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左右二手车寿光(两头白中间)

3月15日,中消协公布2019年全国消协受理消费者投诉信息,汽车类投诉去年高速增长,一些二手车隐瞒实情销售的情况成投诉的重点,如将“水淹车”说成是“无水淹”、将“出过大事故的汽车”说成是“小磕小碰”,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5万左右二手车寿光?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5万左右二手车寿光(两头白中间)

5万左右二手车寿光

3月15日,中消协公布2019年全国消协受理消费者投诉信息,汽车类投诉去年高速增长,一些二手车隐瞒实情销售的情况成投诉的重点,如将“水淹车”说成是“无水淹”、将“出过大事故的汽车”说成是“小磕小碰”。

经济导报记者调查发现,隐瞒实情成为少数商贩盈利的“法门”,不仅消费者中招,经销商也频频走眼;而且隐瞒实情已形成特殊链条,其多个环节处于灰色地带,加大了消费者维权和追溯难度。

济南市济西二手车交易市场(下称“济西市场”)总经理潘虎认为,随着法治环境的改善,消费者维权不再困难;此外,一些经销商开始打造服务品牌,甚至帮助消费者维权,行业正在自净。

卖辆泡水车,丢了声誉惹官司

“我居然看走眼了!还惹上官司了!”一见到经济导报记者,王亮就抱怨不断。

王亮是一家二手车行负责人,经过十几年的经营,车行累积了一批老客户。然而他却将一辆“水淹车”当做好车卖给客户,还因此惹上了官司。

这辆“水淹车”是一辆2018年上牌的奔驰,是王亮花了42万元从一位外地车商处收购的,车况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也正因如此,这辆车出手很顺利,“因为是老客户,我只加了2万元。”他如是回忆。

买到新车后,这位客户迫不及待送去改装,结果在拆卸车门时发现内部有明显的水渍,经第三方检验是“水淹车”。

“如果事故车、拼装车,我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但水淹车,尤其是‘小泡’——因为发动机舱没进水,不拆车很难看出来。”说起这件事,王亮气不打一处来,“我确实把‘水淹车’当好车卖了,但我自己也不知情,否则收车时不会出这么高价。”

根据中消协发布的信息,2019年二手车领域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不履行真实告知义务,如私改里程、隐瞒事故、隐瞒“水淹车”、大事故化小等。

据了解,虽然“小泡”车辆的发动机舱并未进水,但由于电路系统集中在座位下方,浸泡会增加短路风险,车辆一旦发生事故不堪设想;而高价买到有严重事故隐患的“水淹车”,消费者的愤怒也可想而知。

目前这位顾客起诉王亮要求“退一赔三”;而王亮则主张自己并非故意隐瞒,答应全额退款。

虽然法院还没有最终判决,“不过不管怎么说,车行的声誉是难以挽回了。”他叹了口气。

中间“灰”的利益链

一辆“水淹车”,是怎么到消费者手中的呢?经济导报记者尝试还原这条供货链。

“我们厂提供道路救援服务,经常要维修‘事故车’,偶尔也能碰到‘水淹车’。”济南某社区汽修厂老板李峰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有时,车主也想处理掉当事车辆,李峰也会低价收购。

车修好了,李峰会叫来相熟的中间商议价、交易,“验车、过户,手续一应俱全,而且我一定会尽告知义务,包括这辆车发生过什么事故、水淹的程度如何,以及维修记录等都有。”

王亮认为,汽修厂和经销商类似,都有一些“老客户”,也不愿隐瞒车辆实情,“问题出在中间商。”他如是判断。

被起诉后,王亮马上联系了供货商,对方的回复如出一辙:也说是受“上家”蒙蔽,愿意退款,但不承认有意隐瞒,“还说我也可以起诉他。”

这回复让王亮哭笑不得:“我是有信誉的经销商,还注册了公司;上家只是个人中间商。我卖‘水淹车’败坏名誉,他一句退款就了事。”

王亮认为,自己与个人中间商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经营实体,“我们实行公司化管理,有车行、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商品出了问题,顾客也能追溯;个人中间商没有实体,经营也不规范,找到经手人也未必能追溯到车辆来源。”

经济导报记者未能采访到所谓的“中间商经手人”,但王亮认为,这群人有隐瞒“事故车”“水淹车”实情的动机,“因为只有隐瞒实情,才能攫取超额利润;而一旦事发,自己还能随时脱身。”

在发展中自净

根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第五十五条,“调表”、隐瞒“水淹”“事故”等实情,属于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金额为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这就是上文数次提及的“退一赔三”。

除了法治环境的改善,近年来济南还涌现出一批专业二手车交易市场,以前的“行商”固定为“坐贾”,也让消费者投诉有门。

潘虎以济西市场举例,“如果顾客怀疑自己买到了‘调表’‘水淹’‘事故’车,只要去市场管理部门投诉,市场就会以第三方身份介入调查。一旦查实,马上敦促全额退款;如有故意情节,市场还会支持消费者索赔更高的赔偿,或保留证据支持消费者起诉。”

“如果经销商敢隐瞒实情销售,现在是一逮一个准,所以消费者买车更放心。”潘虎如是分析,“而对于行业来说,经销商的公司化运营,客观要求避免主动违规,行业整体也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至于那些处于灰色地带的中间商,王亮表示自己不会再跟他们合作了,“吃一堑长一智,我可不愿为他们的‘隐瞒实情’买单,也不愿做坑害消费者的帮凶。”(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