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艺八大匠人(农村5类匠人曾被视为)

“三百六十行,代代有更迭”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不住的东西被保留在记忆里,成为永恒的经典。而在我国古代的三百六十行职业中,有些已经杳无音讯,他们有的是被其他事务所替代,有的是因为传承难度太大,或者一代单传而失联。

而农村人记忆中的5种职业,曾经是家庭请客尊贵的“座上宾”,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慢慢消失,那么这五种职业分别是什么呢?

民间手艺八大匠人(农村5类匠人曾被视为)(1)

一、木匠

木匠是近几十年消失非常多的一个群体。说到古代的木匠,人人都知道鲁班,知道鲁班造锯的典故。古代的木匠都是能工巧匠,可以不用钉子、不用胶水,只用榫卯结构,制造出稳定又精美的家具,不仅耐看还耐用。

而在以前,农村人辛苦半辈子,也就是为了盖一栋自己家的房子,对待木匠可谓是尽心尽力。小心伺候,生怕惹得木匠生气,不好好置办自己家的家具。因此木匠在以前可谓社会地位颇高,去主家工作,还会受到主家的热情招待,端菜上酒,封为“座上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木匠职业逐渐消失被装修工人替代,也没人再用复杂的榫卯结构,而是用钉子与胶水,放弃了木匠的坚持。

民间手艺八大匠人(农村5类匠人曾被视为)(2)

二、老篾匠

第二种消失的手艺人则是老篾匠,也就是用竹子编制箩筐、簸箕的手艺人。以南方人居多,因为南方主子茂盛。以前农民上山农忙,往往会背着竹子编成的载具,既方便又环保。

老篾匠都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将粗壮的竹子进行拆分,随后剪成细密的竹条,这样就能进行编织,通过巧手编成精美的竹制工具,甚至是装饰用的家具。

还有的手艺人会为精美的小物件进行上色、描绘,令其变得更加漂亮。可惜现在做这种手艺的工作者越来越少,随着铁制器皿和铝制器皿走进居民的生活,老工匠逐渐消失在老百姓的生活中。

民间手艺八大匠人(农村5类匠人曾被视为)(3)

三、焗酱

随着铝制锅碗瓢盆的普及,焗匠应运而生。

小时候使用的锅子并不耐用,时间长了便会产生厚厚的黑灰,或者用着用着就会发生漏水现象,这样就需要去补个底或者补个洞。于是农村妇人们便会在赶集的时候,带着出问题的锅碗瓢盆找人处理。焗匠手艺非常高超,敲敲打打之间,就能令破碎的铝制器皿恢复如初。

而有的焗匠还有一门手艺,那就是粘补碎碗。

以前的农村,瓷碗可是紧俏物品,都要被放进嫁妆里的贵重之物。因此家里瓷碗不小心摔碎了,并不舍得扔掉,而是带到集市上找焗匠处理,焗匠可谓“妙手回春”,能令瓷碗崭新如初。

民间手艺八大匠人(农村5类匠人曾被视为)(4)

四、骟匠

骟匠是一种特殊的手艺人,他与其他摆弄死物的手艺人不同,他摆弄的是活物。以前的农村可谓是家家户户都进行牲畜的养殖,什么牛啊、羊啊、猪的,不一而全。但这些牲畜要想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那都需要经过一个流程,也就是它。

这就是去掉牲畜的生殖器,不去掉生殖器的牲畜会有一种骚味,是很难下口的。而去掉生殖器之后的牲畜,就不会再有繁育后代那档子事,可以“心无杂念”,愈发白白胖胖。

但这种工作一般人是做不了的,因为要精准找到牲畜的生殖器,还要避免术后发脓感染,非常有技术含量。在以前一度是紧俏的职业。但随着养殖牲畜的老百姓越来越少,这种职业渐渐淡出了群众的视线。

民间手艺八大匠人(农村5类匠人曾被视为)(5)

五、货郎匠

货郎匠是走街串巷,经常喊着“磨剪子来”的手艺人。

有的货郎匠还兼职卖一些家用小物件,像是发卡、梳子,在交通不发达的以前,这样的货郎匠可以说遍布大街小巷,与谁都能聊上两句。但随着交通愈发便利,老百姓足不出户也能买到所有商品,货郎将逐渐从大街小巷中消失,只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了。

民间手艺八大匠人(农村5类匠人曾被视为)(6)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定落后的职业要被人们所抛弃,曾经的职业者也就变成了无业游民,或者说另讨生计。一项技术或者商品的问世,导致的可能是成千上万人的失业下岗,但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没人能够阻挡。

你的记忆中还有哪些消失的手艺人?觉得手艺人的消失是好是坏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