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农民老太太(这个没出过省的农村老太太)

62岁农民老太太(这个没出过省的农村老太太)(1)

老柳今年六十五岁,她的记忆力减退到很简单的话也要重复很多遍才记得住,嘴也变得不大利索。

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农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老柳说太难了。

她学得很慢,但她还是学会了。

当我看到她在抖音上唱秦腔,跟她的一拨儿粉丝互动的时候,我惊呆了。

老柳说,还要唱流行小曲,这样点赞量更高。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我太佩服老柳了。

撰文丨青火 编辑丨涉川

栏目丨幸福写作社 值班编辑丨晓理

幸福写作社,因为写出人生的苦难挣扎、高光和暗部,因而写出活在这珍贵的人间的幸福。

投稿或投故事,请发送至ts-mama@qq.com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一定要高学历的妈妈,才能做孩子的榜样吗?

青火的妈妈老柳,初中学历、大半辈子都在农村做小买卖,她与广大农村女性一样,大多数时候只是社会的边缘、男性的跟从者。

她受到打击会颓废,换了行业不会干,拿着智能手机很头疼。她只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千千万万的农村女性中的一个。

老柳又是一个有顽强生命力的人,生活给她的一切,她都照单全收。

在汹涌的时代洪流中,她始终都能在泥中摸爬滚打着站起来,让自己和孩子过得不错,一旦抓到一条缰绳,就能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即使到了六十多岁,也依然能成为自己高学历女儿心中的偶像。

以下是青火的自述。

开加工厂的老柳

让我当了回“富二代”

我小的时候别人都管我们家叫万元户,在80年代中期,“万元户”在农村还是让人如雷贯耳的,当时的我可能就好比现在城市里的“富二代”。

这辈子我能当回“富二代”,要感谢老柳啊。

我大概两岁半时,我爸跟村里签了一份合同,承包了集体的加工厂,做起酱油、醋,半年之后又做豆腐、豆芽、面酱、榨菜、麻辣丝,规模越来越大。

他们开着手扶拖拉机到处卖货,方圆二三十余里的村子、街道全被老柳的大嗓门扫荡了,甚至后来两个步兵部队都成了他们的稳定客户。

每逢临过年时,豆腐生意都好到不像样子,老柳连着几晚不能睡觉,还玩过一次失踪,把我爸吓坏了。

那一次正逢停电,老柳不见了,我爸和两个亲戚满加工厂找不到,去不远处的村子找一圈也不见踪影,来电后,亲戚在豆腐房的灶火前找到老柳,她坐在小板凳上,窝着身子吊着头,正睡得欢,灶里还烧着火。结果是老柳干活儿太拼命,还被批评了。

就是在这么忙的情况下,老柳还买了八只小猪仔,她嫌豆腐渣倒掉太可惜,还不如拿来喂猪。

后来,她又养了五只羊、六七十只鸡、四五百只荷兰猪,专门收麦麸和玉米渣,喂这乌央乌央的一群。老柳后来跟我说:你们小时候可没缺过肉吃。

62岁农民老太太(这个没出过省的农村老太太)(2)

开批发部的老柳

数钱数到手抽筋

老柳这辈子最拉风的几年,大概是从我读小学四年级开始的。

那会儿,90年代初,她和我爸开一家主营烟酒的批发部。生意好到什么程度呢,每晚她和我爸都要数钱,面额一百的五十的,数够一百张就扎起一捆。

我就亲眼看着一捆一捆的钱,“刷刷刷”地被扔进一个超大的保温桶。

他们不敢买保险柜,怕太耀眼,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被小偷撬了。

有时,钱太多,数不过来,我和哥哥就被喊去当劳动力。成年后,有次当着室友面数钱,大家惊叹我的速度能媲美银行柜员。

那会儿,周围的商铺几乎都配验钞机,但我家没有,因为老柳的手就是验钞机,不管多大面值,是新是旧,只要经她手,全能精准识别。

到了冬天,尽管身边有炉子,老柳忙于生意,没时间换蜂窝煤,炉子一般都灭着,她的手就成了缩水版的拳击手套,冻的,肿到发亮的手背上裂着几道鲜红的血口子。

但,这也毫不影响她能边点别人的付款,边从中抽出一张假钱。

被我爸收的假钱,老柳搭车去趟离家很远的市场,观察一圈卖家,就能顺利脱手,她还说假钱不能给近处的人,不然还会流进自家抽屉。

老柳不愧是老柳。

62岁农民老太太(这个没出过省的农村老太太)(3)

出门要账

老柳说,我怕人把我往死里打

我爸面性软,好说话,逢着大客户想赊账,他都给赊,但是,去要钱的事,都是老柳干。

90年代初的治安可不比现在,跑客运的人是明目张胆满大街抢顾客,经常发生抢人打架事件,我曾亲眼看到一个中年人被打得满脸血,蜷缩着晕倒在地,警察来时,已经一命呜呼。

老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独自出门,去离家100多公里的山区要账,进山后,还要倒车,再步行。

那次,她晚上没回家,也没往家里打电话,把我和我爸吓坏了,结果第二天早上,老柳不仅人回来了,兜里揣着万把块不说,还拉回一车像模像样的家具,我爸站在门口,睁大了眼睛,笑着说:曹家户出了个增增(超厉害的意思)。

老柳说,借钱的人赌博成性,没钱还,她就找来装卸工人拉了人家的家具走,生怕那人集合起当地人把她往死里打。

但是她说,为了孩子,为了一家人不白干,豁出去也得拉。

62岁农民老太太(这个没出过省的农村老太太)(4)

中年丧夫

老柳带着一双儿女搬了家

搞豆腐厂也好、开批发部也好,不管我爸带她走进什么样的世界,她都不需要时间适应,还能和我爸打好各种配合战,甚至有些地方,胜过我爸。

我爸的眼界,加上老柳的神助攻,让我们家的生活蒸蒸日上。

只是,她刚拉风没几年,就遭到了致命一击:我爸太潇洒,上午还在家,下午就一句话不留,去了极乐世界。

一个四十刚出头的女人,带着一个读初中的女娃,一个快考大学的男娃,和一个偌大的生意,要继续活下去。

老柳花了两个月处理好生意,带着我和哥哥搬了家,呆在家里颓废了一段时间。

她从来没在我面前掉过一滴泪,但是,白天起床后,我能看见她肿胀的眼睛,她从来没说过什么,我也不敢问。

有次,我半夜醒来,发现老柳不在家,吓坏了,哭着去叫对面邻居的门,邻居披衣开门后,看到斜对面的邻居家灯火通明,建议我去瞅瞅,我还没去,老柳就急匆匆跑出来,忙说:对不起,回、回,我以后再不看人打麻将了。

当时,以为老柳真的就是贪麻将,长大后,才知道,是心太苦,夜太长。

厨艺暴涨的老柳

我爸走的那年过年,老柳过得格外艰难。她只会烧稀饭做面条,但过年是要“打油锅”备年货的,老柳只好找邻居帮忙,帮她炸豆腐、炸红薯、擀饺子皮。

她心里七上八下地挨到春节,有一家亲戚来看我们,带了土鸡,老柳不会做。

那年过年,再没有谁来我们家了。

大年初一,阳光灿烂,没一丝风,我和老柳坐在家门口,看着冷清的街道,晒着太阳。她临时起意说去爬山,我们便往山里走,半道上有条铁轨,老柳踏上铁轨,我紧跟在后面。

我们谁没和谁说半句话,但是,我总觉得我们在互相说话:没事,都会过去。

没想到后来,老柳厨艺暴涨,学着做棋子豆(一种面食)、嘣豌豆、炒各种小菜。她把胡萝卜切成细丝,和粉条炒,味道好极了。

她发现我喜欢吃芝麻酱,就满市场找最纯正的芝麻酱,看我大勺大勺往嘴里送,她就乐不可支。发现我爱喝醪糟,就买回手工醪糟,我想喝的时候,从没发现家里没了。她听人说起一种当时特别流行的面包,就跑去超市买,我还记得叫古德面包。

老柳做生意的那些年,一门心思在生意上,我几乎没见过她的这一面。

哥哥蹲在那里哭

老柳心疼坏了

老柳在家没闲着多长时间,心里就没底了。她怕存款扛不到我和哥哥长大,做起了小买卖,从离家100多公里的地方进货,在家旁边的市场上支起一个小摊,卖内裤、秋衣秋裤、袜子、手套等。

做惯了批发生意的老柳,不会零售。做批发属于薄利多销,零售可以一件成本很低的东西却赚很多,老柳一下不会了,老觉得赚一点就够了,但零售没有多少量,这样下来,她就老亏。

一年后,老柳收手不干了,把没卖出去的货全部送人,没过多久,就又开始折腾收粮食的生意。

哥哥去读大学前,在家里设了酒局,请了邻居几家叔叔伯伯喝酒,他对邻居说:我得去上学,以后,我妈就靠你们罩着了。

那是老柳第一次见自己儿子喝酒劝酒。

酒局散后,已是凌晨,老柳发现儿子不见了,到处找,在离家不远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

哥哥蹲在那里哭,老柳心疼坏了,强忍着泪水,说:好了,回去吧。

若干年后老柳回忆起此情此景,依然会哭得不成样子。

进军抖音网红的老柳

现在,老柳六十五了,头发花白,褶子满脸,耳很背,患甲减以及其他好几样叫不上名但有症状的毛病。

嫂子给她买了部智能手机,喊她学着玩儿,老柳一想到要记各种操作步骤都烦死了,觉得太麻烦太难,拒学。

没几天后,她转念一想:要是不学,钱就白花了,这怎么行。

就这样,老柳开始摸索智能手机。

起初,她啥也不会,就在屏幕上乱点,点得手机不是卡就是死机。

但是老柳不屈不挠,逮着谁都问,很快,就知道用一些常用的APP,比如头条,比如微信,还嚷嚷着让我们给她下了抖音。

老柳就此和抖音结缘,一发不可收拾。

一开始,她只是随便看,看着看着不过瘾,就琢磨自己也玩儿。慢慢地,她看到有人唱秦腔唱得很好,心痒痒的也想学,就开始了。

但是,第一步,记词,对老柳来说,就很困难。

因为常年吃药,她的记忆力减退到很简单的话也要重复很多遍才记得住,嘴也变得不大利索。

她就先把词写到本儿上,对着念,念上几遍对词的意思熟悉后,就趁着做家务做饭的当,开着手机听,一遍遍地听,循环播放,听着听着就会情不自禁跟着唱。

老柳的第一个秦腔视频,四句词,差不多耗了一整天。

有一天,她兴冲冲地告诉我,她的视频点击量有八十了,还说她忍不住一会儿看下点击量,一会儿看下谁点赞了,一会儿看下有没有留言。

看到有人留言夸她唱得好,她就高兴得不行。

慢慢地,老柳学唱秦腔花的时间越来越少,动作也不需要模仿别人,全是自己发明创造,点赞量一点点升至四五百。当初,她可是觉得只要有一百的点赞量,这辈子就行了。

老柳说自己性格适合唱秦腔,但秦腔学到有模有样后,她还是选择突破舒适圈,学起流行小曲儿,且越唱越好,点赞量比秦腔的还高。

老柳树对每一条留言都认真回复,有时她回复留言就得花一两个小时。

看到有人留言说:阿姨,我就爱看你唱攒劲的戏。老柳第二天肯定会特意学一段发出去,满足人家。

有人留言说:阿姨,我就爱听你唱陕北酸曲儿。老柳也是赶紧再学一段新的。

在粉丝的鼓励下,老柳信心爆棚,她说:我觉得我有拍抖音的天赋。

老柳是我偶像

作为女儿,我不仅要感谢那些鼓励老柳的人,更要感谢老柳,这老太太让我在奔四的路上,发现亲娘就是偶像。

人到中年,在家当全职太太多年,我似乎才找到了自己有热情做的事,结果是一边做一边自我怀疑。

有一天,这种自我怀疑的小火苗正在心里蔓延的时候,老柳发来一条信息:看看,给点意见。

下面紧跟四五条她拍的抖音视频,我手机没装抖音,所以,老柳偶尔会发几条到我微信上,美其名曰求指导,其实就是凡尔赛。

我边看边笑,没法想象一个记忆力退行、嘴巴不利索、满身这这那那病的老太太,是怎么一点点学起,又怎么一点点进步,直到出现像模像样的作品。

靠在女儿兴趣班的椅子上,回望老柳这一生,我第一次深深地崇拜这个没读过几本书,没出过省的农村老太太,并认定她就是我的偶像。

她的一生好像就没迷惘过,遇到困难都能扛过去,对生活越来越有热情,我突然觉得,人生也没啥大不了的,我不过才三十几而已,还迷惘个什么呢?放手去干就是了。

编者后记

人到中年,忙于事业和孩子,有时会忽略老人的精神生活,有的时候年老的父母,也需要重新被注入力量。

如果说2020年令人唏嘘的“假靳东”事件,是被忽视、被边缘化的老年女性,在互联网中寻找虚假的温情和价值感,老柳则是在互联网伸出的友谊之手中,找到了热情,找到真实的价值感,找到了人生的新事业。

或许她很早就不懂得这个时代了,但是这一次,她干得漂亮。

你的父母有没有年老了依然让你钦佩、让你自叹不如的时候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

最后,剧透一下,青火所说的人到中年才找到的有热情去做的事,实际上就是她在童书妈妈成人写作营上找到的写作梦。成人写作营的课程升级了,经典成人写作营正在招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童书妈妈三川玲公号,了解具体信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