年,享年45岁。
  • 少时由惠妃纳喇氏抚养。
  • 康熙自幼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者,康熙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被朝中重臣保举为皇太子。
  • 雍正即位后,为稳定人心,先封其为廉亲王,命其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打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 后乾隆帝以胤禩胤禟“无悖逆之实”恢复原名,并收回玉牒,子孙一并叙入。

惠妃那拉氏系八阿哥少时慈母,因此他与惠妃那拉氏也感情甚亲。雍正帝继位伊始,允许部分母妃“随子归邸”而居,惠妃因亲子胤禔已被圈禁,于是欣然移居至胤禩府邸。

家族成员

清朝皇帝谱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爱新觉罗)(10)

  • 始祖:纳齐布禄
  • 六世祖:古对珠颜(乌喇国主)
  • 五世祖:台费喀(古对珠颜长子)
  • 五世从祖:太兰(乌喇国主,古对珠颜次子)
  • 丈夫:爱新觉罗·玄烨
  • 父亲:乌喇那拉·索尔和(司库、正五品郎中)
  • 从叔伯:南泰(委署参领)、巴仆(鸣赞)
  • 堂兄弟:吴什巴(司库)
  • 族孙女:通嫔,实际上,惠妃与通嫔的关系隔了很远,但由于同在正黄旗包衣,这才合为一族,按照辈分,惠妃是通嫔的族奶奶
  • 儿子:承瑞、胤禔
  • 儿媳: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昆之女。张氏,总兵官张和尚(张浩尚)之女。
  • 养子:胤禩、胤禟、胤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