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炷香是多少时间(古代的一炷香一盏茶)

古时人们通过日晷计时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有四刻钟,这是官方的计时方法但在民间,人们在生活中对时间的要求并不需要很精确,便产生了一些模糊的时间计量词,比如弹指间、一炷香的功夫、一盏茶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人一炷香是多少时间?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古人一炷香是多少时间(古代的一炷香一盏茶)

古人一炷香是多少时间

古时人们通过日晷计时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有四刻钟,这是官方的计时方法。但在民间,人们在生活中对时间的要求并不需要很精确,便产生了一些模糊的时间计量词,比如弹指间、一炷香的功夫、一盏茶的时间……

这些时间究竟是多久呢?

这“弹指间”,表面上看弹指的功夫也不过一秒钟的时间,但事实上我们从不说“他弹指间就做好了一顿饭”或者“她弹指间就转身离去”,而是用来感叹时间短暂。

其实,“弹指”并不是指弹指的动作,而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僧祗律》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还有《仁王经》中提到:“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

按照这样的计算方式,24小时是30须臾,那么1须臾就是48分钟,1罗预就是24分钟,1弹指就是72秒,一刹那是1.2秒,一瞬间是0.36秒,一念间就应该是0.018秒。

因此我们常说的一瞬间和一刹那等等,虽然都是指很短的时间,但相比之下一瞬间更适合“眨眼的功夫”,一刹那是“转身之间”。常说的“几十年弹指一挥间”,相比之下更有沧海桑田之感。

而古代小说中提到的“一炷香”的时间,这是起源于佛教的“打禅七”,僧侣以七天为一个时间单位,每天以禅定修行为主,不再上早课、日课、晚课。禅定时就燃香计时,称为“坐香”。

但是因为线香本身长短、粗细、材质以及制作工艺各不相同,燃烧时的速度也有差异,所以一炷香的时间到底有多长是无法设定一个标准的。

但是按照日常的平均事件来算,吃一盏茶加上中间聊天时间,大约需要十分钟左右;一袋烟的时间是人吸完一烟锅的烟丝,根据吸烟速度不同大约也是十到十五分钟;一柱香燃尽也大概需要二十到三十分钟,而一顿饭,按照有益身体的吃饭速度,则需要二十到三十分钟。

再来说说这应该是“一炷香”还是“一柱香”呢?

在《新华字典》中,“柱”是指“柱子”或“像柱子的东西”,大多都是指起到支撑作用的粗壮柱体;而“炷”有三个含义,一为“灯芯”,二专指“燃香”,三做为量词,专用于点燃的线香。因此“一炷香”才是正确的写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