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全面竣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5日讯 风景秀美的武汉经开区东荆河畔,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全面竣工。

武汉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全面竣工)(1)

航拍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该项目占地面积1312亩,内含十大场景测试区、四大实验室群及国际F2赛车场。 记者任勇 航拍

8月5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中建二局建设的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项目进入系统调试的试运行阶段,有望于明年元月份正式运行。项目占地面积1312亩,拥有十大场景测试区、四大实验室群以及国际F2赛车场,因此,该项目也是世界唯一一个F2级赛道和T5级测试场结合的封闭测试场项目。

项目测试场景丰富完备,可组合形成130余种测试场景,满足智能汽车测试、举办国际赛事等多种需求,为武汉及周边省市的汽车厂商提供试乘试驾、性能测试、新车发布等多种服务。

站在项目的办公区大楼平台,俯瞰整个测试场,最引人注目的是极限竞速测试区也就是国际专业F2赛道所在地,以及极端环境测试区。

极端环境测试区是一个长约250米的白色长条形建筑,还没靠近,记者远远就见到浓浓的“雾气”,与冬季大雾天气的视觉感受一模一样,继续往前,“一场雨”不期而至,头顶上方还在“闪电”。

中建二局项目总工刘浩介绍,这是全国首个室内集成全部天气环境的测试仓,雨、雾、雷、电等极端气象场景堪比“实景”,由1300盏灯、4000个喷头、2万米的管线组成,以灯光为例,不仅模拟清晨、午后、黄昏等时段,还可以模拟远光、眩光等效果。

测试场另一边,总长约4.29公里、弯道达17个的中部地区首条F2赛道已“展露真颜”。

来自东风风神马赫车队车手郑越当天来到赛道“试跑”,这支连续两年获得CTCC比赛冠军的车队赛车手表示,“现场驾驶感受挺不错,今后不用专门跑到上海去训练了!”

由于赛道线性极为复杂,部分区域为三维曲面,设计时速达300公里,为保证赛道平整度的极致精准,采用“数字化3D摊铺”技术,实现测量赛道内任意一点,4米范围内高差不超过3毫米,而整个测试场内高差也不超过5毫米。

这条建设在天然河畔的生态型国际二级赛道,设17个不同半径的弯道,可进行极限工况测试、性能测试、急转弯盲区测试和5G远程驾驶测试,也可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竞赛活动、F2方程式赛车竞速比赛。

据悉,专业赛道部分随后将安装各类比赛装置,加装赛车所需的安全装备,预计明年进行赛道专业验收,完成后即可承接专业的汽车竞速比赛。

(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通讯员张墨 摄影记者任勇)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