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庭花影夜迢迢(望夫石下情如海)

作者:金明半

开始知道“望夫石”,是因读了唐朝王建的一首关于《望夫石》的抒情小诗: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这首小诗在我脑海中绘出了一幅生动感人、情真意切的“女子望眼欲穿盼夫平安归来”的图画。

一庭花影夜迢迢(望夫石下情如海)(1)

一庭花影夜迢迢(望夫石下情如海)(2)

浩浩不断的江水浪花翻卷着东逝,望夫山屹立在江畔默然无声,山头伫立着状如女子翘首远眺一般的巨石。山,雄宏巍峨;水,悠悠东流,石,深情远眺。山、水、石,动静错落,相映成趣。

读着小诗,仿佛一尊有灵性的石雕傍江而立,翘首远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而“望夫石”风雨不动,坚如磐石,年年月月,日日夜夜,长久地经受着风吹雨打,然而它没有改变初衷,依然伫立江岸,长久想念……

小诗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对亲人的牵挂思念刻画得淋漓尽致。一幅生动形象的“思夫图”巍然跃入脑海,挥之不去。

原本感觉这些坚硬且冰冷的石头本无情感,但是这首小诗却使得“望夫石”生命的气息扑面而来。思念的情感,坚贞的形象,落寞的态度都反映在“望夫石”翘首远眺的等待中。悠悠不尽的情思,同悠悠不绝的江水,都生动地表现了盼望丈夫归来的媳妇的热切、真挚、怀远和思念之情。

后来得知“望夫石”是一个久远美丽而又浪漫的传说。

说是在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连发洪水。黄河改道夺淮入海,使得整个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中。禹继承父志根治水患,造福黎民。不辞千里跋涉,他最终从涂山氏国酋长蒙那里得到秘藏的《水经图》,同时也赢得了蒙之爱女的芳心。这在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中有所记载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禹娶了涂山氏女后继续治水,颠簸跋涉在外,即使儿子启出生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一路引向了黄海。

但是涂山氏女日夜思念丈夫,在涂山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望穿秋水,日日年年,精诚所至,化作成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也把它叫做启母石。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而且还要生生不息地眺望下去,日日月月,岁岁年年。

“望夫石”在中国很多,香港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上、长城脚下的凤凰山上、桂林漓江边九牛岭下斗米滩处等等都有其形象。

“望夫石”俨然成了忠贞的代名词,石头在大自然的寒风暑雨、冰雪酷寒中朴拙、生硬、不变、无语等等品质从此和女性在挫折痛苦、生离死别面前表现的善良、坚贞、无怨、无悔联系起来,浑然一体。

乾隆皇帝就在“望夫石”上留下了亲笔御题: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吊乃郎。

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

由来此日称姜女, 尽道当年哭杞梁。

常见秉彝公懿好, 讹传是处也无妨。 

看来天子终归是天子,“讹传是处也无妨”一句显得天子明白而又真诚。他知道这块石头的含义,当然他更明白“望夫石”教化万千子民的作用,在他帝王的心里也是明镜似的,知道这一形象是远征历史的见证,也是一种百姓内心一幕永不消失的辛酸无奈的写照,“望夫石”的形象绝不止于明眸秋水、盼望夫君一倾内心思念了得。

不知道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的时候,有没有“涂山氏之女”化为“望夫石”的传说。只是感觉心里很难过、很凄凉。

这“望夫石”到底告诉了我什么?

除了坚贞不渝的等待、对丈夫外出的担忧、对亲人归来的召唤之外还有吗?

女子无才,当一支支生花儿的妙笔把历史舞台上男人们的丰功伟绩、文治武功描摹的天花乱坠、历历在案时,女子只能在家里等待,焦虑和纠结充满一屋,无计可施,最伟大的也就是站在山头上望一望,回家等,再到山上眺望,再等,一直等下去。在那样一个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约束之下,不能外出寻找、不能改嫁、不能把自己一腔真情告白别人,面对这样一个生不见还,死不闻讣的局面,女人能够做的除了等待还是等待!

诗仙李白说“望夫石”:

仿佛古容仪,含愁带曙辉。

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

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

其中“仪”“愁”“泪”“恨”“寂”“待”等等几个字正是诉诸的这种离愁哀怨、思念待归、无奈哀婉的情愫,也透射出过去女子的闭塞和凄凉。

身为女子不能不触动情怀。

可见,封建时代流行“思妇”女性,就像是流行感冒,由不得女性自己。孤儿寡母历经种种艰难困苦,饱尝日日相思折磨,依然对丈夫至死不渝盼望着,不论远行在外的男人,还是留守在家的女人,在心中编织这种梦或是寄托这样一份希望之时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家能够由衷接纳和赞叹的美德。

也许,社会需要这样的思妇形象,“望夫石”在全国才会产生那么多!有史可鉴,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纯朴的节操,坚贞的爱情,肝肠寸断的等待,热切盼望的倾诉,思妇、怨妇、哀妇们不知!她们就是伫立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千年不动、无怨无悔的石头!

石无言,诉说在!

妇无言,精神在!

“望夫石”在,坚贞就在!精神寄托就在。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在“望夫石”下瞻仰观看,又到“望夫石”上登踏抚摸,各自用心去感受变成石头盼望夫婿归来的这个曾经的女人千古不灭的情感世界。

曹丕在《列异传》中也记载了“望夫石”的传说。说武昌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幼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

我敬佩之至,感慨良多,毛骨耸然。

“望夫石”千百年来,站在那里,在无限的凝望中听潮起潮落,看云长云消……

有时候,我会突发奇想,这个世界真的很奇妙,男人们凭借智慧、权谋、能力、运作等等方法做事想把自己的事业弄得千秋万代永垂不朽,女人就把自己美丽的生命搭上,凭善良、本真、执着、坚贞化为一块石、一首诗、一则久远的传说和男人们相辅相成、携手共赴,创造出一段又一段凄美凝眸的传说。

这传说把女人的美丽坚贞从烟锁的深闺中释放出来。

这传说完成了女人灿烂不朽、亘古久远、和男人一样起点的事业!

多无奈的故事!

多壮烈的举动!

女人啊,千种相思,万种离情,独不想……独不想女人成为这样一种无语、凄凉、孤独的壮烈。

所以现代诗人舒婷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是啊,女人合该长发高挽,净水柔润,被一双有力的臂弯安拥,即便是薄粉不施,朱唇不描,朝天素颜,流水行云,“腕倚郎君膝,无处不怜惜”!自古千年,被呵护、被垂怜、被珍爱、被温暖、被疼惜,就是女人该有的幸福和美满!

而“望夫石”苍然冷厉,粗狂坚毅,代表女人,那也是女中丈夫!具有一腔沧桑遒劲,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她“望夫”,她也用一个姿势眺望着她面前的世界,她也用一腔柔情慈爱世事的变迁。

“望夫石”已从饮食男女的生活中剥离了,它的含义中,女人的世界疏朗、缥缈、高远、辽阔,超越尘世的浮华,远在云端之上。

【作者简介】

金明半,原名:王厌芳,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邯郸文化》主编。邯郸市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业余创作出版长篇小说《盾罅》、诗集《飘落的梅叶》、散文集《清凉遇》和《平安福》、古典诗词集《雪落园》、《东篱菊》;主编《华丰志》;配文《那些年往事如烟》摄影集。作品入选《中国散文大辞典》,散文集被多家大学及国家级图书馆收藏。或有获奖,皆被云烟。

一庭花影夜迢迢(望夫石下情如海)(3)

一庭花影夜迢迢(望夫石下情如海)(4)

编辑:曲樑

欢迎关注“文字友情”微信公众平台!汇聚天下文友,传递文字友情!如果感觉本文不错,欢迎点赞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