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的五大功绩与四大过错(汉武帝刘彻成为千古一帝背后离不开王美人的智慧)

先说一下汉武帝的出生,他刚出生时就很是传奇,据传:在公元前156年的一天深夜,景帝忽得一梦:一头红色的猪从天而降,只见这猪身裹祥云,从太虚幻境而来,紧接着高祖刘邦也飘然而至,对景帝说道:"孙儿,你的夫人王美人生的儿子应取名叫彘……"景帝猛然惊醒,发现这只是一场梦。这位王美人名叫王娡乃是燕王后人,她的祖母是燕王臧荼的孙女,燕王是楚汉时期项羽封的,王娡自小聪明貌美进宫后景帝封为美人,大家都叫她王夫人……

景帝做完这个梦的第二天午夜,王夫人果然产下一名男婴,景帝十分高兴亲自赶往王夫人住处,待王夫人请景帝给孩子赐名时,景帝想到那个梦,于是给孩子真的取名为彘,刘彘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彘自幼聪明,3岁能背典籍不遗漏,景帝大为惊异。(相信这个时期的刘彘是在王夫人的悉心教导下才能如此聪颖)

汉武帝刘彻的五大功绩与四大过错(汉武帝刘彻成为千古一帝背后离不开王美人的智慧)(1)

一天景帝因为想废太子但没能与大臣协商一致,正觉烦闷之时看到刘彘在身边,就抱到膝上,问道:"我儿愿意当皇帝吗?"刘彘用稚嫩的声音答道:"做皇帝不由儿臣,我愿天天在父皇膝前嬉戏,不失为子之道。"景帝暗暗惊叹:"3岁小儿竟如此口齿伶俐,真是天资聪颖啊!"

或许是为了神化汉武帝吧,但我觉得,无论3岁的孩子多么聪明也不能说的如此对景帝的心思,应该是王美人私下教导有关,不管她是否有目的,但孩子确实被教育的很好很上进,这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不论古今,孩子的生活、学习环境是极为重要的,而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位启蒙老师,如果在孩子还是白纸一张时,孩子就是一个精密的复刻机,作为父母每天与孩子在一起,自然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比如母亲每天看手机看电视,那孩子即使还不懂内容也会学母亲的样子去看手机和电视,而一个爱学习的母亲,每天会抽出时间看书学习,那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每天看书学习,这是在培养孩子的习惯,王美人可能每天教导刘彘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以后学习打下基础。而三岁的刘彘说出的震惊景帝的话相信也是王美人教导后的结果。

汉武帝刘彻的五大功绩与四大过错(汉武帝刘彻成为千古一帝背后离不开王美人的智慧)(2)

这个时期的太子是刘荣,母亲是栗姬,栗姬不是皇后,但是看到自己的儿子当上了太子,觉得皇后之位必是自己囊中物,因此目空一切,专横跋扈,景帝废太子不成一直忍耐,过了几年终于对她越来越忍无可忍,想要废太子改立其他人,但朝中有些老臣反对,正在拉锯战中,景帝一母同胞的姐姐长公主刘嫖成为关键人物。原来,长公主的女儿阿娇逐渐大了,长公主看到刘荣当太子,她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于是找栗姬结亲,但遭到脾气乖戾的栗姬当面拒绝,结亲变结仇。王美人抓住此机会拉拢长公主,要与长公主结亲,长公主看到聪明可爱的刘彘指着左右二个侍女问道:"我儿想不想娶个媳妇呀?这二个可有你喜欢的?"刘彘摇头,表示不喜欢,长公主又问道:"那你看阿娇好不好?"刘彘高兴的拍手道:"好!我要娶阿娇,还要给她盖一座金屋让她住在里面"长公主听完心花怒放,当即就与王美人结下这门亲事,然后与王美人乘机活动,终于说服景帝立王美人为皇后,立7岁的刘彘为太子,并改名为彻。

汉武帝刘彻的五大功绩与四大过错(汉武帝刘彻成为千古一帝背后离不开王美人的智慧)(3)

汉朝汉武帝之前主张的是黄老学派,认为:人君无为,人臣有为。文帝虽主张的是黄老学派但是也曾重用过一个儒家学者贾谊,贾谊批判的继承了陆贾的思想,对文帝提出:坚持以仁义为治国之本,并主张建立"礼制",否定了无为,提出了有为,进一步阐述了儒术的意义和提倡教化,注意太子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后来贾谊虽然遭到老臣们的打击没有再得到重用,但是文帝深深的记住了太子教育的重要性,着重关注刘启(景帝)的学习,请了好的老师教育,而景帝也很好的延续这一思想,聘王臧为太子少傅,请了博士董仲舒等来教导刘彻(武帝)。

汉武帝刘彻的五大功绩与四大过错(汉武帝刘彻成为千古一帝背后离不开王美人的智慧)(4)

教育孩子,先是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也就是家里父母给予的学习环境,其次就是"知人善用"请好的老师来教导,帮助孩子找到那位伯乐,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只看他们是否找到了属于她的伯乐。

汉武帝刘彻的五大功绩与四大过错(汉武帝刘彻成为千古一帝背后离不开王美人的智慧)(5)

刘彻16岁这年,景帝医治无效驾崩于未央宫,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刘彻在汉景帝灵前继承皇帝大位,君临天下!如果汉武帝刘彻没有一个聪明会教育孩子的母亲,他小小年纪又怎会在众多哥哥面前得到景帝的赏识和长公主的青睐?如果不是好的老师的教导又怎么能在16岁继承皇帝大位,之后又大刀阔斧做了很多改革,建了了很多丰功伟绩呢?至于后面的内容,我会再继续连载的,敬请期待!

汉武帝刘彻的五大功绩与四大过错(汉武帝刘彻成为千古一帝背后离不开王美人的智慧)(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