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神奇食物(这种神奇的食品)

关于酸,《舌尖上的中国》说到了山西的老陈醋、镇江的香醋,却忽略了一个嗜酸成瘾的地方,那就是贵州。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侗族、水族、布依族、瑶族、苗族尤其喜欢食酸,并擅长制作各种酸汤、酸食,甚至到了“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地步。当地民谚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稻草捆稻草才紧,吃了酸腰杆才硬”;“最好的药是米饭,最好的菜是酸汤”,由此可见酸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了。贵州的酸汤种类众多,就像四川人能够把一个“辣”字演绎出香辣、糊辣、酸辣、麻辣、鲜辣等各种口味,一个“酸”字在贵州人也有千般风情、万种滋味。以汤的质量和清澈度来分,可以分为高酸汤、上酸汤、二酸汤、清酸汤、浓酸汤等;以汤的味道来划分则有:咸酸汤、辣酸汤、麻辣酸汤、鲜酸汤、涩酸汤、臭酸汤等;以汤的原料来划分有:鸡酸汤、鱼酸汤、虾酸汤、肉酸汤、蛋酸汤、豆腐酸汤、毛辣角(野番茄)酸汤、菜酸汤等。

这是一种神奇食物(这种神奇的食品)(1)

网络配图

上面两个传说都说出了酸和酒的关系,不过造成贵州人嗜酸如命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贵州的气候湿润且多阴雨,多吃辣和酸的东西可以祛湿散寒。《周礼·疡医》中记载:“凡药,以酸养骨”,酸能壮骨,难怪民谚说“顿顿都吃酸,日行一百三”。另一方面,贵州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再加上贵州食盐稀缺,为了长久地吃上蔬菜和肉类,家家户户都备有酸坛,他们依照时令“正月腌肉,三月腌菜,八月腌鱼”,真是“坛不下,菜不烂”。据说,有的人家老酸坛子里腌的酸鱼可以存放十年之久,放得越久越珍贵。

在贵州各民族的酸食中,苗家的酸汤鱼是最出名的。苗族民谣里唱道:“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白糖甘蔗。最香最美的,要数酸汤鱼。”苗家人喜欢鱼,或许是因为苗族的先祖曾居住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带,渔猎生活的记忆在饮食上保留了下来。在祭祀的时候,尤其在祭祖的时候,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祭品。后来,苗族虽然屡次迁徙,但爱鱼的传统依然不改,他们在稻田里养鲤鱼,每年秋收时节,鱼儿肉肥味美,人们常常在打谷前后从田里捞出鱼来做酸汤鱼。

这是一种神奇食物(这种神奇的食品)(2)

网络配图

我对于酸汤鱼有两次印象深刻的体验。有次路过凯里,在一家不知名的路边小店被酸汤鱼俘虏了味蕾,那悠长缠绵的滋味犹如苗家多情女子的山歌,多年以后,都在我舌尖的记忆里萦绕不去。还有一次是在成都欢天寨苗家菜馆,那里纯正的贵州酸味给我一种久违的惊喜,结果我全然不顾淑女形象,一口气喝了七八碗酸汤,直接把自己变成一个酸坛子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