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百战黄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

#新疆抢险加固楼兰古城遗址#

楼兰,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名字,代表的不止是曾经的西域国名,也记录了一段段生动的历史,寄托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壮志豪情!

回顾历史,特别是在大唐时期,诗人们对于楼兰的感情可谓是咬牙切齿,提笔挥毫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如此这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楼兰,我看你不爽,就想胖揍你。

身披百战黄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1)

为啥历朝历代对于楼兰有如此深仇大恨,其实这也只是一种代指而已。在诗人们心中,经常出尔反尔犹如墙头草,又身处兵家必争之地的楼兰,就是那些不服王化屡屡入侵的游牧民族的代名词。

所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四海之内舍我其谁的汉唐时代,汉家男儿们都有着策马行天涯横剑斩匈奴的热血雄心,因此破楼兰斩楼兰等也反映出了其中真意。

纵观历史,在各类古籍中也记载了不少异域风情逸事,今天就摘录一二,聊做分享!

更多古今异闻,尽在《山海异语》!

身披百战黄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2)

《酉阳杂俎·卷四·境异》:突厥的祖先名为射摩,生来与众不同,颇有神异。而在舍利海中有位海神,居住在位于阿史德部落的西面地区。

由于射摩有神异之处,因此被海中的神女相中了,每天日落黄昏的时候,都用白鹿迎接他来到海中相聚相欢,到了第二天早上再送他回去。

后来,部落中要举行大型狩猎活动,到了夜里,海神女就对射摩说道:“明天狩猎的时候,你上代所居住生存的洞窟中会有一头金角白鹿跑出来,如果你能射中它,说明我们缘分未尽,可以来往终身。如果被别人抢先了,那从此就相忘于江湖吧!”

到了第二天开始围猎的时候,果然有头金角白鹿跑了出来,射摩赶紧让左右的随从将它围了起来准备射杀。说时迟那时快,正是箭在弦上的时候,却被另外一支箭给抢先了。

射摩顿时大怒,当即拔出四十米大刀就把那位抢先的呵尔族首领给砍了,还对天发誓道:“从此之后,就要以此族人作为祭品来祭天,以谢心头之恨。”

一时手快,让射摩夫妻二人从此天各一方,确实是不共戴天的仇恨。因此,后来的突厥人还有着以呵尔族族人作为祭品来祭旗的习惯。

等射摩晚上回来之后,海神女与他作别道:“你的手斩杀了那人,沾满了污秽的血腥气,因此我们的缘分也从此断绝了。”

叹曰:汉之匈奴,唐之突厥,均是盛极一时亦曾经与中原国度一争高下的存在,然而到最后都被迅速灭亡,只留下了“封狼居胥”,“燕然勒功”以及“天可汗”的赫赫佳话!

身披百战黄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3)

《后汉书》:光武帝建武十六年,交趾(亦名安南)发生大动乱,为首的一对名为征侧、征贰的姐妹。叛乱席卷东南,迅速波及到了两广地区,令天下为之震动。

此时,伏波将军马援(马超的先祖)受命出击,在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四郡集结汉军数万人,分为水陆二路分兵南进。

在合浦进行大军会师之后,马援沿海岸而下,与二征率领的叛军进行正面对决,连战皆胜,不过一年多时间,就把叛军击灭殆尽,并将二征擒杀后传首洛阳。

接着,马援又率领大军一路南进直至巨风,彻底把叛军的老巢捣毁,并立铜柱为界,彪炳史册~想跑,不存在的,那时候就是一句话“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后汉演义》:彼征侧征贰,以南方之妇女,敢尔称兵,想亦由戾气所钟,故有此异事耳。幸而伏波往讨,务绝根株,千里奔波,一年耐久,卒得擒二妇于窟穴之间。倘非坚持不敝,贯彻始终者,亦安能若是耶?伏波铜柱,照耀千秋,宜哉。

叹曰:马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其言其行,掷地有声,千古不朽,堪称我辈楷模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