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米脂因地制宜四大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记者 孙增胜 董超)米脂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干旱的气候,贫瘠的资源,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脱贫攻坚以来,米脂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小米,山地苹果,电商,光伏发电四大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2018年,全县实现了脱贫摘帽,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米脂因地制宜四大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记者 孙增胜 董超)米脂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干旱的气候,贫瘠的资源,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脱贫攻坚以来,米脂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小米,山地苹果,电商,光伏发电四大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2018年,全县实现了脱贫摘帽。

65岁的张永勤是米脂县印斗镇对岔村的贫困户,种了一辈子土地的他,没想到靠种谷子脱了贫。

米脂县印斗镇对岔村脱贫户张永勤:“去年种了六亩。”

记者:“效益咋样?”

张永勤:“每亩能产700斤,一斤卖两块七毛五。”

记者:“除过你家里留的全部卖了能卖多少钱?”

张永勤:“卖了八千多元。”

张永勤告诉记者,以前,他家只种一亩谷子,自从2016年脱贫攻坚以来,米脂县给种植谷子的贫困户加大了补贴力度,调动了他们种植谷子的积极性。

张永勤:“现在我们种谷子全部国家补贴,种子、肥料、播种、耕地全部国家补贴,我们就光出人力。”

米脂县印斗镇对岔村党支部书记王芝成:“就在这个前提下,每一个贫困户每一亩国家给补助200块钱。”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很多贫困户不敢大面积种植谷子,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谷子销路不畅,如今,由于电商的加盟,他们种的谷子成了紧俏货,不愁卖了。

王芝成:“电商没来之前,每斤谷子一块九,一块九毛五,现在涨成两块七毛五。”

去年,米脂县印斗镇对岔村150户贫困户种植谷子的面积由原来的500亩增加到1500亩。依靠种植谷子,全村脱了贫。

王芝成:“总收入就是300多万。”

记者:“那一家将近两万?”

王芝成:“就是一万多两万。”

谷子脱壳后就是小米,一直以来,米脂以小米而闻名天下。2008年7月1日,国家原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米脂小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脱贫攻坚以来,为了让米脂小米的品牌价值得到充分释放,米脂县将小米的广告做到了央视,使米脂小米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

中共米脂县委书记王国忠:“我们把小米的广告做到了中央电视台,也作为我们国家品牌计划,通过抓品牌,就把小米的销售价格提升了,市场接受程度增加了,小米的价格也增加了。”

品牌竖立起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在质量上下功夫。为了引导全县小米产业升级发展,米脂县政府成立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政府投资,流转村民土地,建设万亩有机小米基地。

米脂县唯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冯翔宇:“主要生产有机小米,我们使用的都是有机肥料,谷子地不允许使用化肥,不允许使用农药。”

万亩有机小米基地的建设,不但加速了米脂小米产业的升级发展,而且,还带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沙家店镇张坪村的脱贫户张广周农忙时就在唯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打工,一年下来就有几千元的收入。

米脂县沙家店镇张坪村脱贫户张广周:“主要是撒肥锄地,完了还有收秋。”

记者:“一天多少钱?”

张广周:“每天是170元。”

冯翔宇:“我们截止目前,涉及的贫困户是386户,贫困人口490多人,去年贫困户在我们这里打工的话,基本每一个贫困户的年收入,都在五六千元以上。”

现在,米脂县的小米种植已经发展到10万亩,对全县的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全覆盖。

为了让村民拥有长效产业,保证他们能够持续增收,米脂县根据自身地理特点,大力发展山地苹果。其实,早在2014年,米脂县就开始发展山地苹果,但一直没有形成产业,主要原因是村民对于苹果这个产业认识不足,担心销售不畅,苹果烂在自己手里。为了打开这一局面,米脂县首先鼓励有胆识的农民企业家流转土地,发展山地苹果合作社。高硷桂玲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在这样的产业模式下,最先发展起300多亩山地苹果种植基地。

米脂县高硷桂玲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姬桂玲:“他就是一个通水修路,这个冷库也补了60来万元。”

截至目前,米脂县总共发展山地苹果种植基地77个。种植基地的不断壮大,不但带动了米脂县山地苹果的品牌建设,而且,还通过在专业合作社务工,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米脂县银州街办高硷村脱贫户艾成林:“每年能挣两万多元。”

记者:“那你以前呢?”

艾成林:“以前在外地干活。”

记者:“那个能挣多少?”

艾成林:“挣个一万多。”

姬桂玲:“我这里有23个贫困户每年打工,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人家家里也不误,两不误。”

在山地苹果合作社的带动下,原来持观望态度的村民纷纷加入到种植山地苹果的队伍中来。对于散户种植,米脂县通过农田建设、树苗、化肥等方面加大补助力度。沙家店镇清水沟村50多户村民就种植了704亩山地苹果。

米脂县沙家店镇清水沟村党支部书记常建飞:“最早的一批园子现在有100来亩,今年已经挂果了。挂果以后到了盛产期的话,这个一亩苹果差不多收入到一万块钱,人均的话,咱们现在就是三亩半苹果,人均收入三万来块钱。”

候忠发是米脂县沙家店镇清水沟村的脱贫户,他总共种植了20亩山地苹果。目前,苹果树长势良好,侯忠发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希望。

米脂县沙家店镇清水沟村脱贫户候忠发:“平时对这比什么都重要,精心。做梦想着叫这挂果,早点挂果。”

记者了解到,目前,米脂县已发展山地苹果20万亩,人均达到了一亩多,两年后全部挂果,脱贫户的收入将再上一个台阶。

为了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让米脂特产走得更远,米脂县2016年就成立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目前有37家企业入驻。对于入驻企业米脂县实行免除办公场地等五免政策,电商则通过“电商+订单农业”“电商+保险”等模式,帮扶贫困户脱贫。

米脂县某电商负责人:“和本地的种植户签订订单农业,贫困户每公斤高于4毛钱,残疾人每公斤高于6毛钱。”

米脂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吕德勇:“电商企业通过网络销售,2018年销售了小米杂粮七千多万元,为贫困户增收了750多万元,受益贫困人口到五千余人。”

建设光伏扶贫电站是米脂县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又一举措,目前,米脂县投资2.17亿元,建设了总容量25万兆瓦光伏扶贫电站,每年发电量达3300万度,可持续25年为全县87个贫困村5842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米脂县农业生态扶贫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申飞霞:“按照建档立卡的87个贫困村,下发到他们村,然后由他们村发给每个贫困户,每个贫困户每年将近受益一千元左右。”

在政府的规划和帮扶下,米脂县的特色产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为脱贫攻坚支撑起一片广阔的空间。米脂县脱贫摘帽的经验再一次说明:只要精心谋划,下大力气开发利用好本地资源,脱贫奔小康的路会越走越宽广,群众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