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话相声(洛阳话二半吊子)

  二半吊子:洛阳人常说的土语,是河南话也是全国通用的土话,收集与解析无非想告诉大家这句词的来源,不强调独有,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洛阳话相声?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洛阳话相声(洛阳话二半吊子)

洛阳话相声

 

二半吊子:洛阳人常说的土语,是河南话也是全国通用的土话,收集与解析无非想告诉大家这句词的来源,不强调独有。

“二半吊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形容犯傻,也就是二百五,或者做事不认真,吊儿郎当。

典故,古代一千钱为一吊,五百钱为“半吊子”,比“半吊子”更差的称“二半吊子”,就是“二百五”了。

我曾去豫西某监狱做过演讲,面对台下1000多个“人精”,我给他们讲述了“火中取栗”这个成语故事。我不这样说,他们能服我吗?第一句称呼“新生学校的学员们,大家好.....”就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台上的监狱领导都投来了赞许、惊讶的目光。因为我对犯人的称呼,很到位也绝不令台下人尴尬。

寓言故事来自十七世纪法国作家 拉·封登的寓言诗《猴子和猫》,一只狡猾的猴子把栗子放在火里烧熟,然后骗猫替它取出来,猫把爪子上的毛烧掉了,却吃不到栗子,甩出去的栗子自然被猴子抓到了,成语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台下有很多似“傻猫”的“二半吊子”替人家充楞,违反了法律,进了监狱、学习、改造,当然,为了尊重他们,我是绝不会讲“二半吊子”这句话的。通过寓言故事,让他们自己对应、反思吧。如果他们早明白、清晰读懂这个道理,怎么会干这些违反法律的“二半吊子”的事呢,当然,我演讲后,他们能懂,永远记在心里,也不负监狱领导和我的良苦用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