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学(心理学停更的日子)

菲利普·津巴多说:“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 心理学充满了魔力,能更好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抛物线”愿意将这种魔力发挥到极致,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学(心理学停更的日子)(1)

1

2019年,35岁的若若想要二宝,上天很眷顾,没多久若若就如愿以偿怀孕了,可天有不测风云,三个月时去医院检查,没啥征兆却意外胎停了。

若若难过了很久。

休养了半年多,2020年,若若再次怀孕了,这次的她小心翼翼,除了基础的本职工作外,其余时间都闲着养胎,怕累到,怕辐射,怕一切的风吹草动……

胎动多也去医院,胎动少也去医院,住院观察两次,胎心监测近二十次,甚至连彩超都检查了十余次。

更为夸张的是,有时上班都带着胎儿监测仪随时监测胎儿的胎心是否正常。

其实,整个孕期若若各项指标不错,虽说住院观察,但都没有打过一针保胎针。

若若整个孕期都是寝食难安,连她曾坚持在今日头条上写文章的大事都不得不因为养胎而搁浅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九个月,行剖宫产将宝宝安全的抱出来,之后又因恢复身体,照顾宝宝仍然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继续更新自己的今日头条。

直到今日,看着四个月的宝宝安详的熟睡在床边,才打开电脑来码字。

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学(心理学停更的日子)(2)

若若感叹真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啊,如果没有经历过之前的胎停,也不会小心翼翼到如此地步。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原因。

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学(心理学停更的日子)(3)

2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什么被蛇咬却连井绳都怕呢?就因为“蛇”与“井绳”外观的相似性;好比“杯弓蛇影”故事中“蛇”与墙上弓剑“影子”外观的相似一样。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一种心理反应,是人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意识,人们由于受到某种伤害对自己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进而对一些类似的事情产生畏惧的心理。

心理学上曾经在近100年前做过一个实验,用于解释人们为什么会出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人员招募一个10个月大的婴儿作为实验对象,让他不断接触小白鼠。

初次接触,婴儿觉得小白鼠十分有趣。直到某一天,在婴儿和小白鼠玩耍时,研究人员突然制造出一声巨响,把婴儿吓得哇哇大哭。

这样的行为反复进行多次后,婴儿对小白鼠产生了恐惧心理,最后导致婴儿只要看见白色的、毛茸茸的东西,甚至连见到圣诞老人的白胡子都会变得十分惊恐,哭闹起来。

这种婴儿由害怕小白鼠到害怕所有白色、毛茸茸的东西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同一种心理,在心理学上这种心理被叫做“刺激泛化”。

“刺激泛化”指如果个体会对某种刺激做出特定反应,那么在某种条件的作用下,该个体就可能对类似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

“刺激泛化”解释了特定条件下的情绪反应和习得性恐惧,能够帮助人们提前避免危机。

在很多情况下,“刺激泛化”心理都有消极影响,比如有些孩子考试不理想被父母骂过后就觉得自己怕考试甚至厌学,某些成年人在某个领域失败过一次之后,就觉得自己在该领域永远不会成功等。

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学(心理学停更的日子)(4)

3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实更多的说,蛇咬过之后,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其实,有时灾祸本身并不是太可怕,可怕的是它给人们造成的严重伤害。

毒蛇咬人,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时候猝然下口的,人们在精神上完全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突然遭受灾祸,给人们造成伤害是最痛苦最深刻的。

比如:汶川地震,也是在人们毫无防备的状态下发生的,这给很多人造成的心灵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当人们受到最大限度的刺激时,本能的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立即精神紧张,失去自控能力。

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学(心理学停更的日子)(5)

4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呢?

第一,我们要学会区分不同的情境和刺激。比如当我们觉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已影响到了工作生活时,我们就应该意识到我们的不适感来源于某个特定的对象或情境,而非来源于所有类似的东西。

第二,如果我们找到了带给自己不适感的刺激,我们可以接触另一个类似的、不适感相对较低的刺激。

比如我们要想解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自己经常接触的、喜欢的东西上放一条外观类似于蛇的绳子,刚开始我们可能别扭及不舒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其他事情上,进而习惯了绳子的存在,对绳子也就慢慢不再感觉到恐惧了。

又比如,小孩怕打针、拔牙,等多打几次,多拔几次牙后,小孩其实就没有第一次那么恐惧了。这就是反复练习后,减轻了“刺激泛化”的结果。

第三,拥有顺其自然的心态。想要从中走出来,就不要时常暗示大脑坏的事情还要发生,做事时叫大脑记住最后一个动作或最后一个事件即可。

勇于面对那些使自己感到不安恐惧的事物。用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去做事,那些不安的心理就会慢慢消失。

比如:以前发生过因忘了锁门而使家中被盗的事情。以至于今后,就经常担心锁没锁门,即使以走出很远,最终还是担心怕没锁门再次被盗,不得不再次回到家中再锁一次才能放心。

这种情况,每次锁门时,我们就要强迫大脑记住已经锁好的结果,这样反复多次后,时间久了就不会再有是否又忘记锁门及回家看的心理及行为了。

当然,但如果“刺激泛化”这种心理如果已经引起你的强烈恐惧,以至于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那么我们最好应该接受专业的心理医生用专业的疗法去治愈。

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学(心理学停更的日子)(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