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

一部或者一个演员想要在2021年出名,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1)

由于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诸多主旋律作品扎堆上映,一个个导演、一群群演员都想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向历史致敬,但扎堆出现必然意味着比较,而比较就会有优劣之分。

《革命者》算是今年最优秀的一部主旋律影片之一。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2)

张颂文在《革命者》里面的饰演的李大钊,演技真的绝了,无愧于“演技之王”的赞誉。

若只是“好哭”、“感人”,那么《革命者》也不至于单独被拎出来说。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3)

一、故事硬就是有底气

主旋律题材相对来说拥有更高的下限,制作团队只需要正常地将故事讲出来,那么作品的成绩便不会差,那些成绩差的主旋律作品,大多是因为“雷人”的剧情。

下限高往往意味着俗套,观众越来越难被感动,《革命者》这一次告诉了众多影视行业从业者:主旋律片可以这样拍。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4)

121分钟的片长里,导演要讲完李大钊的一生。

若是一般的导演,兴许就会挑几件具有意义的历史事件,按着时间轴讲下去。

这样虽无不妥,却少了艺术作品应该有的感染力。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5)

徐展熊导演并未选择传统的方式,兴许他也知道,若是《革命者》这部作品按照传统方式写一篇流水账,影片必然会泯泯于同类型的作品中。

在第一条线索上,故事选择以李大钊受刑前38小时发生的故事作为主线,在这38个小时的故事中,导演以闪回的方式插入李大钊一生的经历。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6)

这样的方式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但使用闪回方式来叙述故事的影片,往往低分居多。

绝大多数导演并不能掌控好故事的节奏,闪回片段既是丰富角色的关键镜头,同时也要让步于主线索,这对导演的执导能力、演员的演技都是极大的考验。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7)

那为什么《革命者》能成功呢?

其实成功的原因很简单,最主要的一个便是“故事够硬”。

首先李大钊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每个人都曾在学生时期了解李大钊的生平,兴许我们会对别的历史人物产生误解,唯独李大钊这个形象最少争议。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8)

影片选择李大钊受刑前38个小时作为主线索未尝不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知道李大钊英勇就义,但具体的细节鲜少有人清楚。

就这样,导演通过特殊的叙述方式,让一个经典的历史故事以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

其次“故事够硬”并不光光体现在真实性上,更在于李大钊本人,他在片中透露出的人格魅力让这个故事有了硬起来的底气,也让作品有了极大的潜力。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9)

二、这个男人有多硬核

李大钊并不仅仅是一个革命家,他还是一个丈夫、一个老师。

影片中有两个片段算是最吸引观众的情节。

第一个是李大钊趴在惨死的报童身边,另一个是张作霖的一道命令:“这人,留不得。”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10)

第一个情节通过闪回的方式展现,这段情节描绘了李大钊和张学良初次相见的情景。

我们不知道那天的月亮是否美丽,但那晚地面上的景象是悲剧的。

一个无辜的报童,昨天还在想着赚的钱要给弟弟妹妹上学念书,今晚便遭了无妄之灾,被一个俄国人当街打死。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11)

这条街见证了报童如何艰难生存,同样“冷眼”看着报童惨死街头。

但李大钊和张学良的心并未冷却,一个伏在尸体上不能自已,另一个向凶手开了一枪。

倘若站在历史的长河上看,这一幕也算是一个暗喻。十年后的李大钊在自己奋斗的道路上死去,而坐视他承受40分钟绞刑的军阀之子,恰恰是当年愤怒开枪的热血少年。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12)

通过这样的方式,导演将李大钊闪回的故事同当下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用两段故事塑造出角色“悲天悯人”的一面。

想必很多观众看过报童惨死这个情节,再看到李大钊慷慨赴死的镜头,会感受到这个男人无畏的英雄气魄。

兴许死亡是难以避免的结局,那也要带着自己的热血、站在自己的道路上死去。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13)

而第二个体现李大钊“硬核”的剧情便在于张作霖的一道命令:“这人,留不得。”

在李大钊被捕后的情节中,导演用一架天平来象征李大钊的结局,张作霖、张学良这对父子作为奉系军阀的代表,在“处死”那一端放上关键的筹码。

说起来比较荒唐,张作霖在和李大钊没有正面交流的情况下,便产生深深的忌惮。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14)

李大钊在报童死后意识到必须要反抗旧社会,他带着一群学生走到街上游行,社会各界工商阶级被李大钊说动,一场3.18游行成为反抗旧社会的排头兵。

试想一下,你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作为旧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会害怕吗?

答案是必然的。

最令张作霖恐惧的,也是李大钊最硬核的,便是后者只是个手无寸铁的书生,一个“空有口舌之利”的大胡子。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15)

历史上如李大钊这般的人并不多,但几乎每一个都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英雄事迹。

我想每一个人都无比希望自己的成为这样一个硬核的人,不是吗?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16)

三、硬核到“演技之王”都紧张

可以说足够“硬核”的李大钊是这个故事的基石,也是影片能成功的底气。

但想要将这样的硬核男人演绎好,演员必须要选好,于是张颂文迎来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务。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17)

张颂文采访中坦言李大钊这个形象令他极度紧张,甚至是他最紧张的一次。

李大钊先生的事迹流传千古,但实际的影视资料却稀少,张颂文只能从一段短短的发言视频中摸索如何演绎好这个角色。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18)

在实际的表演中,张颂文演得很好,这个好并不只是形象贴近,更是因为他演出《革命者》需要的李大钊的人物画像。

在121分钟的片长里,张颂文的手指一定是最累的。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19)

《革命者》所描绘的李大钊是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史书上寥寥几笔的纸片人。是个人就会有情感,有情感就要表现出来。

现代人无法和故去的前辈交流,张颂文只能通过稀少的视频来揣摩表现情感的方式,那十个不安分的手指便是他的选择。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20)

影片中,李大钊接受严刑拷打时双拳紧握,他将秘密连同情感藏在紧握的双拳中。

而在号召社会各阶级联合起来、在演讲时,他的手是打开的,他会挥起自己的手臂或者竖起自己的食指,一双不安分的手凝聚了他蓬勃热血的革命情怀。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21)

还原李大钊这个形象是导致张颂文紧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层原因来自搭戏的演员。

《革命者》拥有经典主旋律作品应该有的一切条件,比如“全明星阵容”。

出演毛泽东的是李易峰,出演张学良的是彭昱畅,还有佟丽娅、韩庚……我丝毫不怀疑导演选角色经历了“大海捞针”般的经历,每一个演员不仅在外形上和真实人物拥有相似度,同样在演技上均能守住尺度。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22)

面对这样的全明星阵容,大家在一起演戏比的就不是谁更优秀,而是比谁会出失误。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失误,在别人熠熠生辉的演技对比下便是云泥之别。

作为观众我们当然希望每一个演员都能发挥出色,事实上张颂文没有让观众失望,留着大胡子的他仿佛就是李大钊本人,一个无与伦比的硬核男人,我们也认识到什么才叫“演技之王”。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23)

总的来说,《革命者》算是比较完美的一部主旋律作品。

在同类型作品扎堆上映的时期,它给观众带来十足的惊喜,同样让观众有兴趣并且有能力去认识李大钊这个硬核男人。

狂飙 张颂文演技有多绝(24)

如今的主旋律影片恰恰需要《革命者》这样的作品,影视创作需要创造性思维,兴许这部影片的架构方式看起来“非主流”,但谁敢说它的质量就不行,谁能说它没将一个硬核男人展现出来?

本文由FancyMusic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涨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