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高的青春电影排行榜(豆瓣7.3分电影闪光)

国产电影里的青春片,鲜少有脍炙人口的作品。创作者们集体不约而同地默认,与青春有关的事物,往往都逃不过“爱情”。而年少时不够成熟的情感,也总免不了狗血的结局走向。

市场上如同《左耳》和《致青春》这类,纯粹只是以“爱情”为核心的影片并不在少数。这些层出不穷的电影,多少也给国产青春片蒙上了一层很容易“被误解”的面纱。

2017年,由并不知名的年轻导演王冉执导,作家鲍鲸鲸担任编剧,徐璐和彭昱畅主演的电影《闪光少女》,打着青春、校园、偶像题材的名号,以一个通俗又缺乏吸引力的名字上映。

王冉凭借该部电影,获得了第23届华鼎奖中国电影最佳新锐导演提名,而《闪光少女》在权威性较高的豆瓣平台上,也获得了7.3的分数。同一类型的国产电影,这个分数算是中上乘水平。

当年,这部电影成功地入围豆瓣上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排行榜前十名,虽然打着青春与爱情的名号,挂着一个并不文艺却很俗气的名字,但它所传达的文化与精神,却正是当下青少年们所需要的。

豆瓣评分高的青春电影排行榜(豆瓣7.3分电影闪光)(1)

整部影片都没有刻意去诠释青春时期的小情小爱,也没有从正面描述一些乏味的爱情故事。虽然表面上讲述少女的青春故事,但实际上,却是借助西洋乐与民乐的对抗,来宣扬传统文化,鼓励青年们捍卫民族文化,保护自己所热爱的事物。

同时,电影也从当事人的角度,带我们看到青少年在未来道路的选择上、捍卫个人梦想的过程中,与异样目光带来的“不被理解”抗衡之后所迎来的胜利曙光。

电影开头便是一场西洋乐与民乐之间的“大战”,它们代表的是两个不同的系别,两种不同的群体,两类具备差异性的民族文化,甚至是泾渭分明的两类人群。

学习西洋乐的学生总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他们充满自信地认为西洋乐比民乐高出很多档次,并且不屑和民乐系的学生们对比,也不够尊重民乐乐器和民族文化。

豆瓣评分高的青春电影排行榜(豆瓣7.3分电影闪光)(2)

徐璐饰演的陈惊,是民乐系扬琴专业的学生,最开始的她不那么热衷学习乐器,对自己的专业不够自信,也缺乏认同感。和同学一起演奏经典曲目《百鸟朝凤》时,她看到的,却是浓厚的“丧葬气氛”。

陈惊一直认为是自己的母亲让她来学习扬琴,也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出发和坚持的动力来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一段迷糊的学习时光。

小时候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中,有一段原文这样写道: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任何人都不能一直活在单一的环境下,不管是纯粹的表扬还是一味地贬低。我们需要的是这两者合理地、恰如其分地切换着,才能让人在得意时不至于骄傲,在失落时不至于颓丧。

陈惊的母亲对她不管做什么决定都是支持的,彭昱畅饰演的油渣作为朋友,也时常陪在陈惊身边鼓励她,照顾她。简单地来讲,陈惊拥有来自于表扬的力量,却在“被贬低”这方面有所缺失,这使得她难以对自己进行总结和提高,从而也止步不前

豆瓣评分高的青春电影排行榜(豆瓣7.3分电影闪光)(3)

由于喜欢钢琴专业的王文师哥,在表白时被学长反问:“扬琴也算是乐器”,回去后的陈惊思来想去,有一种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不被尊重的感觉。这一刺激下,便开始萌生组建乐队的想法和行动——她想要向王文师哥证明:到底什么是扬琴。

人往往会在听到外界嘲讽的声音时,带有一种“不服输和不甘”的心理,想要急切地去证明自己。

倒也能够理解,青春期的孩子们,要在喜欢的人面前呈现的,总是自己相对好的那一面。而有时候,人被激发斗志的,恰恰是另一个人的“瞧不起”

组乐队路上遇到困难,不得已找到民乐系的师妹们,奇葩的502室,二次元的热爱群体,却因此而成全了陈惊,保全了民乐。

502的四个人,她们特立独行,各自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虽然加入乐队最开始是被某些“利益”驱使,但她们对民乐的的确确地有着由衷的热爱。

豆瓣评分高的青春电影排行榜(豆瓣7.3分电影闪光)(4)

6个年轻人共同组建的乐队,在不断地磨合中,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热衷于去守护着的民乐,守候的尊严和文化。

其中一位热爱古筝的女生名为小霾,在网络上有一定的人气,被网友们称为千指大人。6个人以他们的乐队名义一起去漫展现场演出,舞台上,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陈惊自信地对着镜头说:我弹的乐器,叫做扬琴。

扬琴是什么呢?

据史书记载,中世纪以前,亚叙、波斯等古代中东国家,流行着一种弦击乐器,名叫萨泰里琴。明朝(1368~1644年),随着中国和西亚、东亚间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萨泰里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来逐渐扩散到中国各地。后来经过中国民间艺人的改造,萨泰里琴渐渐演化成为中国的民族乐器──扬琴。

扬琴与钢琴同宗,在我国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已经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时间。即便如此,学习钢琴的王文,对扬琴依然存有偏见。

声势浩大的表白被拒,陈惊自认为这样做算是已经向王文师哥证明扬琴是什么,但她不知道的是,这并不够。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到年老时,最令人怀念和向往的,“青春时期”占据的比例最多。但很多人在年轻时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陈惊也是这样。她以为证明给王文师哥扬琴的存在便完成了自己内心的使命,而对于热爱民乐的“千指大人”来讲,这才刚刚开始。

豆瓣评分高的青春电影排行榜(豆瓣7.3分电影闪光)(5)

追寻梦想的道路漫长且孤独,但追梦的人,他却在耀眼地闪着光。

波兰著名的小说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人的所有欲望,如果够强烈,那么便往往都能实现。

显然,彼时的陈惊,对于自己身体里存在这样强烈欲望还并未发觉,她只明确地认识到,自己了解关于扬琴的专业知识,却还没有和所学的乐器产生灵魂上的连接。

当学校决定,明年计划停止招收民乐系的学生时,以千指大人为代表的群体里,包括陈惊,才发现民乐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它并不是日复一日地练习养成的惯性,而是一种根植于精神和血液中的不可或缺,更是一种捍卫尊严的民族精神。

豆瓣评分高的青春电影排行榜(豆瓣7.3分电影闪光)(6)

白岩松在《白说》里面写过这样一段话:所以未来中国的创造力,一定是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发呆、开始思想、开始与众不同、开始另辟蹊径、开始被鼓励并乐于做无用的事情开始的。

网上也有人说,要选择那条人少的路,艰难的路去走。

历史演变到一定程度,“忘本”的事情也不罕见。这些年轻人们明白,当教育部门都放弃了对民乐系人才的培养时,民乐的传承和宣扬就难上加难,他们的梦想,也面临危险。

虽然对于民乐系的他们来讲,拉二胡,吹唢呐,敲大鼓等这些行为,都很难被外界以仰慕的眼光看待。面对最多的,也无非是父母亲戚们对他们前途的担忧,朋友对他们“特立独行”言行举止的议论纷纷。

可这条即便是艰难的路,这些人还是愿意走下去。这种来自于青少年血液和灵魂里的东西,恰恰是祖国未来的创造力,是他们在思想与行为上面的与众不同。

因为他们热爱,他们懂。他们知道,民乐并不像众人眼中看到的那样肤浅,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悠久的历史痕迹,甚至寄托着不同民族的精神内涵。

豆瓣评分高的青春电影排行榜(豆瓣7.3分电影闪光)(7)

经典的《二泉映月》是二胡拉奏而成;《百鸟朝凤》里的精华在于唢呐;而钟子期和伯牙两人的渊源,也离不开那首用古琴弹奏的《高山流水》。

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陈惊所学习的扬琴,更是其中之一。

他们从不被尊重,不被认可,到用自己的实力和行为,最终为民乐打下了一片哪怕很微小却生机盎然的肥沃土壤。

最后一场民乐系学生们的集体演奏中,各种民乐乐器的配合,以其独有的演奏形式,有代表性的音色,为捍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出了自身的一份微小力量。这种力量, 在青年身上彰显的更为耀眼。

真正好的青春校园影片,有着较大的格局,创作者的目光比较长远,他们看得见青春阶段是青年们一生中影响最大的时期,知道该怎样为青年们打造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闪光少女》这部影片,正是以这样标新立异又斗志昂扬的姿态,成为国产青春片里一颗璀璨的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