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著名的历史古迹(杭州古城的历史沿革)

杭州著名的历史古迹(杭州古城的历史沿革)(1)

1935年在良渚镇附近发现“良渚文化”遗址证明:在今杭州西北向的良渚、余杭等地,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就居住着我们的祖先了。从“良渚文化”到秦统一全国的二千多年中,这里的居民陆续向现在西湖灵隐山一带迁居。灵隐山古称虎林山,至唐代,为避唐高祖祖父李虎之讳,改名“武林山”,从此“武林”便成为杭州的别名了。

“杭州”得名

西汉时钱塘县治设在武林山下。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年至前117年)将原驻山阴(今绍兴)的军事机关迁来这里,称为“钱塘西部都尉”。王莽时改钱塘县为泉亭县,东汉又撤并钱塘县。公元486年齐永明四年在这里建都,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梁时改名临江郡,后又废除。隋朝设置的钱塘郡,辖余杭、富阳、于潜、新登诸县。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废除郡级机构,只存州、县。钱塘郡于开皇九年改制杭州。“州”为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杭”才是名。因州的行政建制起初设在余杭县,故以“杭州”名之。

其时,平叛有功的杨素在此选定杭州为州治。又依山筑城,城周围36里90步,东到盐桥河西,西接西湖东岸,北至钱塘门(今六公园)。并征民夫开凿栈道,使江海陆路与城市贯通。这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州城。

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江南运河凿通。杭州乃大运河之终点,其地位日见重要。中唐以后已成东南名郡。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云“骈樯20里,开肆三万室”,宪宗时,杭州已“户十万,税钱五十万缗(缗:一千文)”。而当时全国一年之财政收入也只有120万缗,杭州一城即占二十四分之一。其繁荣初露,可见一斑。

唐末,钱缪任节度使,梁龙德三年,又被封为吴越王,建都杭州。他对杭州大加扩展,内有之城,外有夹城和罗城,共三重。之城在凤凰山下,为宫殿之所在,设南北两门,皆“金铺铁叶”。之城北门外建造“碧波亭”,为检阅水军处。吴越城墙全用古代版筑,即两边夹板,中填土夯实之法,城上设有敌楼。钱氏及其后代修筑了从六和塔到艮山门的钱塘石堤,保护杭州城不致遭潮患。

吴越时大兴寺院,号称“佛国”。据《西湖游览志余》载:“杭州内外及潮山之间,唐以前为三八○寺,及吴越立国,宋宣南渡,增至四八○寺,海内都会未有加于此者。”灵隐寺的石塔经幢,杭州闸口的白塔、梵天寺经幢,均为此时遗物。

吴越国王钱鏐在杭州定都后,于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命钱铧到明州阿育王寺迎取释迦舍利,在杭州城南梵天寺建造木塔一座,梵天寺为吴越国都中的著名巨刹,塔9层8面,高370尺,是很雄伟的。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毁于火灾。至北宋乾德三年(公园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又在原地建造两座经幢,并于开宝元年(公元968年)重建木塔。现只留有两座造作精美的经幢了。

苏东坡与杭州

历史上组织治理西湖最著名的有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诗人苏轼。白居易于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十月任杭州刺史,于长庆五年(公元824年)五月离任,只一年多,却为杭州治理了西湖,让其发挥了农田灌溉之利。

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是在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至熙宁七年,任通判三年;后又于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二次来杭州任太守。其间曾列举西湖不可废的五点理由:

城中皆饮湖水,若将西湖变为葑田,则举城饮水断源;运河赖西湖挹注,湖水不足必借钱塘江水,江中之沙必使河道淤塞,官吏便借淘河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20万缗,如湖浅凅,则酿酒业必受影响……这正确的意见曾遭一些人的诽谤,说他“志事游观,公私无利”。但苏东坡力排众议,用浚湖法,动工20余万,掘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上建六桥,夹道种植桃柳,加以亭台楼阁的映衬,使西湖更妩媚动人。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知州林希,题下“苏公堤”三字,此后人们便称之为“苏堤”了。杭州之南还曾建有南宋皇宫,宋灭改为寺院,后毁于火灾。

1924年在倒坍的雷锋塔内发现了大批经卷表明:当时杭州雕版印刷业盛况空前,宋代时进一步成为全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一次刊刻由宋仁宗命杭州完成。陆游说:“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至元、辽、金的史书皆奉旨到杭州刊行。清同治年间更设立了“浙江官书局”。“浙江图书馆”于1911年成立,遂将官书局并入。

钱塘江潮

与杭州城市建设有关的,还有历时一千多年的京杭大运河,有著名的钱塘江潮。晋代画家顾恺之作有《观潮赋》传世。自唐以来,每逢阴历八月十八日远近数百里百姓,均赶来观潮。原钱江潮入口之龛山、赭山分列钱江两岸分成肖山、海宁两县。至清光绪年间,泥沙冲积,江道淤塞,两山尽入肖山境内,江水改由二山西北流过。现盐官已成观潮第一胜地。钱江涌潮与山洪冲击,常使江道改道,造成潮患。历代劳动人民便从中积累了许多构筑塘堤的宝贵经验。据《水经注》载,塘堤工程始于汉代,然有史书详载,迟至五代。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八月,杭州候潮门、通江门之堤,始用“版筑法”,后来又采用“石笼”。至宋,改用巨石砌筑。元代,大部已改筑石堤。明代采用叠砌法和坡陀法,后又改砌成阶梯形,层层叠砌,大大减轻了海潮的冲击力。清代海塘的砌筑更为完备。建国以来又对两岸海塘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

另外,历史上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在此留下印记,岳飞、于谦、张煌言葬于西子湖畔,因称“湖上三杰”。杭州南屏山的白云庵,宋称“翠芳园”,明为“白云庵”,又叫“屏山阁”,清初更为“慈名”,乾隆题作“漪园”,咸丰年遭焚,光绪时重建。1910年与1912年孙中山两次来此会见革命党人。女革命家秋瑾,也常来此进行革命活动。这里也是鲁迅青年时代工作、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之一。

1949年5月3日,杭州获得解放,天堂杭州真正回到劳动人民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