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

人生有欢笑,也有哭泣,六首著名的诗词,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但愿我们都未曾遇到: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1)

一、人生最悲伤之丧子之痛

《别鄞女》

宋:王安石

行年三十已衰翁,满眼忧伤只自攻。

今夜扁舟来决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王安石在担任鄞县(音:Yín,今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区)知县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她聪慧异常,只可惜,这个女儿与王安石只有一年多的父女缘分,第二年六月就不幸夭折了。

可以想象,这个聪慧的女儿在世的时候给了王安石多么大的欣慰与快乐,而她的夭折又给了王安石多么沉重的打击。

王安石把他的爱女埋葬在崇法寺的西北,还特意很正式地为她写了墓志铭,因为孩子小,没有正式名字,所以称她为鄞女。《鄞女墓志铭》全文:鄞女者,知鄞县事临川王某之女子也。庆历七年四月壬戌前日出而生,明年六月辛巳后日入而死,壬午日出葬崇法院之西北。吾女生,慧异甚,吾固疑其成之难也。噫。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2)

皇佑二年(1050),王安石接到朝廷的通知,调他去舒州担任通判。在离开鄞县之前,王安石没有忘记自己的女儿,他连夜坐船匆匆来到爱女的墓前,给她最后的陪伴,然后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诗。

痛失爱女的王安石,虽然才年过三十,却为忧伤所困,看上去好像衰老的老人。在朦胧的月色下,在爱女的墓前,王安石坐在女儿的旁边,他泪流满面,满脸的忧伤与思念,他悲伤地告诉爱女,这次调离之后,恐怕以后再也不能来到这个地方了,从此只能与她阴阳两隔,各奔西东了。

这首诗真实地写出了王安石的悲哀心境,表达了一个慈爱的父亲对夭折爱女的缅怀之情,读这首诗让人油然而生一种难以名状的苦楚和悲哀!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3)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对于一个夭折的女儿,有哪一个父亲能比王安石做得更好呢?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父亲!

逝者长已矣,生者也不必常戚戚。幸福、安康地活着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

二、人生最悲伤之科举不第之痛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菊花的阵阵香气弥漫在长安城,满城遍地都有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4)

黄巢是曹州冤句 (今山东菏泽曹县)人,家中以贩卖私盐为业,因此家境十分富足。他从小就学文习武,以求进入仕途,改变家庭的门楣。

成年后,黄巢几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那时的科举考试流行通榜和行卷,简单来说,就是找关系,走后门,让权高位重的大人物替你幕后暗箱操作。黄巢作为社会底层人家子弟,没有这方面的关系,因此每次都是名落孙山。最后一次考试失利后,黄巢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他悲愤地写了这首《不第后赋菊》,绝了他的报国之志,怀着忿忿不平之心离开了长安。

后来,黄巢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占领了长安,立国号为大齐,过了一把皇帝瘾,成为唐朝的掘墓人。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5)

黄巢的这首诗充满了杀气与霸气,他借咏菊来抒发自己的抱负,笔势刚劲,气势凌厉,格调豪迈,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英雄形象。

通过这首诗,就可以反映出黄巢不凡的文采,倘若当时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录取了黄巢,说不定唐朝多了一位干吏,少了一名叛将,黄巢和唐朝的历史都将改写。

蝴蝶不经意间挥动的翅膀,谁知道日后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呢?黄巢不第后的悲伤,也是唐朝最沉痛的悲伤。

三、人生最悲伤之失友之痛

《梦微之》

唐: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6)

昨晚梦见你了,微之,我们携手一起游玩,早晨醒来后,泪水流满了绢帕,怎么擦也止不住。在漳浦,我已经生过三次病,在咸阳,你坟上的草树也已经长了八个年头。

你在九泉之下的尸骨恐怕已经化成泥沙,我这老朽之躯暂时寄住在人间,已经白发满头。你的儿子阿卫、女婿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阴间渺茫昏暗,你知道吗?

元稹,字微之,唐朝著名诗人、大臣。白居易比元稹大了七岁,在参加吏部组织的制科考试后,两人一见钟情,惺惺相惜。接着两人同时被录用为校书郎,成为了朝夕相伴的同事。二人友谊的小船迅速加温,共同的抱负,相似的文风,使他俩成为一辈子的挚友。两人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7)

元和十年(815年),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二人只能互通书信、以诗文来倾诉衷肠,留下一段通江唱和的佳话。白居易写诗给元稹《禁中作书与元九》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明夜,一盏残灯欲灭时。

元稹听到白居易经常梦见自己,就写了《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8)

太和五年(831年),元稹病逝于武昌,年仅五十三岁。次年,元稹归葬于咸阳,这就是诗中“咸阳草树八回秋”的原因。在元稹去世九年后,白居易也已六十九岁高龄了,他大病初愈,身体不佳,这使得白居易更加思念老朋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一天晚上,白居易做了个梦,他梦到了元稹,以前两人曾经携手一起游玩、通江唱和的那些光阴岁月。醒来之后,白居易伤感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悼亡诗。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一千古名句,寄托了白居易对知己好友最沉痛的悼念,感人至深。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9)

四、人生最悲伤之丧妻之痛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一首著名的悼亡词,是宋朝著名词人贺铸为怀念去世的妻子赵氏而创作的。贺铸是唐朝大诗人贺知章的后裔,因为他在《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这首代表作中的名句:"若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连使用三种意象表现出闲愁的广度、密度和长度,化抽象无形的情思为具体可见的形象,想象新奇,构思巧妙,堪称绝唱。因此,人们送给他"贺梅子"的雅称。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10)

贺铸的妻子赵氏,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妻贺皇后家族的后裔,济国公赵克彰之女,正宗的皇室宗亲,她非常温柔贤惠。婚后二人的感情非常和美。中年后,贺铸和妻子客居苏州,在他五十多岁时,妻子突然因病去世,令贺铸悲伤不已。

我们曾一起走过阊门千万遍,如今却是物是人非,贺铸满腹辛酸,不禁深情地询问亡妻:“我们既然是一起来的,为什么你就不能等我和你一同归去呢?非要抛下我独自于世呢”?

寒霜无情,梧桐树已经只剩下半条命,头白的老鸳鸯,失去了伴侣,教他如何再去飞?贺铸不禁发出了绝望的呐喊。

看着妻子的新坟和自己的老家,贺铸悲从中来,深深哀叹:“以前忙于公务事业,对你陪伴体贴少,谁料想时光匆匆,老了刚想给你补偿,你却离我而去。”

当贺铸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聆听着南窗的淅沥夜雨,遥想当年贤淑的妻子在深夜里挑灯为自己缝补衣裳的情形,“谁复挑灯夜补衣”,他是多么希望这一幕再现啊!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11)

赵氏是皇室宗亲、大家闺秀,居然在深夜灯下亲自给丈夫缝补衣裳,她“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那每一针,那每一线,都是妻子绵绵不断的爱啊!可见赵氏是多么贤惠勤劳啊!这样的好妻子怎能不让贺铸爱怜呢?

一首词,一生情,贺铸这首对妻子最深情的挽歌用比兴、用生活的细节沉痛地表现出他对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亡妻的深切怀念。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读后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悼亡诗之一。

妻子去世后,贺铸对其他女人关上了爱的大门,他没有再续娶,这个痴情的男人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怀念亡妻二十多年,直到七十四岁贺铸离世。在天堂,两人应该又能重聚,再也不分开了吧。

贺铸最悲伤的,莫过于物是人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12)

五、人生最悲伤之亡国之痛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故国往事不堪回首啊。

那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好像这滔滔不尽的一江春水滚滚东流、永无止息。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13)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七日,是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此时,李煜被囚禁在汴京已近三年。

在自己生日这天,李煜想到自己曾是堂堂一国之君,如今竟然落到阶下囚的境地,往事不堪回首啊,他后悔、悲伤,可是他无能为力,只得将悲愤之情寄寓在词中。他写下《虞美人》这首新作,命歌妓作乐咏唱。

歌唱之声闻于外,监视之人迅速报告了宋太宗,当宋太祖听到词里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几句后,大怒,杀心顿起,他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死状甚惨。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14)

后人评价李煜“做个文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可惜,出身不由己,生在帝王家。李煜做君王,是他的职业,他却干得非常业余,这是他个人的悲哀。做诗人,是他的副业,他却干得非常专业,是他的傲娇之处。

从一国之君,到阶下囚,身份的巨大落差,使他的哀愁才“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李煜的哀愁,才使他写出了最能感人至深的作品。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15)

六、人生最悲伤之子欲养而亲不待之痛

《诗经·蓼(lù)(é)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缾之罄矣,维罍(léi)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16)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是散蒿非莪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长大太辛劳!

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长大太劳累!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的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死去。

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为何独我遭此劫?

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有不幸事,不能终养为何独独是我!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17)

这是《诗经》里悼念父母的一首祭歌,被清朝研究《诗经》的学者方玉润誉为“千古孝思绝作”。

全诗不假雕饰,直摅真情,描写了父母不幸离世后,儿女追思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了儿女“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切之痛,全诗用了九个“我”字,一字一泪,无限哀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据《晋书·王裒(bāo)传》记载,王裒是西晋著名的学者,他是一个至孝之人,每次读到这首诗都会泪流满面。清朝学者姚际恒也曾说到:“勾人泪眼全在此无数我字,何止王裒”!

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赡养、孝顺父母,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做子女的最大的伤痛,所以,当父母在世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多一份孝心,少一份遗憾!

人生最悲伤的十首诗(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18)

以上六首著名的诗词,王安石抒写了自己的丧子之痛,黄巢表达了科举考试不第之后的愤懑之情,白居易追思元稹,贺铸怀念亡妻,李煜因亡国而不堪回首月明中,孩子们为“子欲养而亲不待”而懊悔,这六件最悲伤的事,但愿我们都未曾遇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