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有秦皇岛校区么(燕山大学与黑龙江的爱恨往事)

源自哈工大的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2020年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哈工大为此举办了隆重的建校100周年庆典。由于今年情况特殊,国内外兄弟高校纷纷选择发贺电贺信的方式向哈工大致以生日祝福,就连作为兄弟高校代表发言的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也选择了视频致辞的方式。

但有一所河北高校却派出了以学校书记和校长为首的高规格团队,亲赴1000公里外的冰城当面向哈工大致以最为诚挚的祝贺。并且在官网上制作了祝贺视频,同贺百年华诞。这所高校就是源自哈工大,后发展为国家重点大学的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有秦皇岛校区么(燕山大学与黑龙江的爱恨往事)(1)

哈尔滨工业大学

按照“一五计划”的安排部署,国家在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建设了第一重型机器厂。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北方邻居援助的很多专业机器很难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校哈工大为了更好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将校内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整合为哈工大重型机械学院,校址设在齐齐哈尔富拉尔基

但随后哈工大隶属关系变化了变化,直属于科工委。但此时重型机械学院开办的专业却不再适合隶属于哈工大。因此重型机械学院脱离哈工大母体,开始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

燕山大学有秦皇岛校区么(燕山大学与黑龙江的爱恨往事)(2)

哈工大重型机械学院

到1978年,即独立办学18年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被批准进入第四批国家重点大学行列,学校也发展为以重型机械为主的工科性强校。

为什么要离开齐齐哈尔富拉尔基?

尽管东重成立之初的目标是为了服务富拉尔基的重型机械厂建设,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富拉尔基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学校的进一步建设发展了。富拉尔基距离齐齐哈尔市中心有近40公里,交通极不便利。且当时没有到富拉尔基的直达车,必须到齐齐哈尔或哈尔滨倒车。据退休教授吴坚回忆:

“我们轧钢专业总共举办过两次国际会议,邀请外国专家来,结果只有两位日本专家来参会”。

由于交通不便和气候恶劣,不仅学术交流困难,需要的优秀人才难以引进,本校的教师队伍也难以稳定。当时学校有500余名教师,却有多达300多位要求调走。与此同时,学校的生源质量也逐渐下降,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地域的严重制约。

燕山大学有秦皇岛校区么(燕山大学与黑龙江的爱恨往事)(3)

齐齐哈尔

因此,当时的东重校领导审时度势,决定南迁,为此学校成立了沿海调查团。恰好,国家在这个时候公布了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学校决定先去这些沿海开放城市进行走访,建立分校。

而在这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东重考察团拟先赴秦皇岛、烟台和威海等地考察。但到了第一站秦皇岛,就受到了秦皇岛方面的热烈欢迎。且秦皇岛为东重南迁提供了特别优惠的条件。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设立东重秦皇岛分校。

燕山大学有秦皇岛校区么(燕山大学与黑龙江的爱恨往事)(4)

秦皇岛市

但建立分校又谈何容易,不仅面对齐齐哈尔方面的反对,更面临资金的缺口。为避免高教资源流失,齐齐哈尔甚至切断了东重建分校的资金。幸好东重直属于机械工业部,审批权在部里。尽管有重重阻碍,秦皇岛校区最终于1985年5月初开始建设。

但由于机械工业部批复为1985年开始招生,因此学校决定先建设教室和宿舍等关键设施,力保学生按时入学。但到了夏季,施工人员纷纷回家收麦,工期难以按时完成。学校领导当机立断,全体领导带头下工地,师生员工全上阵,终于在学生入学之前建好了8间平房作为教室。正是这8间平房,成为东重人二次创业的最初资本。燕山大学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燕山大学有秦皇岛校区么(燕山大学与黑龙江的爱恨往事)(5)

燕山大学筹备处成立大会

为何整体南迁秦皇岛?

但时间到90年代中期,形势又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机械工业部酝酿将南北两校一分为二,齐齐哈尔部分下放黑龙江,秦皇岛部分则下放河北。值此学校存亡之际,学校领导突破层层阻碍,决定全校南迁秦皇岛。

两校合并,需要巨量的资金。而此时的东重由于建设秦皇岛校区,已负债3000余万,有心无力。机械工业部则明确表示,部里没有钱,合校只能是学校行为。燕山大学原校长王益群曾回忆那时候东重的艰难处境:

我反复考量,经学校领导班子统一研究后,决定靠自主努力创造条件,聚全校之力拼死一搏,终于实现了北校南迁,两校合并。

燕山大学有秦皇岛校区么(燕山大学与黑龙江的爱恨往事)(6)

秦皇岛

学校上下以拼死一搏的勇气,仅用一年时间就将北校人员、设备整体南迁,堪称奇迹。因秦皇岛背靠燕山山脉,故在北校南迁后更名为燕山大学。燕山大学在王益群老校长的带领下,大手笔购地3900亩,学校迎来新的发展……

后序

两次创业,一次南迁,克服重重阻碍,方有今日燕大。虽然从今日眼光来看,南迁秦皇岛并非最佳选择,但这也许是那个时候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王益群.《历史的回顾》.《燕山大学报》。

宋维公.《穿越时光年轮 感悟燕大精神》.《燕山大学报》

您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评论!

如果喜欢,一定记得关注哦,带给你好看的高校历史和发展现状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