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粮草都是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战争中的粮草多重要?看一下就明白

在古代,有一句话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说的是百姓对于一个君王的重要性;而对于老百姓来说,“民以食为天”是一件更加重要的事;但是在战争中,对于将士们来说,除了有过硬的军事装备和军事力量,最重要的就是粮草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一句话。

粮草是一个军队能不能打赢一场战争的基本保障,有很多的战事案例都能够反映,要是没有了粮草,就算你的兵力再强,都会被打击,因为没有充足的补给,就可以将士兵饿死了。

古代打仗粮草都是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虽然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在后期的时候,也曾经多次带兵攻打魏国,但是最后都因为耗尽粮草而退兵。由此可见粮草对于行军打仗有多么的重要。

在一个军队之中,粮草运输也是很困难的,古代并不像现代这样,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他们大多靠木车运送粮食。粮草的量很大,往往需要很多的士兵去护送,孙子云:“驰车千驷,草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运送粮草,需要一支十万人的大军。而且若是从陆路运输,还要提防是不是有敌人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灾难会发生,若是从水路出发,还要注意水面的情况,众多原因加在一起,可见粮草在运输中有多困难。

古代打仗粮草都是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粮草跟不上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生活方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般来说,家中种的粮食都是自己吃的,在行军打仗中,国家的平时虽然也有囤积粮草,但是面对一个庞大的军队,也是供不应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只能从民间抽调粮食,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方式也不是长久之计。

古代打仗粮草都是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3)

在清朝乾隆时期,乾隆曾经两次出兵兵准噶尔,共耗费了三年的时间,原因就在于第一次出兵的时候,并没有准备好充足的粮草,用的是边打边抢的策略,抢的是草原部落的粮草,草原各部落被激怒后,就联合起来反抗乾隆。后来乾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去准备粮草,才又二次出兵准噶尔。

古代打仗粮草都是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4)

面对这样的事情,有长远眼光的人就会提前囤积大量的粮草,以备不时之需。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意识到了粮草的重要性,他在势力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就收留很多的流民过来为他种植庄稼,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就会先囤积粮食,这样的话,在战争中就不会担心没有粮食吃了。

古代打仗粮草都是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5)

所以说,在古代的一场战争中,粮草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运输很耗费时间,更重要的是在一场战争中,它是将士们的后勤保障。因此,粮草问题一直是古代统治者们头疼的一件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