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

电子课文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1)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2)

知识点讲解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3)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4)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重点)

3.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难点)

4.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素养)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5)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6)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7)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8)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9)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10)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11)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12)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13)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14)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15)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16)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17)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18)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19)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20)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21)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22)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23)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24)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25)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26)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27)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28)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29)

知识链接

2012年,中国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那些人才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 (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明确:“首次、每年、最大”这些词语体现出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看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奖领奖视频,读第二段,小组成员之间讨论概括诺贝尔奖是发给哪两类人?互相用颁奖者的语气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每年的诺贝尔奖发给过去一年里,为了世界科学的进步,为了世界和平的维护,做出最大的贡献;指导朗读:用奥斯卡颁奖音乐做背景,指导男生读获奖人名部分,女生读成就描述部分,教师读旁白。

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和新闻的标题无关,你认为可以删去吗?

明确:不可以。第三自认段补充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第四自然段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同步练习

01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瞩,“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shèn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méng。

(1)给加黑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发( )  shèn( )透  有成就( ) 裁( ) 联méng( )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颇有建树”中“建树”的意思是: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______了数以百万计的疟疾患者的生命。

(2)“十三五”规划五大理念之一是创新,即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让创新_____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3)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进而涵养和凝聚共图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力量,这是________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意所在。

A.挽救 贯串 传扬  B.拯救 贯串 传扬

C.拯救 贯穿 弘扬 D.挽救 贯穿 弘扬

3.按要求修改下列语句。

【A】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B】(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每年举行。

(1)【A】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修改:

(2)【B】句中有语序不当的毛病,请修改:

4.请给下面一则消息拟写标题。

瑞典当地时间10月3日11时45分,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雷纳·外斯、巴里·巴里什、基普·索恩,三位因引力波探测而声名远播的科学家的名字,出现在了诺奖发布会的屏幕上。

“实至名归”“不负众望”……早已备好新闻稿件的媒体,纷纷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此次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因诺奖而沸腾的微信朋友圈内,有人笑称“果然,这次好多人猜对了”。

自2016年2月位于大洋彼岸的LIGO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至今,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引力波这个物理学界的深奥词汇,已经屡屡见诸报端。

而如今LIGO的工作则是对引力波的直接探测。“这个发现不仅直接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和引力波的存在,更重要的还在于开启了对强引力、随时间变化的引力以及黑洞的直接观测,打开了认识宇宙的一个新窗口。”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施郁解释道。

5.“一带一路”已成为国际舆论场上的热词。请仔细阅读下图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就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进行解读。

八年级语文书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2(30)

02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6.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

7.第二段介绍诺贝尔奖五类奖项的获得者,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8.本文最后一段特别说明奖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有什么用意?

03拓展阅读

中国甘肃网422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1954年7月出生于我省通渭县,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曾任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现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的姚檀栋,当地时间4月19日在瑞典王宫获颁有“地理学诺贝尔奖”美誉的2017年度维加奖。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在颁奖仪式上,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主席斯滕·哈格贝里宣读了姚檀栋的获奖成就。随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姚檀栋颁发了维加奖奖章,并向姚檀栋院士表示祝贺。

姚檀栋院士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过去20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冰岛、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2 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成立于1877年。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是著名地理学家和北冰洋航道开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诺登舍尔德设立的。维加奖每3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学科学家进行海选之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以表彰对全球地理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9.本文是一则消息,请为之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10.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重要科学发现”具体指什么?

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

12.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04美文荐读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