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1)

第十二期

壮锦:五彩经纬织就千年纹样之美

有些美,仅用一眼你便能知晓

它是属于民族的美

时而素雅端庄

时而华丽奔放

时而若细燕轻拂水面般让人感觉宁静安详

时而又若百花争艳般让人感觉热烈激荡

说的便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2)

壮锦,意为天纹之页

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

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彩色,

织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

壮锦色泽鲜艳、织工精巧、

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

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天地的崇拜,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

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3)

壮锦,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时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从史料上看,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早在汉代便有壮族地区用五色麻线织成色泽斑斓、质地厚实的五彩“斑布”。唐宋时代,壮锦在宫廷中便有“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的美誉。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4)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织有龙、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已成为进奉朝廷的贡品。自清以来,织锦更成为壮族妇女必学的一种手艺。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5)

壮锦以棉纱股线或麻纱股线为经、

桑蚕丝为纬的色织提花织物,

也有采用染色桑蚕丝为经、

染色有光人造丝或金(银)皮作纬织造。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6)

采用两组经线和四组纬线

在缎纹组织地纹上提织各色纬花,

形成对称花纹,或用多种彩纬线挑出花纹。

壮锦的花纹图案接近剪纸图案,

变化千姿百态。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7)

在构思上完全凭制造者

心灵手巧、即兴发挥而成,

只有腹稿,没有样图。

创作理念及灵感,

全然源自于本民族传统的社会生活,

以及对大自然审美的偏爱与理解。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8)

蜀锦被称为“母锦”是有原因的,和宋锦一样,壮锦也受到蜀锦的影响。北宋元丰年间,宋朝在四川设“蜀锦院”,将大量蜀锦运来广西,再由广西输出到东南亚各国,使壮族很快学会了蜀锦的工艺。但壮族人善于融会贯通,他们将自己开放、热情、乐观,富于幻想和创新的民族个性融入其中,使它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9)

红配绿,本是流于俗的搭配,在壮锦中却“看不俗”,不仅如此,壮族人还将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六七种颜色互相搭配,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形成工巧炫丽,五彩灿烂,既温暖又浓郁的画面。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10)

纹样是一种壮锦文化积累的最直接体现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壮锦有三大种类,二十多个品种,五十多种花纹图案。壮锦区别于其他三种名锦的最重要特征就是织物的图案,即纹样

壮锦纹样大都选取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纹,尤以几何纹居多。主要分为抽象纹样和具象纹样等类型,通过写实、写意、变形等表现手法将壮族人民淳朴、热情、豪爽的生活态度编织在织物表面。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11)

常见的有方格纹、“《》”字纹、水波纹、云纹、回字纹、编织纹、同心圆纹以及各种花草和动物图像,如蝶恋花、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狮子滚球、鲤鱼跳龙门等。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12)

八角星纹锦

凤的图案在壮锦中独占鳌头,

“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

凤纹是以凤凰为原型,

演化形成的具象图案纹样,

壮锦凤纹造型简练、单纯朴实、形态各异,

寓意吉祥如意。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13)

凤纹

蛙是壮族原始文化中的重要崇拜图腾之一。

“蛙纹”是由壮族崇拜的青蛙动物

演化而来的抽象或具象纹样。

抽象蛙纹是由三角结构和正方形结构

组成的组合图案。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14)

蛙纹

“蟒龙纹”也是壮锦常见纹样,

它以八边形和六边形组成边缘轮廓,

内嵌有圆点纹、云雷纹、八角几何纹、

条纹、鸟兽纹等形成的

二方连续抽象组合图案纹样,

其外形似蟒蛇皮图案纹样。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15)

蟒龙纹

2006年5月20日,壮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锦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可为我国少数民族纺织技艺的研究提供生动的实物材料,还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史增添活态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起到积极的作用。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16)

壮锦是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

是衍生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古代工艺的魅力,

不仅仅在于它的独特美丽,

更在于把我们带到了他们所属的那个世界。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17)

华夏文明闪耀今朝,

为我们留下了浩瀚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继续砥砺奋进,携手同行。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 ,

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故事要讲,

关注我们,

一同感受华夏魅力,守护中国传统文化。

继传承,赴锦程。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18)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19)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20)

以非遗文化为内核

以服装服饰为媒介

打造东方美学生活方式

为现代知性女性

打造精致优雅的生活空间

博物馆玄鸟纹(香云博物志壮锦)(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