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电影影评(地狱我们都活在自己打造的地狱里)

讲一句「黔驴技穷」绝对是苛刻了,毕竟我还是很吃Dan Brown这套。我喜欢《达文西密码》、更爱《天使与魔鬼》,即便是大家骂翻了的《失落的符号》也还是当「爽书」看得津津有味,而在《地狱》中,其实Dan Brown多少有试着在固定套路的历史文学符号解谜以外,尝试更多的阴谋手法、剧情翻转和情感描写,电影改编的计划也跳过了可怜的《失落的符号》,直接找上《地狱》,毕竟要阻止可能导致人类灭亡的生化危机可能比阻止一些美国政府的私密影片外流到YouTube上要吸引人一点。

一个优秀的电影影评(地狱我们都活在自己打造的地狱里)(1)

可是话又说回来,Dan Brown的书虽然情节紧凑,又刻意写的好像就是为了改编电影而存在,处处都是好莱坞大片的影像感,但是这几本小说真的适合改编成电影吗? 或者说,目前的改编成绩算是好的吗? 其实好像也不见得。毕竟Dan Brown招牌的资讯爆炸和引经据典的解说,要如何呈现在大银幕上其实非常仰赖编导的功力。《达文西密码》多半是靠Ian McKellen充满魅力的说书和仿佛《钢铁人》3D介面的解谜视觉画面撑过去;《天使与魔鬼》则更像《火线追缉令》那般的在阻止连续杀人犯,又能够靠着紧张的读秒和梵蒂冈的大场面混过去,但《地狱》的但丁神曲在书里已经有点像是「因为我要有经典,所以次这次就挑个但丁吧」,改编成电影势必又要更简化,甚至连前两部一些具有巧思的解谜特效和堪称俐落的剪辑都不见了,看着Tom Hanks吃力地奔跑,又觉得其实好像不需要这么忙碌。

而第二次看到所谓的「剧情逆转」,又突然觉得这其实也算是多此一举,而原本带着一点惆怅宛转、正邪难分的小说结局,在电影中也被改成极为单纯,失去了最后又一个回马枪的余韵,书里极富魅力、书外也被Felicity Jones诠释得迷人的Sienna,瞬间就只是个无脑迷妹,看不出融合偏激疯狂和悲天悯人的天才Zobrist的全盘深意,而但丁和无缘爱人的传说,则莫名其妙的移植到Robert Langdon的黄昏之恋上头。

不过,若是根据电影最后的改编,或许拿来隐喻「活在自己创造出来的地狱」倒也说得通。看看剧中的Sienna,在Zobrist演讲时那专注地凝视,即便后来两人陷入爱河独处,提到「救世」的理想,Ben Foster其实有把他内心对于散播病毒的动摇演出来,但是最可怕的是Sienna反倒比他还要执著,最后的行动也是毫不犹疑的果决和疯狂。搞了半天,其实最疯的人是Sienna,而这批Zobrist的信众,虽然都相信自己是在「拯救世界」,但其实都活在自己的执念之中而不自知,也体会不出Zobrist早就透过层层谜题埋下的犹豫。就外人来看,或许他们自认光荣牺牲,但无疑也只是活在自己打造出来的「地狱」而不得超生罢了。

Ron Howard第三度执导系列作,但也显然快要不知道怎么拍才能找回一开始的活力和创意。如同Hans Zimmer这次被大量迷幻电音绑架的配乐一样,仿佛都跟着Langdon一样失去记忆,茫茫然之间,不知道下一个音符或画面应该怎么落子,所以也诞生了系列作最差的配乐和最无感的结局画面,同时原著努力表达的人文省思也跟着消失殆尽。

或许Dan Brown还会继续生出小说续作,但是越来越老的Tom Hanks还有没有机会扮演Robert Langdon教授带领我们在大银幕上揭开秘辛、参访古迹呢?这个谜,恐怕连他自己都解不开吧。(文/来源于深喉TMT,如若转载,请保留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