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绝相亲介绍人(每天都有新人加入)

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95后”已经成为相亲市场主力,“00后”也逐渐踏入相亲“大门”。和传统的公园“相亲角”、父母朋友介绍相比,微信相亲群逐渐成为“相亲主流”,直接传照片、传视频,聊对路了可语音、视频,其实在这些背后,微信相亲群和所有相亲平台一样,就是一门生意。

如何拒绝相亲介绍人(每天都有新人加入)(1)

视觉中国供图

  ♥介绍入群♥

  支付600元填报个人资料

  2015年前后,随着微信的应用,公众号相亲、微信群相亲成为年轻人解决个人问题的途径之一。

  在北京知名公园相亲角,“红娘”们的微信名片被交换着、传递着,这些红娘身份神秘,资源丰富,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一旦身入某群,你的信息就成为不公开的秘密,新的红娘和组织会主动打电话,邀请入群。

  家住东城区的姜先生年过而立,因为工作忙,身边异性圈子小,一直单身。为了他的终身大事,父母走遍了各大公园“相亲角”。逢年过节,七大姑八大姨也没少给介绍对象。

  不久前,身边好友建议他试试微信群相亲,经过好友推荐,姜先生认识了某相亲群群主高老师。

  “一次性支付半年费用600元,就能加入单身贵族群。”初识高老师,就被要求把各类资料提供一遍。“每一位想进单身贵族群的年轻人,都需要提供包括身份证、房产证、驾驶证、工资证明等材料,如方便还要进行视频面试。”群规“森严”,群主说,自己手里男女资源近千人,不同等级、类别的群就有4个,团队红娘来自各行各业,因此积攒了大量人脉和资源。

  ♥精准推送♥

  服务中还包含“私人订制”

  “红娘保证第一个会员期介绍三到五位女生。”姜先生说,高老师除了近500人的大群外,还根据公务员、医生、教师、法律相关、IT等不同类别细分了小群,初次入群的姜先生获得了“一大加两小”的优惠待遇。

  “我是公务员系统的,母亲是教师,就选了这两个小群,当时还是很期待的。”高匹配度和精准推送最吸引他。高高兴兴缴费入了群,进群后,添加姜先生的红娘多达七八位,每一位都号称“金牌红娘”,还第一时间给他拉了一个小群。

  “相亲群都是女多男少,像您这样有本地户口,又是独生子女,收入还稳定的好找。”还没修改好每一位红娘的备注信息,姜先生就吃了一颗“定心丸”。紧接着,群主红娘开始向“新人”普及群内相亲流程。

  “每天晚上男女嘉宾集中发相亲资料,包含照片和基本信息,有喜欢的自己加上聊聊。”除了自主选择外,每一位会员的专属群是红娘集中推荐、单独牵线的地方,也就是服务中的“私人订制”。

  “第一感觉是挺专业,方式也多,适合我这种工作忙,不太善于和异性交往的单身人群。”看着自己的相亲信息被推送到了大群里,几分钟就收获各种称赞,姜先生的信心更足了。

  ♥主动出击♥

  像“查户口”开“盲盒”

  进群前三天,姜先生听到最多的就是“优秀”二字,按照红娘们的“安排”,他一边在大群里添加心仪者,一边等待着红娘推荐。

  “我主动添加的人互相简单介绍后,很容易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由于事先缺乏基本了解,大部分主动“寻缘”者加上微信后,都会变成一问一答式交谈,也就是相亲中常见的“查户口”。

  “虽然彼此都看了对方的资料,还是感觉像陌生人,反馈给红娘,得到的答复也只是聊聊看,不行就是没缘分。”姜先生说。

  主动出击像开“盲盒”,姜先生索性告知红娘:“我工作太忙,经验又少,还是麻烦您推荐吧。”

  “小姜你别着急,有位文女士跟您挺合适,我这就给您发资料。”不到10分钟,红娘就发来了文女士的资料。点开一看,某中学语文老师,喜欢传统文化、戏曲、文学,和姜先生的爱好高度匹配。姜先生不禁充满期待。

  ♥红娘推荐♥

  多次机会被“眼缘”拒绝

  添加微信、通过,主动问好加可爱的微信表情,两人的“初印象”堪称100分。有了红娘前期铺垫,姜先生和文女士交流起来非常顺畅。

  线上聊得火热,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也就顺理成章了。一下午的畅谈,姜先生觉得自己脱单在即。可是,从线下回到线上,他发现文女士的态度不像之前那么热情了。“正在忙”一类的回复变多了,虽然每天也聊,可是明显感觉是在应付,再次邀约也不给明确时间了。

  姜先生左思右想,没有答案,只好把问题反馈给红娘。当天傍晚,红娘要来了文女士的回复:“你人挺好,就是见面感觉还是不太有眼缘。”

  被“眼缘”拒绝的姜先生十分郁闷,他不明白,事先早已互看过照片,为什么直到见面才感到“没眼缘”?

  随着在群里时间越来越长,他发现遇到类似问题的会员不在少数,“感觉”、“眼缘”等感性词汇成了“万能理由”。“无法了解究竟是因为什么,一旦对方说没眼缘,红娘就会判断为这一次推荐结束,记一个指标,并且提示删除微信,看似多次的推荐机会很可能在一个又一个没眼缘中消耗掉。”姜先生说。

  ♥资深会员♥

  一次又一次“套路”将热情耗尽

  和姜先生这样的相亲群新手相比,已经在某群常驻两年多的赵先生算得上资深会员。两年多来,赵先生除了一次又一次续费、等待推荐外,并没有像红娘所说的那样快速脱单。

  “没眼缘的,忙的,硬件不合适的,父母逼着来的,我几乎全都遇到过。”看着群里每天发出的相亲资料和进群新人,赵先生的信心和热情慢慢耗尽,主动要求红娘暂停推荐,缓一缓。

  “几乎每天都会有新会员入群,红娘们还号召大家把身边单身者都介绍过来。”赵先生说,相比于交钱,群里会员最关心的是快速找到有缘人,一次又一次的“套路”很容易让人对相亲丧失主动性。

  “这种心态不是金钱能衡量的,很多老会员最后都疲沓了,就算真遇到合适的也不想谈恋爱了。”

  ♥广纳会员♥

  相亲的尽头是一本“生意经”

  时间长了,赵先生逐渐发现,无论怎样花样翻新,大部分相亲群的主要目的仍然是赚取会员费。

  “比较高端的微信相亲群年费一两万甚至更贵,像我们这种500人左右的群,每人每年1200元的,是现在相亲群的主流。”

  动辄几万的会费令人“望而却步”,但一两千元的年费却足以让急于脱单的人们进群“碰碰运气”。

  按照每个群500人、年会费1000元计算,群内红娘一年收入就达50万元。按照会员等级不同,私人订制推荐次数越多者收费越高。不仅如此,赵先生透露,大部分相亲群收费都通过微信转账支付,无法开具发票,自然也就存在偷漏税现象。

  已经“退圈”的红娘宋女士说,微信相亲群刚刚兴起的几年,常见的套路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即使是同一群人,也可以反复“割韭菜”。

  相亲群将用户垂直分类为VIP、一般收费和免费入群的“气氛组”,“基数越大传播的范围越大,群里人员足够多时,桌游、狼人杀、烧烤、轰趴、爬山、羽毛球这些线下活动就组织起来了,但也是明码标价,参与即收费。”宋女士说。

  ♥红娘说♥

  打开交际圈 有缘人自来

  “很多年轻人并不急于结婚,只是想找到对的人,进行交流,建立舒适的亲密关系。”宋女士直言,“求人不如求自己,红娘再厉害也只能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还得靠自己主动。”在任何时代,找到心仪的对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像找工作要面试一样,找对象也得面试,互相不讨厌,再接触,再磨合,慢慢往下走。”宋女士没退休时,就喜欢给人介绍对象,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岁月里,宋女士靠全面掌握情况、安排见面、定期询问促成了一对又一对有缘人。

  “俗话说人怕见面,只看资料、照片是不行的,没办法全面了解一个人。”宋女士说,她在面对单身人群时,听到最多的就是“工作忙”“面子薄”“圈子小”等原因,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她都会鼓励这些单身的男孩女孩抽出时间、胆大一些、主动一些。

  “既然有脱单的想法,就要端正态度主动尝试,只是被动等待没有用。”宋女士说,和微信群相亲相比,青年联谊会更加真实、可靠,加之组织者大多是街道、区级政府,人员素质、身份都有保障。单身人群可以在活动中彼此了解,尝试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共事”了解对方。

  “扩大交际圈,找到感觉还不错的人以后,就要定期邀约,加深了解,逐步考察两人在三观、生活方式上是否趋同,进而达到脱单的目的。”她表示。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骜

流程编辑:郭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