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为何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杂谈十三朝古都)

如今的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当时其名字并非西安,而称为长安。

“为什么用西安取代长安?”这是很多网友的疑问,在大家的认知中长安有长治久安之意,寓意较好,然而西安则没有这样的意味,因此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要改变十三朝古都的名字?

历史上的西安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长安又为何更名为西安?

西安为何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杂谈十三朝古都)(1)

各种因素,最佳选择

十三朝古都长安更名是在明朝时期,在我国历史上都愿将北方作为自己的都城,长安则是历朝历代最好的选择。

我国之所以愿意在北方建立都城,首先是因为地理环境,北方多山脉河流,山脉河流是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

将都城选择易守难攻的地方,都城沦陷的可能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多个朝代愿将都城选择长安,相较于北方的其他地方,这里的山脉更多,更加安全。

其次是因为这些高大的山脉也能够阻挡一部分冷空气的入侵,这样一来,冬季就不会特别难捱。

再次北方的农业较为发达,北方的平原面积较大且拥有黄河这条母亲河,因此更适合发展小农经济,北方整体的经济水平也更好一些。

西安为何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杂谈十三朝古都)(2)

当然古时江南一带的经济发展的也很快,但是其仅是一个地区,与广大中原地区是不能比的。

最后北方的兵力资源较为丰富,自古以来北方的男性与南方的男性在身材方面就有一定的区别,自身材来说,北方的男性更适合当兵。

除了身形之外,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北方,因此历朝历代的威胁均在北方,北方地区经常受到侵扰,这样一来,北方男性想要参军的动力就会更强一些。

在与游牧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我国北方民众的性格、处事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适合当兵。

还有一点也就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古代人对于风水非常推崇,在古代的传统观念之中,山脉与龙脉非常相似,再加上在南方建立政权的国家,很快就会灭亡,

因此古代君王会将长安作为自己都城,当然其还与我国的一句古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关,

西安为何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杂谈十三朝古都)(3)

在古人看来,定都于山脉地区能够让朝代更加繁盛。因为种种因素,长安成为了各朝最好的选择。

更换名字,无缘古都

长安的名字经过了多次变化,西汉时期正式使用长安的名字,而明朝时期将长安改为“西安”,当然长安这个名字,自始至终都没有消失,如今其是西安内部的一个区。

其实长安并不是古代都城的名字,其一直都是一个县名。

西汉时候,刘邦将都城定都在长安县,寓意为“长治久安”,随后将都城命名为长安城。

也就是说长安仅仅是京城下面的一个行政单位,管辖长安的上级单位一直都在发生变化。在汉朝的时候,长安城所在的区域叫做京兆尹,因此并非后期将十三朝古都的名字改名,虽然十三朝定都的位置都在大差不差,但是名字却又有很大的变化。

明朝与元朝作战的时候,徐达拿下这里之后,就将这里改为“西安府”,在元朝的时候,这里曾命名为“奉元路”。

西安为何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杂谈十三朝古都)(4)

之所以更改此名字,主要是象征明朝大军已经拿下这里,这里的命名自然由明朝决定。

在元朝的时候,忽必烈曾有三个儿子,其第三个儿子的府邸就在附近,其将第三子封为安西王。

然而令忽必烈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儿子竟然想要造反,因为准备不足并没有取得成功,随后忽必烈撤销了安西王的王位,该地也改名为“奉元路”。

徐达之所以将其改名为西安,也有借鉴此前安西的意思,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希望西边能够长治久安。

长安县本身是西安下面的一个行政单位,因此西安的出现取代了曾经的长安城。

当然拿下西安之后,朱元璋也想要迁都到这里,因为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能够迁都,朱元璋也是做了众多充足的准备,其派遣工匠,前往长安附近修筑城墙,甚至将自己的太子派出监督,只为能够更快的将都城建好。

西安为何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杂谈十三朝古都)(5)

然而皇太子回来之后,因为种种原因不幸离世,其离世后,朱元璋迁都的想法暂时搁浅,直到朱元璋逝世,其迁都的计划也没有完成,后期明朝确实迁都的,但是并未迁到西安,而是迁到了北平。

明朝建立以后,蒙古族退回草原。退回草原的蒙古族并未放弃重返中原的想法,时常骚扰明朝,由于蒙古族对明朝有很大的威胁,因此朱棣选择将都城迁到北平,并改名为北京。

此后的清朝也是直接入主北京,虽然朱元璋在西安附近修筑了高大的城墙,但并未派上用场。

多朝古都,文化底蕴

古时的长安确实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万国来朝,其是十三朝古都,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安城之所以如此有名,与西汉的繁荣密不可分。

西安为何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杂谈十三朝古都)(6)

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长安,在西安之前都城的名字并非长安,而是咸阳。

在秦朝灭亡的时候,秦朝的都城咸阳已经破烂不堪,想要将咸阳作为都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修整。

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朝廷并没有过多的资金,因此在臣子的建议之下,刘邦选择在长安县建立自己的都城。

当时长安县内部有秦始皇修建的兴乐宫,这样一来修建宫殿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

当然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除此之外,汉朝还可以有效的控制广大中原地区。

后期随着西汉经济的发展,又在此修建了未央宫,长安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因为靠近中原地区,长安城的经济也十分繁荣,在西汉时期,长安城就成为了较为罕见的国际性大都市。

本以为长安城的繁华能够一直延续下去,然而在王莽覆灭的时候,长安内被一把大火焚烧,长安城的繁华黯淡。

西安为何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杂谈十三朝古都)(7)

东汉末年的时候,由于长安城附近的居民经济状况较好,因此董卓选择在此地敛财,甚至在此地进行大规模的战争,

在战争的影响之下,长安城的繁华不再,后期虽然也有政权来到这里,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长安城并未恢复到此前的繁华。

隋朝建立之后选择在如今的西安定都,其并未选择长安,而是选择了大兴,当然其中也包含长安,这样昔日长安城的繁华才开始重现,在隋朝的时候,长安城的范围也是进一步扩大,大兴县也属于其中,因此也出现了京兆郡的命名,其是长安县一个上级单位。

到了唐代,其在长安的都城进一步扩展,长安县是中央王朝之一,其下属的范围不断扩大,当然其与万年县同属于京兆府。

唐朝灭亡之后,就没有朝代在此建立都城,长安城的繁华也渐渐暗淡。北宋时期,之所以不在此建立都城,是因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太大,长安距离少数民族太近,将国都建立在此处威胁重大。

西安为何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杂谈十三朝古都)(8)

再加上经过战争长安城的繁华已不在,因此其退而求其次,将都城选在了开封。

长安在先秦时期就存在了,当时蓝田人就在此定居,后期周朝在长安附近修建了都城,周朝曾沿着沣水修建了两个城市,这两个城市都是周朝的国都,只不过作用有所不同,其中镐京承担的是行政的职责,而酆京则承担了祭祀的职责

周代极为重视宗教,在西安发现了众多的宫殿、青铜器等周代遗迹。

随着时间的发展,豐京与镐京的各种功能不断完善,除了政治、宗教、文化之外,经济功能也越来越明显,其可以称为中国最早的市。长安地区的繁荣也是从周代开始。

秦始皇也将都城选在了西安地区,秦代的都城是咸阳,其都城除了包括如今的咸阳之外,还包括如今西安地区。

秦始皇未统一六国之前,秦始皇就将都城选在了这里,统一六国之前,咸阳的规模更是不断扩大,当时渭河两岸的广阔地区均属于咸阳,其中有众多的宫殿,富丽堂皇,当时的咸阳是在长安城出现之前,我国最为繁华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

西安为何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杂谈十三朝古都)(9)

历史上的长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历朝历代的长安城范围都在不断地变化,其仅仅是都城下面的一个区域,与如今西安的长安区相差无几,

直到朱元璋之后,西安才被正式确立。

无论是长安还是西安,都是一个符号,并不能完全代表什么,十三朝古都的悠久历史是其他地区不能替代的。

至今很多人都想前往西安旅游,感受西安浓厚的历史氛围感。西安也是我国较为繁华的都市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