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1)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2)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3)

对于民国,只是听老人们讲起时总是感慨万千,泪流满面,所以很想写一些关于民国的文章。 7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没有经历过饥饿,蝗灾,以及更苦难的人为的或自然的灾害,更不要说去写民国的事儿,是有很大难度的。于是我特意造访了几位曾经与外祖父有过交集的老人,其中有一位是我外祖父收养过的孤儿刘阿渣。民国32年,也就是公元1943年,民国十六---十九年(1927--1930)的大旱灾,1937--1945年抗日战争,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花园口决堤。1942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在近百年的历史里,河南人民多灾多难,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我的祖先们顽强地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如草芥一般。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先人在战时被征去当兵,灾时被弃若蔽履的历史一无所知,真是枉愧为儿孙。尽管是凭着老人们零零散散的记忆和父母平时的沉痛教育,关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可能不太全面,也是我文笔有限。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4)

旧年之往事又提(一)

民国32年,河南连年灾荒,饿殍遍野,铺天盖地的蝗虫吞噬着庄稼,万亩农田颗粒无收,饥饿所逼树皮被吃光,树木砍尽,吃虫子,吃草,致使童山灈灈饿饿殍遍野,雨季一到,水土流失,河水暴涨,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河南社会动荡不安,和经济凋敝。再加上军阀割据,战争连绵,匪患四起,百姓简直无法生存。

在豫北平原太行山脚下的古怀庆府有一个叫上庄的的村口,一位身穿褐色长袍的五十岁左右的老人,付了车夫的车费后,匆匆地向村里走去。这时已是傍晚掌灯时分,村人们大多都封门闭户,暮色中的村子显得有些僻静,偶尔走过来一两个行人与老人打招呼:“刘伯,这么晚才回家?”

“是啊,店里伙计忙不过来。”

这时,刘伯才感觉有些饿,在店里忙活了一天,也没顾上吃顿安稳的饭。虽然自家开着饭馆,老人在吃的方面是从来不多大讲究的,随便吃点什么填饱肚子就行,那时,饥蝗灾年,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吃的啊。刘伯看到路边有个推着独轮小车在那儿卖压板牛肉的,平时老人特喜欢吃这个,有筋道,卖肉的人戴着瓜皮帽,老人付了一枚铜板,那人便称来半斤牛肉,老人实在是太饿了,想先尝一块吧。刘伯对着街边小摊上微弱的灯光看了看,忽然刘伯触到一个手指甲样的东西,刘伯怔了一下,拿着仔细在灯光下瞧了瞧,果然是一枚手指甲,刘伯倒吸了一口冷气,胃里一阵翻江倒海的难受,扔了肉,扭身就走,走了还不到十几步远,就哇哇地大吐了起来,吐了一地的酸水,才感觉到好些。

回到家里,刘伯一脸的苍白,刘婆婆赶忙上前关切地问:“她伯,今晚回来咋恁迟?看你惊慌失措的,咋了?“

”唉!别说了,我刚才差点把人肉当牛肉吃了!“

这时,大女儿珍珍过来问:”爹,发生这种事了?"

"珍啊!快给爹沏杯茶,,明个儿把咱家的粮仓打开,看邻里乡亲有啥需要的,尽管送,,没穿的有布匹,没吃的有粮食,这事儿就交给你了。“刘伯说。

”奎儿啊,咱家那一缸棕子已经散给大伙了。“刘伯的老娘在一边说道。

”珍啊,先给你两百块大洋,明天让伙计去镇里买吃的,赶快给乡亲送下去,千万不能出什么乱子了。这年头,人吃人啊!"刘伯难过地说。

刘婆婆眼睛红了起来:“他爹,你还不知道吧,前街刘聚荣家那两个十七八的大姑娘只换了两斗米啊!”

“唉!崩说了,这害人的年月。”刘伯心里更加沉重。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5)

旧年之往事又提(二)

当时时局动荡不安,各地军阀割据,经常发生一些派系之间的争斗。这些军阀,起源于袁世凯的北洋军。甲午战争后,中湘,淮军一败涂地,清政府决定“参酌中外兵制”,改编新军。1895年,袁世凯奉命到天津小站,在胡燏棻的定武军斑底基础上,扩编7300人为新建陆军,奠定了北洋军的基础。后新建陆军被编入武卫右军。1899年12月,袁世凯调赴山东镇压义和团,收编地方旧营三十四营,,兵力扩充到2万多人,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将武卫右军扩充成北洋常备军,北洋军阀由此而得名,1905年,北洋军练成六镇,约6万余人,成为清政府赖以苟延残喘的支柱。辛亥革命爆发后,北洋军阀北逼清帝,南抗革命军,终于窃取了全国政权。袁世凯当权时期,政治上压制民主,专制独裁,复辟帝制;经济上加增捐税,搜刮人民;外交上投靠帝国主义,签订丧权辱国的善后大借款合同“二十一条”。1916年,全国军队猛增87万人,军费占整个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给人民造成了灾难。1917年,袁世凯死,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系。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执掌政权后,借日款五亿元以上,出卖大量主权,以训练参战军为名,扩充自己的实力。1919年,全国军队达到138万人,军费占全国财政支出五分之四。为了政权夺利,北洋军阀各派系,在帝国主义主子指使下,先后发动了1920年的直皖战争,1922年和1924年的两次直奉战争。

军阀混战,是土匪崛起的主要原因,博爱县土匪的出现,是在两次直奉战争之后。狄林村的张世,寨卜昌的王三先后出来闯棍子,当土匪。象沁阳县红枪会王明,后来发动回汉械斗,吉鸿昌查明原因后,把王明击毙于沁阳,从此回汉和好。廉坡村的廉驴,常常带人到山西的晋城和丹河东岸的辛庄,狄林,皂角树等村抢劫。皂角树的村民为了浇地,经常和大辛庄村的村民争水,发生打架斗殴,受气,为了维护村里的治安和村民的安全,大伙推选李安出来,组织民团护村保护自己的村子,一切开销由村里自筹。

民国23年李东任博爱县长,请四十军来博爱县剿匪。李东,河北邯郸人,花了六千元大洋,买了个官,到任之后想捞一把,财政主任王海

献策,人抓进来,交钱就放。结果匪也没剿成,越来越多。李东在博爱当了一年县长,赚了六万元钢洋,逃之夭夭。

后来,匪患不治,禁毒不成,张体安在朋友吕义的引荐下,去县里当了保安队长,他的手下人收编为保安队。吕义是西庄村人,县党部科长。原来当时地方治安很混乱,土匪绑票敲诈,地方绅士纷纷向政府反映,收编张体安以后,人员的生活有了着落,张体安就下令保护百姓,劝勉大家不要吸毒喝酒,情况有了一些好转。

由于局势的动荡不安,各地军阀割据,经常发生派系之间的争斗。即使发生什么天灾人祸政府也无暇顾及那么周全,许多事就由各乡村的开明人士慷慨筹措协调。刘伯由于生意繁忙,常常是顾次不顾彼,于是家里的好多事就吩咐给大女儿珍珍,别看珍珍只是十六七岁的姑娘家,已经帮助父亲处理好多起民间纠纷了。珍珍梳着一条又黑又粗的大辫子,皮肤白皙,高挑个儿,聪慧中透着端庄淑雅,善解人意。邻村的吕义,村西皂角树的张体安都与刘伯往来密切,交情甚厚,刘伯经常奔波于焦作,新乡,生意影响颇大,信义远播。凡他所到之处,无事不能化解。刘伯虽然生意做的大,很是豪侠仗义之人,从不为自己考虑谋事儿 ,却拿财物周济他人。街上的王宅家,刘宅家都很富足,盖了好多高宅大院,而刘伯家依然是一院的平房。刘伯说:任要心宽,不要屋宽。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6)

往事不堪,道不尽岁月沧桑(三)

刘伯朋友中,有影响的要数皂角树的张体安。张体安是民间很有传奇经历的人物,传说他从小失去了父母,,是个放牛娃。有一次去村北边的凤凰山(又叫灵山,是太行山的一部分,横贯豫晋,相传,灵山沟里有许多药材,是孙思邈在凤凰山上住时,把那些野药移到这里,故名“药材沟”,远远还嗅到一股清香的味儿。有人说:“灵山之灵,在于百花之异馥,山巅之秀丽,人杰而地灵也。。。。。。”)放牛,山上有一座庙宇,传说是古商时的建国帝王汤的庙宇,平时常有一些善男信女去庙里烧香求佛,香火极旺。山上开着一种淡黄色的小花,人们便采摘这些小花回去泡茶,泡出的茶水清香幽远,具有消火润燥,美容养颜祛百病 之功效,神奇异常,极富盛名,成为怀庆府之珍品。灵山往西不多远是圪垱坡,是唐朝医圣孙思邈的修身成仙之地。山下是水流淙淙的上沁河,可谓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物华天宝。。张体安正悠闲地牧着牛,不多时天空阴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张体安情急之下把牛赶进山洞里,自己在洞口守着,忽然前面走进来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道:“雨不下了,你快走吧,这里要出事了。”张体安很是诧异,他赶着牛刚出洞外,只听一声巨响,山洞轰然倒塌,张体安和牛却安然无恙。他怔了一下 ,意识到有神人保佑他。

张体安后来在抗日战争中带领部下浴血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次与日军作战,因寡不敌众,被日军包围在一个农家麦秸垛里,险些被日军抓住。凭着智慧和勇敢在敌军的枪底下安然脱险。解放后,张体安去了台湾,在新竹县创立了民办学校,明新科技大学。后来在香港与吕泽义的儿子在香港团聚,成为佳话。香港媒体曾拍摄过根据张体安生平事迹改编的剧本“烽火三部曲”-----“虎父虎子”“吾家吾国”“斯土斯民”,被戏剧界追赠为“剧运之父”。在台湾深受欢迎,这说明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一样,对日本侵略者有着同样的刻骨仇恨。炎黄子孙不管走到哪里,走到天涯海角,渴望统一的心是一致地。

刘伯与张体安的交情还要从村与村之间的故事讲起,由于上庄与皂角树仅隔着一条竹林小道,村民之间难免磕磕绊绊,自然要找刘伯他们协调了。

身为国民党将领的张体安很是敬重刘伯的为人,每次骑着高头大马,腰挎驳壳枪,率领部下在街上碰到刘伯的女儿珍珍,都会老远的跳下马来,行个军礼,招呼道:“闺女,你伯在家吗?”

刘伯作为民主人士,自己的儿子与侄子都参加了共产党,在全国的解放战争中,表现卓著,侄子刘喜勋原来在读书,看到国难当头,大丈夫义不容辞,毅然弃笔从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成为一代高级将领,曾任武汉市结核医院院长。儿子刘永福在战争中成长为东海舰队舰长。

青山不语,大地为证,几千年的历史沉浮,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巍巍太行山 以它那慈爱的目光关注着博爱人民的变化,历史承载了太多的沧桑变故,尤其在苦难面前,人间挚情才更显得珍贵,在幸福年代说一些陈年往事,才更能珍惜更能感受到现今生活的幸福,和刘伯那些永远为人们所怀念追崇的老人们。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7)

风花雪月之往事(四)

往事有那么一些人,在岁月的变迁中,就像早早凋零的花朵,还没有绽放生命的芬芳,就已经香谢枝头了。

欲提往事先垂头,实凝思,不堪忆,谁知往事又今日,吐语迟,欲说还休时,旧时旧景复浮起去,想说愁,从何起,点点都惹双眸湿,事难全,意难平,何日不忆此,挥手言罢,往事且住,往事且住。

青砖绿瓦的村子,墨黑色的竹林,幽幽的林间路,穿着土布褂子的农民,那时候人们是很闲很闲,除了逃荒之外。

那是在民国时期,听母亲讲我曾有个姨 ,排行老二,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很白净秀气,梳着又黑又长的大辫子,唯一的缺陷就是嘴巴上有豁子,

二姨总是很害羞,不善言谈,又怕上街,因为一到街上,就有那些顽劣的乡人儿童,跟着后边,一边拍手一边喊着:豁,豁,豁嘴豁鼻豁耳朵。

二姨便哭着跑回去,然后是一些大人们跟着来赔礼道歉,斥责那些顽皮的小孩。

一次,外婆带着二姨去邻村牛磨走亲戚,村与村之间茂茂密密,纵横交错地生长着许多竹子,走在竹林庇荫的幽长小道上,丝丝的清凉沁人心脾,旁边清澈的河水里小虾在追逐嬉戏,十三四岁的二姨跟在外婆后边,欢快的甩着长长的辫子。忽然,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群少年,一手抡着竹梢,一边大声喊着:豁,豁。。。。。。

二姨被这突如其来的遭遇吓懵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大哭起来。这件事在性格内秀的二姨心里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她本来不怎么爱说话,从此以后更加郁郁寡欢了。于是外公外婆决定找个好点的医院为二姨做个手术。

那时中国的医学还不算发达,要治疗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外公有个朋友叫韩琦美,是焦作市的县长,焦作在当时只是一个县级城市,在韩县长的介绍下,在一家医术比较好的医院为二姨做了手术,二姨就在韩县长家疗养了好长一段时间,虽然手术恢复的挺顺利,二姨也变得更加美丽秀气,看不出丁点儿手术的痕迹,但心灵的创伤并未因此而愈合,经常在梦中哭醒,致使她在后来染上疾恙,正值芳龄之蔻却早早地离世了。

生命有时候很坚韧,如攀岩之草,是那么顽强,历经风雨依然旺盛,有时候又是那么脆弱,一句话,一丁点儿的风吹草动足可以摧垮一个人的精神堡垒。道不尽往事沧桑,说不完人生辛酸,有多少聪慧芷兰湮没在尘世的风花雪月中。还是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吧!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8)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9)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10)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11)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12)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13)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14)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15)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16)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17)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18)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19)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20)

民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谁(民国的那些事儿)(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