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面有很多对夫妇,其中大部分都是盲婚哑嫁,在成婚前男女双方连对方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别提对方的人品,但也有那种自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更是喜结连理的,例如说胡泰生和盛品兰这一对。

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1)

【人物表】

盛老太公 某官小姐 = 三个儿子

---------------------------------------------------------------------【按年龄顺序排列】

大房:大老太爷 大老太太

盛红(长女已故)

盛维 李氏 = 淑兰,长松,长梧,品兰

盛纭 胡二牛 = 胡桂姐,胡泰生

二房:二老太爷(探花) 盛老太太(徐氏,勇毅候府大小姐)

盛紘(庶出) 王氏 = 华兰,长柏,如兰

林姨娘 = 长枫,墨兰

卫姨娘 = 明兰

香姨娘 = 长栋

三房:三老太爷(当初想谋夺盛紘遗产) 三老太太(已故)

盛绉 三太太 = 秀兰,月兰(庶出),慧兰,长梁,其余不祥(以后补充)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泰生和品兰,两人是表兄妹身份,自小青梅竹马,互相知根知底,而且个性正好凹凸互补。

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2)

宥阳盛家的气氛和悦美满,一家人从上到下都脾气相近,爱说爱笑,待人大方热情,明兰宛如服刑多年的劳改犯忽然获得假释了一样,整个人都松开了。

大约她和品兰真的是臭味相投,几乎一拍即合,一个行动派的野丫头,一个出馊主意的帮凶,外加一个惯于被表妹支使的老好人泰生,这几日盛家着实热闹:明兰钓鱼,品兰就帮忙捉泥蚯蚓,泰生在一旁端着鱼篓子,鸡婆的叨叨着‘小心脚下滑’或‘不要再往前了’什么的;品兰抓麻雀,明兰就帮着支簸箕撒谷子,泰生就蹲守在墙后扯着支棒上的绳子……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虽然表亲成婚在现代是不被允许的,但在古代却很普遍,对于互相之间亲密无间的泰生和品兰,大人们有心撮合他们也是很自然的事,但事情并不怎么顺利,因为从一开始,泰生生母盛纭姑姑心仪的儿媳妇是明兰(也是明兰的表哥),品兰生母李氏心仪的女婿是娘家李家的儿子李郁(也是品兰的表哥)

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3)

我知道您打的主意;紧着先让梧哥儿成了亲,然后远远打发到京城,便只剩下一个品兰,她只十二三,议亲还早,趁这个时候赶紧让淑兰和离,待过个几年,众人都忘了,品兰说亲也不耽误了,便是有耽误也无妨,不是还有我们泰生嘛!”

大老太太似乎恼了,大声道:“你这副怪模怪样的做给谁看?!品兰配你们家泰生,亲上加亲,有甚不好?!难不成你还瞧不上?”盛纭一阵清脆的笑:“哟,娘,您这话说反了吧?不是我瞧不上品兰,是我嫂子瞧不上我们家泰生罢!

大老太太不说话了,盛纭似乎吹着热茶,又道:“真论起来,品兰这般野性子没规矩,愿意娶她做媳妇也真不多,可到底是自己侄女,纵使平日里对泰生呼呼喝喝的,我也愿意娶进门来,好好待着。可大嫂子心眼高~~~,瞧不上你女婿是庄户人家出身,想攀李家的郁哥儿偏李家又瞧不上品兰,她又回过头来瞧着我们泰生好了。哼,嫂子也忒气人了,我们泰生再不济,也是要钱财有钱财要人品有人品的,这几年为着品兰,我不知推掉了多少来说亲的好人家!嫂子倒好,当我们泰生是什么了?要就要,不要就不要,随她挑挑拣拣的么?这回我还偏不随她了!

盛纭似乎也动了气,把茶杯重重地顿在桌上。

屋子里沉寂了好一会儿,大老太太才轻轻道:“所以你便写信给你二婶,把你家泰生好生夸了一顿。”盛纭干脆地承认:“不错!我知道堂哥家里有几个丫头,王氏嫂嫂的宝贝闺女我不敢想,不过养在二婶跟前那个我想想总成吧。

里面的明兰听得心惊胆战,忍不住再次痛骂品兰:叫你偷听沉不住气!叫你只听前半段!事关你终身幸福的后半段没听到了吧?该!回去就不告诉你!

那边,大老太太凉凉道:“如今呢?你嫂子慌了手脚,日日和你赔笑脸,你痛快了?”

盛纭呵呵笑道:“好吧,当初我请二婶来,是想杀杀嫂子的威风;不过后来……咳咳,娘,不瞒您说,我可真动了心思。我二婶教养的那孩子还真没说的,也不扭扭捏捏的充大家闺秀架子,落落大方的。啧啧,那通身的规矩气派,娘,你瞧见她吃饭走路行礼的样子没有?到底是宫里的嬷嬷教出来的,一举一动又好看又体面,待人亲切和气,女红理家也都来得……娘,您别这幅脸子给我瞧,您别当泰生是您外孙,您当他是亲孙子,若让您挑孙媳妇,您要哪个?

明兰听人这么夸她,心里有些飘飘然,要说泰生也是个好男孩,可是,可是……呜呜,为什么,为什么又是一个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呢?品兰你真的要嫁他吗,遗传不安全诶

大老太太似乎再次无语了,过了会儿,低声叹气道:“可品兰怎么办呢?”

盛纭大大咧咧地笑道:“娘,您别往心里去,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我喜欢明兰,也得二婶喜欢泰生才行;欸?娘您看出来了没有,李家的舅太太好像对明兰也有些想头?”

大老太太没好气道:“你这猴儿都看出来了,别人会看不出?不止他家,我听闻你二婶在金陵遇上个旧时的手帕交,那家也有个哥儿,好似人品颇得你二婶喜欢。”

盛纭倒也不生气:“对呀!所以说嘛,以后的事儿且看着吧,若是我们泰生有福气,二婶能看上,那便很好,若是二婶另有意思,也无妨,不是还有品兰嘛!呵呵……这算不算风水轮流转呀!”

大老太太骂道:“你这会儿倒不气你二婶挑拣你们泰生了?”

盛纭悠悠道:“不一样,二婶待我的恩德,只要不把我家泰生煮了吃喽,都成!”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原著里面李郁的父母也有意要明兰做儿媳妇(明兰是个bug啊,一穿越女咋就这么受欢迎?),

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4)

老太太半生伤痛之后,觉得功名利禄皆是浮云,日子过得去便可,要紧的是人要温厚,一开始她考虑的是泰生表哥,胡家虽为商贾,但胡姑父父子再厚道不过了,而盛纭姑姑欠了老太太人情,明兰若嫁进去,定能一生顺遂,喜乐安康。

谁知路上杀出两个程咬金,先是遇上了贺家祖孙,贺老太太见了明兰很是喜欢,就流露出结亲之意,然后又识得李家舅太太,也对明兰颇有聘娶之心,入住盛家祖宅之后,盛老太太又细细观察,发觉大老太太和李氏暗暗表露出希望品兰和泰生结亲的意思,老太太不愿亲戚为难,便对泰生的淡了意思。

如此,明兰的婚配人选便剩下两个,贺弘文和李郁。

虽然李家更有钱,但到底是商贾出身,且在世家中没有根基(明兰语:若又有钱又有世家根基干嘛要娶她),贺弘文人品儒雅,生的清俊温文,盛老太太倒颇为喜欢,就是担心他年幼丧父无有依靠,且寡母病弱,以后儿媳不免辛苦。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明兰被顾廷烨用计硬娶了,面对如此局面,盛纭姑姑的计划只能落空,原著中并没有交代李郁的结局(凭空消失),而泰生和品兰,倒是互相看对了眼。

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5)

到底大老太太重病卧床着,不然依着品兰的性子,定然要拉明兰上树下河捉鸟摸鱼不可,如今却只能老实地呆在内宅里,明兰写字抄书,品兰就在一旁记账目,明兰做绣活,品兰就打算盘,一个刺绣挥毫的身姿秀美雅致,一个数铜钱算银票的很市侩

残酷的对比照,品兰抑郁了,明兰很真心道:“其实我更喜欢你的活儿。”

每隔几日,盛纭就会与泰生一道来瞧大老太太,盛纭在床头看着奄奄一息的老母哭天抹泪,泰生负责安慰伤心的表妹。

不是明兰。

品兰的确是大了,看见泰生知道脸红了,说话也不粗声粗气的使性子,对着姑姑盛纭也懂得温婉可爱的装贤惠了,呃,不过就明兰这种专业程度来看,品兰且得修炼。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泰生和品兰,这对小时候镇日抓虫捕鱼的青梅竹马长大之后也算得上是一对佳人。

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6)

几年未见,泰生长高了许多,原本矮墩墩的胖男孩,这会儿渐拉出少年的模子来了,他一脸歉意,站起身来,冲着盛紘躬身而鞠,低声道:“姑父见谅,自打出了年,外祖母便瞧着不成了,家里请了致仕的白太医,他也说,怕是就这几个月了;消息漏了出去后,三房那家子便一天到晚轮着上门来,一会儿说老太公还留了财物在外祖母处,如今要分银钱,一会儿又说,要替大姑父姑母当家操持,三老太公也年纪大了,动不动就坐在家里不肯走,大家伙儿怕有个好歹,也不敢挪动他……实在是没法子了。”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7)

两年未见,品兰面庞秀丽许多,身段也展开了,这两年李氏拘她越发紧了,成果显著,举止已不复当年浮躁跳脱,颇有些大姑娘的样子了。

品兰早想念的明兰狠了,知道今日明兰要到,心里猫抓似的挠了半天,苦苦哀求了半日,才求得母亲和嫂子点头叫大哥带着自己一道来接人。

小姐妹俩素来相投,一见面就搂着扯拧成一团,你扭我一把脸,我捏你一下膀子,嘻嘻哈哈闹了好一会儿,直到外头侍候的妈妈不悦的重咳了一声,她们才消停些。

“死丫头,姐姐可想死你了!”品兰贴着明兰的胳膊,满脸笑红;明兰被扯得头发都乱了,正努力抽手出来拢头发,用力甩手道:“你少咒我死!”

品兰恶狠狠的一龇牙,扑上去又是一阵揉搓,明兰技不如人,双手投降。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原著中在明兰婚礼之前,泰生和品兰就已经成亲了。

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8)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如兰只要专心给自己绣些袄帕就成了,她的嫁妆王氏一早就备得七七八八了,可是明兰却差远了;盛老太太原本打算如兰婚事过后半年才让明兰成亲的,这会儿变生肘腋,只好加紧赶急了。

几日前宥阳传信,说年前腊月初,品兰和泰生表哥已成了亲,京城送去的贺礼都收妥了,一切安好;老太太细细询问了过年回来的允儿关于品兰的嫁妆,然后振奋一把精神,埋头于打点明兰嫁妆的战斗中。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原著中,品兰的个性挺像如兰,两人同样活泼好动开朗阳光率性天真,而且同样被逼着学管家理账,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例如说如兰带有几分尖酸刻薄刁蛮任性,而品兰却显得落落大方不拘一格

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9)

明兰其实并不很喜欢如兰,同样是外向性格,相比品兰的豪迈爽朗,不拘小节,开朗善良,如兰则多了几分尖刻任性,蛮横霸道,可是——明兰侧眼看去,如兰这会儿已不生气,兴冲冲地拉着明兰说她将来的新家怎样布置——这个喜怒皆形于色的女孩,却是这隐晦含蓄的院子里,唯一鲜活真实的存在。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另外一提,其实泰生不光只是明兰和品兰的备胎,他也是很抢手的,原著中,盛家还有另外一名女孩喜欢他,就是盛家三房的慧兰(但泰生与品兰更为亲近一点)

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10)

这时品兰过去,与胡泰生说话,嬉笑声大了些,盛纭转头去瞧,皱了皱眉,便腻到盛老太太身边笑道:“我家泰生不是读书的料,婶婶可是嫌了哦。”

盛老太太似乎很喜欢这个淘气的侄女,笑骂道:“你个泼猴,你小时候我多少回教你读书写字,你学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连三字经也背不全,还有脸说嘴?!泰生这都是随了你!泰生,过来。”拉过泰生的手,笑道:“好孩子,男儿家行行出状元,我常听你舅父夸你,说你勤恳厚道,实心用事,打理家业十分得力,我听了不知替你娘多高兴呢!”

胡泰生只一脸憨厚地笑,品兰凑过来笑道:“表哥,我明妹妹新来,你可带了什么好东西?”泰生老实回答:“海子对边的西洋点心,给妹妹们尝个鲜儿。”

三太太不甘寂寞,忍了许久终开口道:“我这一辈子也没尝过西洋点心,听说是极香甜的,也给我带些回去让你三舅舅尝尝;外甥可别学人瞧不起你三舅舅家!”慧兰也笑道:“瞧母亲说的,泰生表哥最是厚道,怎么会厚此薄彼瞧不起咱们家呢?”慧兰语气亲昵,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朝泰生看去,泰生脸红过耳,低头站着,打死也不开口了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慧兰个性自卑敏感脆弱泼辣性子躁脸皮薄,总之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一个人,

比起慧兰,开朗豁达的品兰更适合个性老实闷骚的泰生,

因为老实听话的泰生,恐怕给不了慧兰多少安全感(想想贺弘文的悲剧就知道),

而做事大胆不拘一格敢想敢做的品兰则往往能保护好泰生,让他得以安心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品兰称得上是贺奶奶的低级版本,但面对泰生,也够用了),

而且盛纭姑姑很厌恶盛家三房,所以如果选媳妇,就算选不成明兰,估计她也是宁愿选大房的品兰也不会选三房的慧兰的(慧兰恐怕连备胎都算不上,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防贼一般防着)。

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11)

那边的秀兰说话了——“婚嫁大事于我们女儿家可如投胎一般要紧,妹妹你可千万别糊涂呀!那家少爷我听说过,虽有钱可贪花好色,十来岁就内宠颇多。”

“那能怎么办?姑姑当我贼一般地防着,我连泰生表哥的面都见不上,如今年岁也到了,只能另找出路了。”慧兰恨声道。

“泰生?哎,这你想也不要想了,有些事你不知道。当年姑姑想嫁给姑父,我们祖父却硬撺掇着大伯爷把姑姑许配给别家,还差点把姑父活活打死,听说后来是二老太太出面保下的;姑姑心里纵使没积下怨恨,也不会好瞧我们这一房的。”秀兰语气怅然。

品兰明兰互看一眼,居然还有这种事?品兰目光中大是兴奋,明兰也是一肚子八卦——原来牛姑父和姑姑是自由恋爱呀。

钝钝几声,似乎是在跺脚,慧兰的声音隔着假山又传过来:“…姐姐你看看今天他们家的排场,再看看品兰明兰那两丫头身上穿的头上戴的,随便摘一件下来便抵得上我所有了!我可不要过苦日子,要嫁就得嫁有钱的!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对吃肉女与吃草男的组合,按明兰的话说,是天生的一对。

知否如兰最后嫁给谁啦(知否原著的一对夫妇)(12)

明兰思量了下还是老实说了:“我叫品兰以后莫要对泰生表兄随意呼喝了,多少文静稳重些,姑姑会不喜的。”盛老太太瞥了眼明兰,悠悠道:“你多心了,你姑姑最喜欢女孩子家爽利泼辣,怎会不喜?”

明兰叹气道:“做侄女,自然喜欢;若是做媳妇,就难说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婆婆喜欢看见自己的儿子成老婆奴的。

盛老太太皱眉道:“什么媳妇?你一个姑娘家,休得胡说。”

明兰连忙道:“我与祖母什么不能说,又不会去外头说,品兰和泰生表哥是天生的一对,有眼睛的都瞧得出。

盛老太太听了这句话,似乎有些兴味,慢慢坐了起来,盯着明兰微笑道:“真论起来,泰哥儿真是个好孩子,家里有钱财铺子,又没有兄弟来争,宥阳地面上看上他的人家可不少;这几日,你姑姑着实疼你,好些压箱底的宝贝连品兰都舍不得给的,怕都落了你口袋了吧。”

明兰看着祖母的眼睛,认真的一字一句道:“姑姑待我好,多半是托了祖母您的福气,孙女再傻也不至于这般自大,品兰和泰生表哥自小一道长大,那个…呃,青梅竹马。

盛老太太微感意外,只见明兰双目澄净明亮,神情丝毫没有犹豫,老太太便笑道:“你倒瞧出来了?倒也不笨。”

明兰很惭愧,若不是那天偷听了一耳朵,她这几日老和品兰吃吃玩玩,哪想得出来。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