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肺移植(湖北最年轻肺移植患者出院)

出院前肺移植团队与患者(右七)及家属合影 医院供图,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72岁肺移植?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72岁肺移植(湖北最年轻肺移植患者出院)

72岁肺移植

出院前肺移植团队与患者(右七)及家属合影。 医院供图

“我的新年愿望就是,畅快呼吸、自由生活。”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双肺移植手术后,27岁的竹安(化名)各项生命体征优良,移植肺已正常发挥功能,于1月5日上午康复出院。他也是截至目前湖北省内最年轻的肺移植手术受者。

“尘肺”3年

“爱心肺”助“小石匠”自由呼吸

27岁的竹安从事石材加工多年,3年前因胸闷气喘在当地诊断为“尘肺”,被给予间断吸氧支持治疗。2020年4月20日,被窒息感折磨得难以忍受的竹安慕名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林慧庆教授专家门诊求医。

经过检查,竹安被确诊为肺部不可逆纤维化,肺移植是这个年轻的生命延续下去的唯一手段。通过肺移植评估后,他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加入“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等待名单。

去年12月19日凌晨,好消息终于从北京传来,一例脑死亡患者捐献的肺源与竹安匹配成功。胸外科王博医生搭乘最早一班武汉-北京的航班,将珍贵的爱心肺源顺利带回武汉。与此同时,一场由医院医疗部组织,胸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和胸外科移植团队参与的MDT团队迅速成立,当天下午,在ECMO的支持下,竹安成功被移植双肺。

在术后快速康复系统下,竹安仅1天时间就拔除了ECMO,48小时后完全撤离呼吸机。

胸外科副主任林慧庆介绍,术后第6天,竹安即可间断脱氧,进行行走训练;复查胸部CT显示,他的双肺已恢复良好,氧合指数居于正常水平。但由于术前消耗较大,营养不足,身高一米七、体重仅44公斤的竹安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只有15,闯过术后感染关后,竹安的后期康复还有一段路要走。

肺部移植需尽早评估

林慧庆介绍,尘肺导致的肺纤维化是肺移植的重要适应症,但像竹安这种异常年轻的尘肺病人极为罕见。

据了解,每年我国约30万人在移植等待的名单中,但仅1万多人能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由于等待供体的时间无法确定,有肺移植意愿的病人,需尽早到医院就诊评估身体状况,尽早进入“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等待名单。如任由疾病进展罹患肺动脉高压之后,移植机会就非常渺茫了。

根据国家肺移植质控中心的数据显示,在肺移植术后快速康复领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排名全国前列,平均术后12天即可出院。该科还设有专门针对贫困患者的“盛帆基金”,竹安在入院期间经过申请,耿庆主任代表科室给予他3万元“盛帆基金”手术费用资助,进一步降低了他的个人医疗费用。

通讯员杨岑 记者张剑

作者:张剑

来源: 武汉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