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咏春天01朱熹春日)

朱熹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咏春天01朱熹春日)(1)

摄影:春桃

咏春天(01)朱熹《春日》: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余大中

古代歌咏春天的名篇名句很多,今天开卷,学习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代表人物朱熹的《春日》,欣赏其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奇妙构思和精巧运笔。

朱熹《春日》写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咏春天01朱熹春日)(2)

作者:崔逢春

朱子真不愧为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是一首写景诗,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致。但实质上,却也是一首哲理诗,因为诗中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就是要在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

究其原因,朱熹“寻芳”的地点是“泗水滨”,此地在宋朝南渡时,早已被金人侵占。而且朱熹未曾北上,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那么,诗中的泗水之滨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指的应该是圣人之道,因为春秋时期,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诵,传道授业。因此,朱熹“寻芳”就是将圣人之道比作春风,咏春诗与哲理诗融为一体,形象而又深刻。

朱熹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咏春天01朱熹春日)(3)

摄影:春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