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常见钙剂怎么给孩子补(如何合理补充钙剂)

钙对我们骨骼和牙齿的构成、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体长期缺钙,可能引起多种骨骼问题,如儿童生长迟缓、成人腰酸背痛、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等,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5种常见钙剂怎么给孩子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5种常见钙剂怎么给孩子补(如何合理补充钙剂)

5种常见钙剂怎么给孩子补

钙对我们骨骼和牙齿的构成、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体长期缺钙,可能引起多种骨骼问题,如儿童生长迟缓、成人腰酸背痛、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等。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补钙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体中99%的钙以骨盐形式存在于骨骼、牙齿中,称为骨钙,1%以结合或游离的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血液和组织器官中,称为血钙。骨钙与血钙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每个人的骨钙从出生后开始积累,到30岁左右到达巅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骨钙逐渐流失。根据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正常人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钙:成年人要达到800毫克,11~14岁、孕中期、50岁后不低于1000毫克;女性孕晚期和哺乳期1200~1500毫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约为400毫克,约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0%。当饮食摄入的钙量不能达到推荐水平时,我们就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饮食补钙放首位

奶制品、绿叶菜和豆制品是膳食钙的良好来源,这些食物吃好了,可以不用额外补钙。

奶制品:牛奶平均每100ml中就有100mg左右的钙,是当之无愧的钙量大户。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只要每天摄入300g牛奶或者其他奶制品,就能供应每日钙量的1/3。

绿叶菜:蔬菜是仅次于牛奶的优质钙来源,不少绿叶蔬菜的含钙量比同等重量的牛奶还要多。

豆制品:黄豆里也同样含有丰富的钙质,平均每100g黄豆中就有191mg左右的钙。

膳食钙的吸收和利用过程,在机体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一起协同作用,如镁可提高钙的利用率,钾能减少尿钙的流失。补钙的同时也要补充维生素D,它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人体10%的维生素D是通过食物获得的,推荐食用蛋黄、蘑菇、瘦肉、海产品、动物肝脏、坚果等。

口服钙剂如何选择

当食补不够及其他特殊情况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剂。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钙补充剂无外乎四类:无机钙、有机钙、活性钙和新型钙。

无机钙主要包括碳酸钙和磷酸钙,以碳酸钙为主。碳酸钙也是目前国产钙片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钙量高、价格便宜,但碳酸钙只有在胃酸的作用下才能分解出钙离子被消化吸收,所以必须随餐服用。有的人胃肠道消化不好,吃完含碳酸钙的钙片后出现胀气、便秘、消化不良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该考虑换其他产品了。

有机钙以柠檬酸钙为主,葡萄糖酸钙、乳酸钙都属于有机钙。柠檬酸钙不依赖胃酸消化,对肠胃刺激较小,所以不论空腹还是随餐服用,都可以很好地吸收,不容易引起便秘。老年人、小朋友、有吸收障碍的人群、炎性肠病人群和胃酸缺乏症的人群都适合有机钙产品。

钙剂补充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人群对钙的需求量不同,对钙补充剂的口感和接受度也不同,比如孩子更喜欢水果味的液体钙,忙碌的上班族更喜欢泡腾片。我们要根据安全性高、胃肠易吸收、服用方便、性价比高的原则来选择钙补充剂。

补钙注意事项

1.钙片睡前吃最好。大多数人吃钙片,喜欢饭后服用,这主要是为了减少钙片对胃黏膜的刺激。实际上饭后服用并不理想,因为钙可能会与食物中草酸成分相结合形成草酸钙,不利于钙的吸收。最佳的补钙时间是睡前,血钙浓度一般在白天较高,而夜间较低,睡前服用钙片可以有效补充血钙,避免骨骼中的钙析出。

2.钙质的吸收随摄入量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峰值后,吸收量不再增加,因此补钙量较大时,应少量多次,日积月累地补充,每次摄入量控制在500毫克以内。

3.如果补钙时出现了一些副作用,可以通过多喝水、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或换一种钙补充剂来缓解副作用。如仍不能缓解,请及时就医。

4.多晒太阳,多进行户外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自身体质,还可以在户外增加晒太阳的时间,适当的阳光照射是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对钙的吸收有益处。

补钙常见误区

误区一:多喝骨头汤、多吃虾皮就能补钙。

骨头汤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脂肪,钙元素的含量很低,100毫升骨头汤只含10毫克钙,而且喝多了容易得高血脂,所以,喝骨头汤补钙的说法是不靠谱的。虾皮确实含钙比较高,100克含钙990毫克,但虾皮含钠也比较高,钠吃多了也会增加钙的流失,所以也不适合补钙。

误区二:钙片都需要嚼碎吃。

市场上的钙片有很多种,大部分的钙片都可以整片吞服,不用嚼碎吃。通常非咀嚼片的钙片口感非常差,嚼碎吃往往很难被人接受,而专门设计的咀嚼片就不一样,不仅味道好,嚼碎后也比较容易被吸收和利用。

误区三:钙片越贵越好。

钙补充剂的剂型和成分不同,吸收率也有差异,各有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钙,才是最好的,并非价格越高越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