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青年读的好书推荐(一月我读了七本好书)

01

《心若菩提》

适合青年读的好书推荐(一月我读了七本好书)(1)

一定要读人物传记,伟大人物们发生的真实的事件,现实生活励志的经历,困难面前不气馁不屈服,拼搏顽强的意志,能够帮助读者开眼界,识世界,提升认知,获得启迪,塑造正确三观,受益匪浅。

读企业家、慈善家曹德旺自传《心若菩提》感触最深。

曹德旺之所以能够成为成功的企业家,被称为玻璃大王,捐款达到110亿,成为杰出社会企业家,中国首善的原因,在自传《心若菩提》可见一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曹德旺14岁起因为家庭贫困无奈弃学,跟随父亲辛苦挣钱养家,从小饱受磨难的经历,练就他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意志。

曹德旺拥有善良的品质。乐善好施,救人于危难之中,让他赢得了尊敬,遇到不少贵人,帮他一路前行。

工作后他不放弃学习的机会,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大量阅读文学书籍读经典名著,学习财务知识,管理学知识,对他以后管理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凡事从他人立场考虑,富有同理心,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让企业发展壮大。

他肯动脑筋,善于观察,举一反三,善于变通,不墨守成规,成为企业成功的利器。

他注重管理,善于用人,战略清晰,目标明确,制定规则,落实到位。

他有大局意识,运筹帷幄,判断决断能力强,果敢杀伐毫不犹豫,紧抓企业命脉,是企业绝对主心骨。

他勤于动脑,有大局观,走出去引进来,带领团队去世界各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遗余力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和人才,让企业紧跟时代发展。

他有爱心不忘本,发展慈善事业济困救贫回报社会。爱出者爱返,曹德旺先生说过:“我是企业家,不是富豪。他的大爱之心和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都是他的企业长盛不衰的因素。”

《心若菩提》值得企事业领导,职场人员,大学学子,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认真阅读,一定大有裨益。

02

《暮色将近》

适合青年读的好书推荐(一月我读了七本好书)(2)

作者黛安娜·阿西尔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文学编辑,挖掘了《简·爱》前传等许多好作品,好作家。

《暮色将近》是黛安娜在89岁写的回忆录,如此高龄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有趣,令人佩服惊叹。

这是一本很适合女性读者阅读的书,黛安娜以89年的人生经历的种种故事,事件的回顾,从而引发了对于人生,对于家庭,对于婚姻,对于男女之间亲密关系,对于女性,对于衰老,对于死亡的思索。

阿西尔在年轻时经历过两次浪漫爱情之后,便基本确立了自己独身主义的生活方式“我对男人没有期待。唯有独处时,我才真正感到完整”。

在20世纪动荡的欧洲,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女性是怎样在与世界的周旋中安全生存下来,并维护好自己的精神世界,实属不易。

她自76岁退休后的生活,她如何从一名编辑转变成了一位写作者,她清晰地给自己定位:“以其特有的洒脱与理性看待衰老这件事,并如何在人生的暮色中,自己好好地成长,也让自己好好地变老。”

如此高龄如此厚重的人生经历,足以令黛安娜可以非常坦诚,没有忌惮地说想说的话,如她在书中写道:“我在一生中从未像现在这样舒服的长久的享受我自己。”

她的感慨她的忠告她的建议营养十足,富有智慧,能够让人反复品味咀嚼吸收。

戴安娜·阿西尔能活得如此高寿,生命力如此旺盛,对生活美好事物有强烈的感知能力,与她从没有停止过学习,思考,写作不无关系。

看过对音乐人刘索拉的采访,60多岁时刘索拉得了重病卧床4年,医生告诉她你必须要用脑,大脑不运行工作了,你也活不了了。

听到医生的话,刘索拉拖着病体,每天坚持创作1小时,最终康复,经历了疾病痛苦及死亡的威胁,令她对生活有更深的感悟,创作更丰满,更有灵感。

这些事实说明勤动脑,多学习能让人能更健康,更长寿,脑子越用越活,活到老学到老,不要给自己设限,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年龄,人生都有无限可能。

03

《屠夫十字镇》

适合青年读的好书推荐(一月我读了七本好书)(3)

《屠夫十字镇》是一部寻求个人成长的故事,一部杀戮(人类杀戮动物)的故事,杀戮最终带来一场空,一切成了泡影。

《屠夫十字镇》怎样的力量让一个哈佛学院的青年才俊离开都市波士顿,来到落后闭塞尚未开发的西部,跟随狩猎队,冒着危险跋山涉水追寻野牛的足迹……他到底在寻求什么?他选择的路正确吗?他成为了他想成为的人了吗?

父亲是牧师的哈佛学子厌恶学院的繁文缛节一成不变,向往自由。

继承了叔父遗产后他离开学校来到落后的西部,出资组建了一行四人的狩猎队,向荒芜人迹的深山寻找野牛队伍,有牛皮商人答应高价收购牛皮。

路途艰难因为找不到水源他们差点死在旅途中,找到目标后的猎人米勒杀红了眼,杀死五千多头野牛还不肯罢休,耽误了返程的时间。

他们被突如其来的大雪困在深山,被困六个月后终于下山,带着他们手刃剥下的整张整张的牛皮,还有三千张带不走的藏匿在大山深处,结果过河时几千张牛皮和一位猎人被河水冲走。

无功而返的三人风尘仆仆回到屠夫十字镇,发现镇子人去屋空,越发荒凉,当初答应他们收购牛皮的商人破产了,他的院子里堆满了上万张无处销售的牛皮。

猎人米勒和同伴近于疯癫……

哈佛学子赔光了投资,见证了贪婪,残忍,打击,破灭,带着遗憾离开了屠夫十字镇,又去了远方寻找未来,心之向往的自由……

也许人的成长就是由不断的经历磨难,经过低谷,风雨之后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的道路。

站在低谷的人,只要走,只要不放弃,无论朝哪个方向,都只会走得更高。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他有一种快乐安全的童年所赋予的平静的自信心和广博的仁慈心”。

04

《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

适合青年读的好书推荐(一月我读了七本好书)(4)

本书作者清水洁是一名记者,得悉在日本足利市周边十七年来发生五起女童失踪案件,其中四名女童已经死亡,还有一名失踪后至今没有找到的。

虽然凶手已经落入法网,被判无期徒刑,但是凶手菅家一直喊冤,要求重新做DNA,职业的敏感让清水洁下决心寻找真相。

清水洁和同事们明查暗访,翻阅资料,实地走访,用诚意打动了当初的目击者,用正义之心感动了抗拒媒体的受害者家属,面见服刑的“杀人犯”菅家被监狱管理者拒绝,只好书信沟通。

他们的努力离真相越来越近,记者清水洁通过发表文章,制作电视节目报道真相,司法机关迫于压力,终于重新鉴定DNA,杀人犯”菅家果然是冤屈入狱,服刑了十七年,他被释放出狱。

而日本司法系统为了自保,“不想承认错误,也不想陷入麻烦”对当时DNA鉴定作出的错误结果,极力辩解百般掩饰。

他们的态度使得追查真正的凶手之路充满了阻碍,截止本书出版,真凶依然逍遥法外。

作为一名记者,清水洁对受害者及家属极具同情心,充满了正义感,不顾危险,甚至冒着丢失工作的压力与不公做抗争,敢于揭露真相,有新闻工作者宝贵的良知和正直。

清水洁上一部书是《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也是对司法不作为提出了抗议。

作者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拿多少钱办多少事,是这个时代常见的想法。我不这么认为,我是记者、采访报道是本职工作——追逐谜团,奔赴现场,寻找真相,现场有被害人和家属,他们被凶手与不实报道所伤。我努力靠近这些受伤的灵魂,希望倾听并传播他们微弱的声音。依附于权力与官衔的怒吼,纵然不予理睬也会响彻四方。可那些微弱的声音却无法轻易传到社会的耳中。在两者之间架起桥梁,就是报道的使命。”

05

《秋园》

适合青年读的好书推荐(一月我读了七本好书)(5)

《秋园》是作者杨本写生于1914年的作者母亲秋园的坎坷曲折一生的故事,母亲的生活没有甜味只有酸味苦味辣味……

秋园历经了战争时期,经历了60年代饥荒时期,她带着孩子逃荒远离家乡,她的丈夫曾因是国民党官员被批斗,孩子们因为身份不好饱受歧视。

少年丧父,中年丧夫丧女,老年丧子的悲剧都发生在秋园身上。

在饥寒交迫,遭人白眼,困苦磨难,流离失所,生活难关关关难,关关难过关关过。

秋园在如此窘迫的日子里,带大了儿女,从小她给孩子灌输的思想就是要上学,要学习知识,但凡有机会,有一线生机,她就牢牢抓住,创造机会给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

迎来了新中国,孩子们都接受了教育,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历史巨轮下,如秋园般普通老百姓犹如蝼蚁,挣扎生活,但是他们是如此顽强,绝不屈服,他们质朴的如作者的文笔,没有修饰,但是秋园生命的力量,作者笔下的力量让读者感动不已。

06

《浮木》

适合青年读的好书推荐(一月我读了七本好书)(6)

《浮木》是《秋圆》的续篇,写杨本芬的母亲秋圆和她的兄弟姐妹,与乡亲邻里相处的故事。

故事里的大部分乡亲都不在了,那个艰难岁月因疾病,意外等许多不可抗因素,人活着如浮木般起伏不定……

但是他们来过人世间一趟,留下过他们的印记,他们的各色品质,他们在恶劣环境下的不惧,生命的顽强不息。

如作者所写:“这一生,像是一颗露珠的记忆,微小,短暂。但在露珠破灭之前,那也是闪耀着晶亮光芒的,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07

《我本芬芳》

适合青年读的好书推荐(一月我读了七本好书)(7)

《我本芬芳》可以说是作者的自传体,写自己的婚姻故事,无奈,委屈,隐忍克制,是那个时代妇女命运的缩影……

读《我本芬芳》用几个小时读过了陈惠才夫妻的一生。

生活在五十年代的惠才因为家庭出生不好临近中专毕业,被学校下放,失去了工作机会。漂浮无依之时,通过同乡姐妹认识了县医院的吕医生,吕医生喜欢上了漂亮的惠才,承诺只要结婚就帮惠才找继续读书的机会。

结婚后吕医生因为在原生家庭没有得到过爱性格自私冷漠的他,变得冷冰冰的,自己继续住在单位宿舍,而对独自生活在乡下的妻子漠不关心。

惠才本着嫁鸡随鸡的观念委屈求全,在恶劣的生活环境,在被丈夫忽视,不被尊敬精神痛苦中承担着养儿育女的责任。

两人磕磕绊绊地生活的一辈子,将儿女抚养成人,妻子问他,下辈子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丈夫说,不愿意。辛苦一辈子的妻子还是得不到丈夫的认可。

从我本芬芳的年华熬至耄耋老人,漫长的婚姻,只有奉献与牺牲,其中充满了无奈,压抑,没有地方去倾吐,伤痛只能自己舔舐消化,哪有幸福可言,现实的残酷。

作者杨本芬是一位平民作者,她的作品故事都是她那个时代的缩影,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普遍遭遇,其中也是她所经历遭遇的种种。

《秋圆》《浮木》《我本芬芳》三部曲, 没有旎旎绚丽的词藻,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用朴实无华的方式平静的讲述生活,因为真实更容易打动人心,作者笔下的小人物更形象更生动更值得被记录。

人们无法对抗时代变迁的洪流,宏大的变局,人类是坚韧不拔的,顽强不屈的,每个人用微小的力量,善良的信念坚持下去,都可能发出闪亮的光芒,一代影响一代生生不息。

每每遇到好书,便很欣喜,好像有幸遇到良师诤友,不亦乐乎!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